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我答
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文件重點扶持哪些領域?今年應該種啥養啥?發展什么產業致富快?用地政策會出新規定嗎?農業發展誰來投資?記者收集了各地網友的問題,并予以解答。
黑龍江網友問:去年國家取消了玉米臨儲政策,東北玉米價格下降了,今年繼續種玉米還有效益嗎?
答:種什么是農民關心的熱點。目前,玉米階段性供大于求。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繼續調減非優勢區籽粒玉米。農業部計劃在去年減少3000萬畝籽粒玉米的基礎上,今年再調減1000萬畝,并開展糧改飼、糧改豆補貼試點。東北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和玉米,還有一定面積的大豆和小麥。對于水田來說,可以種植寒地水稻,來加工優質稻米;旱地則可以減少一定面積的籽粒玉米,多種些食用大豆、薯類、雜糧雜豆等特色作物。
關于今年的玉米價格,文件已明確,堅定推進玉米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革,健全生產者補貼制度,鼓勵多元市場主體入市收購,防止出現“賣糧難”。多渠道拓展消費需求,加快消化玉米等庫存。鑒于籽粒玉米的價格已市場化,而優質飼料相對緊缺,東北很多地方可以改籽粒玉米為種青貯玉米。當然,也要避免一窩蜂而上。
湖南網友問:我經營著一家40多頭的養豬場,去年養豬效益不錯,但因為靠近洞庭湖區域,是國家調整的重點地區,請問今年我該何去何從?
答:去年以來,國家優化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布局,調減轉移1600萬頭生豬。很多臨湖、臨江的養豬場都被搬遷或關閉。為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沿江、沿湖地區大規模拆除過密的網箱網圍,發展環境友好型的水產養殖。今年一號文件提出,穩定生豬生產,優化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區域布局,引導產能向環境容量大的地區和玉米主產區轉移。2017年根據國家劃定,河北、山東、河南、重慶、廣西、四川、海南等7個省份將會是養殖重點發展區域。
從以上來看,如果您的養殖場在洞庭湖區,并且排放對水體有影響的話,會被納入調整范圍。鑒于養豬的效益不錯,建議可搬到遠離水體的區域,同時采用新型豬舍,提高糞污處理能力。畜禽養殖規?;且粋€方向。可以在控制污染的基礎上,增加養殖規模。這樣,既可以實現規模效益,也可以享受國家補貼。
山西網友問:我們鄉山多坡廣,地塊不平整,想種小麥但機器進不了地。有啥效益不錯的特色產業能發展?
答:在諸多特色產業中,可以考慮適當發展雜糧。雜糧普遍具有抗旱、節水性能,省水省肥,投入成本相對較低,經濟效益比較高。據測算,在土地貧瘠、干旱少雨的條件下,種植同樣面積的雜糧比種植小麥、玉米投入少50%,收入高24%。此外,雜糧食品低熱量、低脂肪、富含維生素,近年來很受消費者歡迎。
一號文件明確,實施優勢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促進雜糧雜豆、蔬菜瓜果、茶葉蠶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藥材和特色養殖等產業提檔升級,把地方土特產和小品種做成帶動農民增收的大產業。以上特色領域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發展。考慮到您所在的地方山多坡廣、晝夜溫差大的實際,加之山西的雜糧品牌已有一定知名度且易于加工轉化,可以選擇適當發展雜糧。
問:我經營著一家中小型的養殖場,最近幾年政府對養殖企業的環保要求逐漸增高,糞便處理是最大的問題。目前,國內畜禽糞污處理方式有好多種,請問哪一種是成效較好、成本又比較低的?
答:隨著我國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養殖污染問題成為農業發展的一大瓶頸。為更好解決這一難題,今年一號文件提出大力推行高效生態循環的種養模式,加快畜禽糞便集中處理,推動規?;笮驼託饨】蛋l展。
目前,畜禽糞污處理與資源化利用主要有三種模式,即能源化利用、肥料化利用和工業化處理,其中能源化利用和肥料化利用是主要方向。工業化處理由于基本建設成本和運行成本較高,大多企業很難承受,國內僅極少部分企業采用,不適宜您嘗試。肥料化利用是目前主要推行的資源化利用方式,但受種養脫節等多重因素制約,還田利用通道未完全打通。能源化利用是今后重要的發展方向,潛力較大,但專業化生產起步晚,產品市場推廣制約因素多,沼渣沼液得不到合理利用,也容易導致污染。從綜合因素來看,基于您的養殖小規模特點,能源化利用和肥料化利用相結合是解決畜禽養殖污染問題的比較好的選擇。
湖南網友問:我家的耕地在長沙重金屬污染區,去年被劃定為休耕范圍,請問今年休耕補助會不會有什么變化?
