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是企業發展的基石。大慶煉化公司本著“全面覆蓋、重點突出”的原則,每年對管理部門和二級單位開展管理體系評審。既關注了生產經營的關鍵環節,又評審了非要害部位,旨在查找管理漏洞和薄弱環節,使各級管理責任進一步明晰,執行能力持續增強,重要領域及關鍵環節監管得到強化,全員遵章守紀意識有了進一步提高。
一是改進管理方法。大慶煉化公司堅持PDCA管理方法,任何一項工作或管理措施都做到有制度、有措施、有檢查、有總結,實現了閉環管理。開展管理診斷,整合修訂規章制度300余項,精簡優化流程122個,制度體系更加完善,消除了管理缺陷。實施總圖管理、考勤一卡通等信息化項目60余項,信息化作用逐步凸顯,提高了管理效率。
二是優化生產組織。大慶煉化公司發布實施了《生產運行管理手冊》,打破原來管理手冊、程序文件等體系文件結構,將集團公司HSE標準要求與各項生產運行活動緊密結合,實現管理語言的“本土化”和一體化,從而解決了HSE管理體系要求與實際工作“兩層皮”的問題。堅持技術與管理并舉,建立節電節水節汽三級管理網絡,完善計量設施,形成權責明晰、獎懲分明的激勵約束機制,實現了節能降耗常態化管理。通過改造,綜合損失率、加工損失率同比大幅度降低。
三是規范員工行為。制定員工行為管理標準,設備設施管理標準、現場管理標準等標準化管理體系和標準,以風險控制為標準的核心內容。其中員工行為管理標準中,所有員工行為從H、S、E三個方面進行風險評估,制定相應標準。新制定員工行為標準172項,設備設施管理標準65項,現場管理標準40項。對公司HSE規章制度進行了全面的整合完善,原有的51項制度減少到34項,制度規定與實際管理工作保持高度一致,提高了規定的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近年來,油品銷售企業經營模式、營銷方式、結算方式更加靈活多樣,油品收、發、儲、運節點增多,各信息系統存在脫節現象,加油站商品管理環節增加、風險點增多。為此,我們以加強商品風險防控為目標,以財務業務協同共管為基礎,以商品風險點控制為主線,建立以“遠程盤點、自動對賬、日常分析管控”為核心的商品風險管控體系,精細單站、單品管理,實現銷售企業商品安全受控運行的目標。
(一)開展遠程盤點,有效管控商品風險
利用加管系統、ERP系統、FMIS系統及液位儀數據,實現遠程方式開展商品盤點及損耗管理。這就要求加管系統等相關信息系統穩定運行,加油站液位儀數據真實準確,業務操作流程規范。
(二)探索自動對賬,精準管控商品風險
依托現有的信息系統,搭建專門的商品管控平臺,通過整合目前相關信息系統數據,實現系統間商品流數據共享,準確高效管控加油站油品每日進、銷、存等商品風險,自動勾稽、自動核對,增加日常商品進銷存對賬頻次,提高商品對賬準確性,降低人工對賬工作量,從而實現自動對賬管理。
(三)堅持日常分析管控,科學防范商品風險
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商品出入庫分析及損耗管理。一是建立商品損耗管理模塊,在系統中建立加油站損耗量、彌補量、賠付量臺賬,發現異常損耗及時分析處理。二是根據加油站安全罐容、賬面庫存及實際庫存情況,可以分站、分品號進行庫存分析和預警,發現異常情況,立即組織人員分析、稽查具體原因,控制加油站商品管理風險。
精細管控商品購、銷、儲、運,依靠信息化手段加強商品風險管控具有以下前景和意義:一是有利于加強商品損耗管理,降低油品損耗率,控制損耗管理風險。二是有利于提高對賬效率,實現財務、業務、加油站三方精確對賬,降低商品賬實差錯風險。三是有利于財務管理向業務環節延伸,實施商品進銷存日常分析,實現庫存優化、庫存預警,加強各部門間的反饋和融合,提高商品精細管理水平。
針對老油田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從2014年底開始,采油二廠開展了以六大工程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治理工程。經過3年的全面實施,取得了預期效果,推動了采油二廠可持續發展。
1. 推進老油田穩產工程。通過精細油藏開發技術挖潛和周期注水、優化堵水調剖方式、水平井見水治理等適應成熟調控措施的應用,持續深化油藏分類分級管理模式,提升油藏精細管理水平。
2. 推進產能建設工程。加大地質規律研究,尋找優質儲量靠實接替資源,提高資源落實程度。持續優化井場組合,大力推廣大井叢、階梯井場和大井場小組合,落實水平井工廠化作業,推進規模效益建產,產能建設重點工程配套完成率達到100%。
3. 推進地面優化工程。依托產建、逐步配套開展拉油點和臨時注水撬治理,配套管線和投收球裝置,實施注水系統改造,突出高頻井治理和電力系統優化,持續推動地面系統持續優化完善。
4. 推進隱患治理工程。開展關停并轉、優化調整、流程更新及站容整修;對存在占壓、腐蝕嚴重的管線進行更換;開展儲罐清淤,建設固廢、廢液處理站,組織核銷井封堵,從源頭控制環保隱患。
5. 推進管理優化工程。優化組織機構、整合業務管理、完善管理機制,壓縮二三線人員回流一線,精細生產現場管理,提高
層級崗位素質。調整5個部門職能,拉大一二三線獎金差距,使一線員工獎金基數比機關后勤單位高出43%。
