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雁
(156300 黑龍江東霖律師事務所 黑龍江 哈爾濱)
誘惑偵查研究
李鴻雁
(156300 黑龍江東霖律師事務所 黑龍江 哈爾濱)
大量的警匪類影視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警方常用的偵查手段之一就是誘惑偵查中的控制下交付。而現實中,誘惑偵查也早已被使用,而且隨著犯罪的高智商化、集團化的發展及隱蔽性的不斷強化,誘惑偵查也被愈發重視,往往成為警方偵查案件的首選手段。然而,現實中誘惑偵查卻一直處在沒有法律承認的尷尬地位,隨著我國建設法治國家的腳步不斷前進,2012年,我國《刑事訴訟法》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將誘惑偵查固定下來。但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中關于誘惑偵查的規定仍是原則性的,綱要式的,缺乏簡明實用的實踐操作指導。筆者從實務角度對我國誘惑偵查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通過本文對我國誘惑偵查的發展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誘惑偵查;制度完善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國家的價值觀不斷多元化,新鮮事物不斷涌現。犯罪形態犯罪手段也更加千奇百怪,犯罪分子更加的高智商,犯罪行為更加隱蔽,這為偵查機關的偵破活動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傳統偵查手段越來越難以應對各種復雜的情況。在這種時代大背景下,偵查手段也出現了一些變化,其中以誘惑偵查為代表。簡便、高效、準確、直接的誘惑偵査以其獨有的優勢越來越受到偵查機關的青睞。在毒品、黑社會、走私、貪腐、賭博、淫穢物品類案件以及連續性犯罪案件中,已經成為主要偵查手段。由于我國有關誘惑偵查的法律還不系統,司法實踐中尚無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只能以民間統計的數據作為參考。2000年4月至2001年10月河北省某縣檢察院受理的毒品、黑社會類犯罪案件125件,其中偵査機關使用到誘惑偵査的案件高達98件。2005年黑龍江省某市偵查機關偵破的走私類犯罪案件中,使用了誘惑偵查手段的案件有121件。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誘惑偵查手段在我國偵查機關心中的地位,然而在誘惑偵查在司法實踐中,被大量運用的同時,卻是相關法律缺失的現狀。有學者甚至感嘆,為保證犯罪事實能夠準確、及時地查明,能夠使犯罪分子得到及時的應有懲罰,我國偵查活動已經走到了法律的邊緣。偵查權被廣泛大量濫用,公民的人權受到了嚴重侵害!
要了解法律,就必須要了解法律的缺陷。世界上很難找到十全十美的事物,誘惑偵查自然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在傳統偵查方式不具備的優勢的另一面,卻是對司法道德性的質疑。想要對誘惑偵查善加利用,避免暴露其權力濫用的一面,就必須對其缺陷深入研究,科學把控。
在我國誘惑偵查大量的實踐運用中,我們可以看出,實踐中的誘惑偵查主要存在下列問題:
誘惑偵查之所以具有諸多優勢,正是來源于其秘密的實施過程。為了保障偵查活動的順利進行,往往要求對該偵查行為進行保密,甚至整個偵查活動,只有具體承辦人和直接領導知曉。這就造成了,難以對偵查行為是否合理合法進行有效監督,使得誘惑偵查不受約束。在司法實踐中,對誘惑偵查的監督也主要來自于偵查機關內部,甚至是承辦人自身。而我國很多地方的偵查人員的法律知識,尚未達到防止越界的要求,偵查機關領導和具體承辦人員法律意思不夠,法律風險防控能力不足。因此,這種內部監督必然很難實現真正的監督作用。很多誘惑偵查活動中的風險都變成了現實危害,讓人追悔莫及。而誘惑偵查的外部監督,具體偵查活動實施時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監督就更加可見一斑了。這樣的現實帶來了各種各樣的不利影響,使我國司法的公正廉潔形象遭到了嚴重質疑,極大阻礙了我國法治國家的進程。為使偵查活動符合我國依法治國的要求,為了保證偵查對象和嫌疑人的合法權利,使司法活動更加符合我國刑事法律的要求,真正實現司法活動的公平公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監督體系,減少誘惑偵查活動中的違法行為,維護偵查活動中被偵查人的人權勢在必行。
通過對誘惑偵查的相關立法進行分析,不難發現,時至今日,最新修訂施行的現行《刑事訴訟法》,關于誘惑偵查的規定中對誘惑偵查的具體操作,仍然沒有詳細使用的規定,更沒有對錯誤、違法使用誘惑偵查后被偵查對象如何才能得到救濟進行規定。對實務中誘惑偵查獲得的證據的證明能力也沒有細致規定,對司法公正造成了一定影響,阻礙了我國依法治國的進程。
誘惑偵查的使用必須要符合一定的條件,為此,就需要有一套完備的審批制度,有統一的批準程序,審批權力要有統一控制。對于誘惑偵查的審批,國外有很多成功經驗,考察后結合我國國情,我認為,可以由檢察院作為審查誘惑偵查標準的機關。具體來說,遇到有必要使用誘惑偵查手段的,應當書面申請,詳細寫明使用誘惑偵查的必要性與保證合法性的措施,經由檢察機關批準,并對具體限制作出明確規定。遇緊急情況,應當在先行實施誘惑偵查的同時,盡早依法定程序向然后向檢察院申請批準,在立法上也要注重對期限的規定。
為維護司法公正形象,維護法律權威,有必要由檢察機關對誘惑偵查的整個過程進行監督。發現誘惑偵查過程中,偵查機關有非法行為,檢察機關有權建議偵查機關暫時停止實施誘惑偵查,并規定偵查機關在一定的期限內改正。如果在限期內未按規定做出改正,未得到檢察機關批準同意繼續偵查,偵查機關可以向檢察機關申請復議,復議后檢察機關仍決定不予批準,偵查機關則不能再繼續誘惑偵查。
在對不當誘惑偵查引發的法律后果的事后救濟上,要在實體上和程序上兩個方面完善相關制度。在實體上,要科學嚴格的制定非法實施誘惑偵查主體的相應行政責任,哪些情節屬于特別惡劣的情節,如何追究其刑事責任;在程序上,要通過完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對偵查人員在誘惑偵查過程中收集到的證據的證明能力進行嚴格審查,對于偵查行為的合法性要嚴格執行偵查機關負責舉證責任制度。
[1]程曉慶.誘惑偵查問題研究[D].煙臺大學,2012.
[2]陳艷.論我國誘惑偵查的訴訟化[D].黑龍江大學,2016.
李鴻雁(1970~),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法學本科,黑龍江東霖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研究方向:法律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