答:著眼于我國農業發展突出矛盾和國內外糧食市場供求變化,去年以來,我國在部分地區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試點地區包括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等地推廣輪作500萬畝,在河北省黑龍港地下水漏斗區季節性休耕100萬畝,在湖南省長株潭重金屬污染區連年休耕10萬畝,在西南石漠化區連年休耕4萬畝,在西北生態嚴重退化地區(甘肅省)連年休耕2萬畝。
今年一號文件提出推進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合理設定補助標準。根據出臺的相關政策,休耕補助標準與原有的種植收益相當,不影響農民收入。湖南省長株潭重金屬污染區全年休耕試點每年每畝補助1300元(含治理費用)。中央財政將補助資金分配到省,由省里按照試點任務統籌安排,因地制宜采取直接發放現金或折糧實物補助的方式,落實到縣鄉,兌現到農戶。
網友問:最近幾年滴灌、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推廣得不錯,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益。思量著節水灌溉設備市場效益將來應該不錯,想將企業往這個方向發展,不知道可不可行?
答:大規模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的實施,能大力促進節約用水,帶動節水產業發展。據水利部測算,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區農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8以上,與傳統地面灌相比可節水20%—50%。目前,全國已有2000多家節水灌溉設備生產企業,形成年產3000多萬畝節水灌溉設備和材料能力,顯著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促進技術集成和促進農業轉型升級。
今年一號文件提出要把農業節水作為方向性、戰略性大事來抓,加快完善國家支持農業節水政策體系。大力實施區域規?;咝Ч澦喔刃袆樱薪ǔ梢慌咝Ч澦喔裙こ???梢哉f,高效節水灌溉未來將是政府著力狠抓的農業綠色生產重點之一。
湖北蘄春網友問:我們村在大別山里,有800年歷史。村旁黃金寨是宋末抗元、明末抗清的古戰場,可是一直沒有開發。村集體負債幾十萬余元,群眾也很窮。不知道今年一號文件對我們這樣的窮山村有什么扶持政策?
答: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像你們這樣的古村落,正是重點扶持的對象。建議你們打好古村牌,發展富有鄉村特色的旅游產業??梢猿浞职l揮你們村歷史、人文的獨特優勢,利用“旅游+”、“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林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你們村可以創辦鄉村旅游合作社或與社會資本聯辦鄉村旅游企業,先從吸引周邊城鎮游客做起。當然,發展旅游需要啟動資金,一方面可以自籌;另一方面可以申請扶貧款。另外需要提醒你們,一定要保護好傳統村落村寨的整體原始風貌。
江西網友問:我家種了3畝臍橙,但因為地方很偏僻,銷售比較難。請問今年一號文件對解決偏遠地區農特產品“銷售難”有哪些舉措?
答:臍橙是個好東西,很多人都愛吃。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推進農村電商發展,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工流通企業與電商企業全面對接融合,推動線上線下互動發展。像您這種情況,可以開個網店,就會有天南海北的網友找上門來。不過要提醒您,網上開店一定要注意口碑,一定要維護自己的信譽。另外,水果保鮮期短,發貨一定要快。
黑龍江克山網友問:我們這里盛產馬鈴薯,俺家也種了幾坰,可是賣不了多少錢,請問俺的馬鈴薯怎樣才能多賣錢?
答:單靠賣初級農產品,確實很難賣出高價,建議您向精深方向發展。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食品產業,引導加工企業向主產區、優勢產區、產業園區集中,在優勢農產品產地打造食品加工產業集群??松娇h是全國著名的馬鈴薯主產區,正是優勢農產品產地。目前,在國內市場上,馬鈴薯粉配比占55%的饅頭、50%的面條、50%的復配米已有銷售。馬鈴薯產品種類也由最初的饅頭、面條、米粉,發展到餃子、餅、涼皮、蒸包、油條、麻花、煎餅,形成6大系列近300種馬鈴薯主食產品。地域特色型、休閑消遣型、功能保健型等馬鈴薯主食產品,比如航空食品、列車食品,也已開發出來。您不妨用自家產的馬鈴薯,加工方便食品、休閑食品、速凍食品,一定會有好的銷路。
內蒙古網友:近幾年,國家取消了棉花、大豆、油菜籽、玉米臨儲政策,實行市場化改革。今年一號文件對于玉米、稻谷和小麥收儲制度改革還有哪些新的規定?
