展望篇
2017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多年來首次在年中兩次上調全球經濟增長率,將增長率上調至3.6%。目前全球70%國家經濟都實現了正增長,尤其是主要經濟體實現了正增長,綜合來看,2018年全球經濟形勢雖然復雜,但積極因素越來越多,向好態勢明顯。而這一切,都將為國際油市持續向好創造了外部條件。根據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發布報告,2018年石油需求將顯著增加。
2017年,經歷了油價暴跌和企穩后,全球油氣行業在再平衡進程中艱難前行。截至目前,2017年WTI原油均價50美元/桶,同比提高7.47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均價53.62美元/桶,同比提高9.5美元/桶。在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預計2018年世界石油需求將繼續溫和增長,比上年增加120萬桶/日,與2017年增幅基本持平,非經合組織國家仍將是需求增長的主要來源。增量主要來自中國和印度,印度有望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石油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而歐洲、日本、拉美等地石油需求將出現下滑。供給側方面,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于2017年底開始執行聯合減產協議,本次實際削減量可達130萬桶—150萬桶/日。
從國際石油市場再平衡調整周期看,目前市場處于供過于求導致油價大幅下挫后,逐步進入再平衡的前期。未來石油市場實現再平衡的途徑有兩個:一是低油價最終迫使全球主要產油國削減石油產量;二是由市場自動調劑實現再平衡,即經濟增長拉動石油需求持續增加。前者操作較為簡單,通過減產能夠更快地壓縮供給,而后者則需要較長時間,才能使市場逐漸達到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