6. 推進民生工程。圍繞“發展依靠員工、發展成果惠及員工”的主線,著力員工急需、必要、基礎性問題,改善生產一線生產生活條件和提高民生保障能力。全廠新建及改擴建一線生活保障點61個,惠及一線員工3300余人。3年來,采油二廠生產系統運行的質量和效益顯著改善,全廠本質化安全水平顯著提升;完善管理機制,全廠體制機制更加合理高效;一線員工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增強,有效激發了隊伍士氣,為采油二廠振興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時下,一些黨員干部喜歡抱怨:調整新崗位或接受新任務時,抱怨任務重、待遇差,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仕途不順或受阻時,抱怨組織與領導不公;做群眾工作時,抱怨員工群眾的意見與訴求太多、太麻煩;面對正風反腐高壓態勢,抱怨“為官不易”……
抱怨是精神“毒藥”,害人又害己。黨員干部如果凡事都持有“抱怨情緒”“抱怨思維”,久而久之,就會松懈意志,消磨工作干勁和激情,還會蔓延、輻射給周邊同事,影響整個單位或部門的作風與風氣。長期的抱怨和不滿還會導致黨員干部失去正確的前進方向,甚至偏離正軌。
抱怨是內心觀念錯位的外在表現,既與黨員干部個人的心態、意志力等因素有關,也與擔當意識不夠、黨性觀念不強相關聯。但根本還在于黨員干部應具備的本心、初心、公心被過多的私心、私利、私欲所占據。如此,工作中稍有不順心不如意、不合私心私意時,就只考慮個人利益是否受損。一旦覺得自己“吃了虧”,就會產生抱怨情緒,甚至于在工作中“好處爭著要,困難躲著走”。
黨員干部在工作中應當少抱怨,多服務和奉獻。增強宗旨意識,做到甘于奉獻,防止私欲膨脹。黨員干部要掃除蕩滌心中過多的私欲,回歸初心,心態才能陽光積極。心態陽光,所看到的世界也就充滿光明;以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問題,盡心盡意、真真切切地去做好該做的事情,快樂也就隨之而來。要多點內訟自省、省察克治之功。多與先進典型比不足,多與他人比貢獻。焦裕祿、王進喜等優秀共產黨員從不抱怨個人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如何艱辛、困苦,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更沒有為了滿足一己私欲而違背原則、規矩。他們為黨的事業奉獻終身、為人民謀取福祉,贏得了尊重與愛戴。
少些抱怨,就要視困境為磨煉,化抱怨為動力。從古至今,總有人在困難面前仍然矢志不渝,不抱怨、不放棄,直至實現人生抱負。黨員干部面對艱苦更應勇挑重擔、不埋怨、不逃避,以樂觀態度與積極行動投入工作中,化壓力為干勁,用實干精神感染影響他人,傳遞正能量,展現共產黨員的應有風采。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關鍵在做。學和做是相輔相成的。為此,油服中心黨委堅持學習成果轉化,以學促做,實現融入中心工作常態化制度化,以做的成果驗證學的成效。
做,體現在作風建設上。中心黨委把機關作風建設當作以學促做的關鍵點來抓,為基層干部員工凝神聚氣抓管理、團結一心抓經營、全力以赴抓扭虧發揮風向標和導航儀功能。機關黨總支針對問題,制定了加強和改進機關作風建設的八項要求;召開機關作風建設動員大會,制定新的考勤制度和就餐制度等,并采取領導考評、基層考評、群眾測評的方式對機關作風糾偏、正型。
做,體現在促進“三基”上。中心黨委堅持把筑牢支部堡壘、建強基層班子作為黨建促“三基”的首要工作來落實。堅持把著力點向基礎建設和基本功訓練拓展,以嚴格的制度和有效的機制,激發黨員干部盡心、盡力、盡情做好基礎工作的責任感。基層黨支部堅持把基本功訓練作為基礎性、常態性工作扭住不放,促進“三基”工作的全面升級。
做,體現在市場開拓上。面對油服中心完成油田下達的限虧指標難度大的嚴峻形勢,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不等不靠,在拓展市場、開辟新的業務領域上打頭陣、當先鋒。車輛服務大隊積極向油田內外市場延伸,開辟了私家車維護保養等業務,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中心推行項目組長制,黨員干部擔任項目組長,大膽創新敢想敢干,為中心的業務市場不斷開疆拓土。
做,體現在勞動競賽上。中心以“全員挖潛、大眾創新”勞動競賽為統領,廣泛開展合理化建議、小改小革、QC小組等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每旬對勞動競賽進行一次統計排名,每月進行一次總結表彰。廣大黨員在勞動競賽中站排頭、打頭炮、扛紅旗蔚然成風。廣大黨員組織攻關小組,主動圍繞重點項目、發展瓶頸、轉型發展和增收降本開展攻關競賽,營造了你追我趕的積極進取環境。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融入中心生產經營工作的實踐中,達到了黨員思想境界提升與發揮作用提升的同頻共振,影響和帶動了廣大員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實現了中心服務質量、管理水平、隊伍建設和經營業績的不斷提高,既贏得了甲方的廣泛贊譽,也贏得了經濟效益的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