答:近3年,國家不斷完善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2014年,取消了棉花、大豆臨儲政策;2015年取消油菜籽臨儲政策;2016年取消玉米臨儲政策,在東北地區實行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玉米收儲政策。這一系列改革已取得積極成效,逐步理順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解決了農業資源配置扭曲問題。棉花、大豆、油菜籽、玉米等重要農產品價格逐步回歸市場,提高了競爭力,激活了市場,有效抑制了進口。改革沒有回頭路。今年一號文件提出,要深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堅持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合理調整最低收購價水平,形成合理比價關系,堅定推進玉米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革。
黑龍江網友:去年玉米實行市場化收購以來,玉米價格大幅度下降,我們種糧收入也隨之下降。如果沒有玉米生產者補貼,種糧就虧損了。今年一號文件在農業補貼方面有新措施嗎?
答: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下跌直接影響了農民收入。為了保障農民種糧收益,國家在推進改革的同時,出臺棉花、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和玉米生產者補貼政策。如,近兩年不斷提高東北地區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標準,2014年,黑龍江每畝大豆補貼60.50元左右;2015年,黑龍江每畝大豆補貼標準提高至130.87元;2016年中央財政對東北四省區下撥了390億元的玉米生產者補貼資金,平均每畝補貼170元左右。今年的一號文件提出,要健全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調整完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改進補貼方式;調整大豆目標價格政策。要完善農業補貼制度,進一步提高農業補貼政策的指向性和精準性,重點補主產區、適度規模經營、農民收入、綠色生態等等。有了這些補貼做保障,農民種地還是有錢可賺的。
江西網友:我們現在馬上就要開始春耕備耕了,農業需要投資的地方還有很多,“貸款難”仍然是一個大問題。今年的一號文件在這些方面有什么創新舉措?
答: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巨大,國家財政增收趨緩,但是農業農村發展需要花錢的地方還很多。錢從哪兒來呢?今年一號文件提出,要適度增加財政支農投入,用好用活存量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能。一方面,對存量資金進行統籌整合,把有限的資金用在最該辦、最急需辦的事情上;一方面,用有限的資金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下鄉。今年一號文件提出,要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實行“以獎代補”和貼息,支持建立擔保機制,鼓勵地方建立風險補償基金,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農業農村。今年一號文件關于農村金融創新的篇幅很大。提出加快農村金融創新,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小額存貸款、支付結算和保險等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等。這些舉措將有利于緩解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資金短缺問題。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關注哪些熱點?
網友:我大學畢業后就回到家鄉創業,辦起農機合作社。今年打算新添置機具,擴大合作社規模,但現有的機庫棚已不能滿足需要,一號文件會在農業用地指標方面會給予更大支持嗎?
答:農機合作社用地難是困擾很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問題。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將探索建立農業農村發展用地保障機制,完善新增建設用地保障機制,將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確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
去年,國務院就出臺了相關文件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對農民土地權益和返鄉下鄉人員用地出臺了一些新規定。如以入股、合作、租賃等形式使用農村集體土地發展農業產業,依法使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開展創業創新。依托自有和閑置農房院落發展農家樂;允許返鄉下鄉人員和當地農民合作改建自住房。此外,縣級人民政府可在年度建設用地指標中單列一定比例專門用于返鄉下鄉人員建設農業配套輔助設施。
黑龍江網友:去年我種了一百多畝地玉米,玉米的價格比前年跌了不少,沒掙什么錢。今年玉米價格還會跌嗎?我要不要改種其他的?
答:種植收益直接影響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去年,東北三省一區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被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玉米價格隨行就市是今后的大趨勢。對此,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堅定推進玉米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革,健全生產者補貼制度,鼓勵多元市場主體入市收購,防止出現“賣糧難”。
同時,農業部明確玉米是種植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在保持優勢產區玉米種植收益基本穩定的基礎上,到2020年調減玉米面積5000萬畝以上,并擴種大豆雜糧薯類和飼草作物。在玉米市場化既定的情況下,建議分化風險,多元種植。
(摘編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