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圓
(122100 遼寧省北票市人民法院 遼寧 朝陽)
規范項目合同管理及防控合同法律風險
李 圓
(122100 遼寧省北票市人民法院 遼寧 朝陽)
在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中,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有助于預防法律風險的發生。如今復雜多變的市場經濟環境增加了合同法律風險,為了減少合同法律糾紛和經濟損失,應該建立一道牢固的項目合同管理防線,盡早防控合同法律風險。
項目合同管理;風險糾紛;風險防控
工程合同管理主要是指相關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工程建設相關單位根據法律法規,運用法律和行政手段,指導、組織和協調工程合同關系,從而維護工程合同主體的合法權益,保證工程合同的順利實施。
第一,工程項目。在工程項目合同的簽訂的時候,合同文本一般都是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合同文本,根據國家質量檢驗評定標準來明確工程質量標準和驗收標準。驗收的主體應該為當地的政府質管部門、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和承包人等。第二,貨物的采購。采購貨物的時候,應該按照國家質量標準進行,比如,鋼管、鋼材以及水泥等,如果有特殊要求的,應該讓生產技術部門編寫技術條件書,詳細規定該設備的規格、參數和驗收標準等。第三,服務項目。對于服務項目的質量標準和驗收標準,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一般都是按照日常工作經驗以及同行的經驗制定的標準為準,比如,聘請安保服務和法律顧問等。[1]
在編制合同文件的時候,必須約定好付款的具體時間地點,如果沒有在合同中作出明確規定,那么當對方交貨進度違約時,就可能會拿采購方沒按時付款為由推脫責任。另外,要區別開定金和訂金。定金目的是保障債權人實現債權,是一種法律上的擔保方式,而對于訂金,我國還沒有明確規定,只是看做預付款,不具有定金的擔保性質。
合同雙方需要變更合同,一定要做好協商工作,需要補充簽訂相關的合同,才算有效。比如,要變更收款單位的名稱,必須經過雙方協商,簽訂補充協議之后方可生效。
在合同訂立前,法律風險主要來自于合同對方當事人的主體資格和履行能力。對于合同主體的合法性審查分為以下幾個情況:第一,簽約對方是法人主體,應該要審查其開戶許可證、法人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等等證件;第二,簽約對方是自然人,應該要求對方出示身份證;第三,簽約對方為代理人,應該要求其出示授權委托書,并且是授權人簽字或者加蓋了公司公章委托書。在審查之后,需要將這些資料作為合同歸檔資料進行妥善保存,不僅方便查找對方當事人的資料,也有助于合同的履行。對于對方當事人履行能力的審查,應該通過財務審計、市場調研以及實地考察等方法了解對方的履約能力以及商業信譽。[2]比如,審核對方當事人的企業規模、生產經營狀況、資產負債情況等事項。
(1)建立合同評審制度。合同評審的主要目的就是各評審單位或者部門從不同角度審核合同,集合大眾智慧,防范和控制合同風險。評審單位或者部門一般包括經營部、法律事務部、成本管理部、財務部、管理層、物資設備部等。評審制度按照各部門的職責明確評審的重點,比如,財務部主要審查財務風險、付款結算條款以及資金保證能力等;法律事務部門主要審核合同的完整性、嚴密性、合法性、爭議解決方案等;成本管理部門重點進行預算分析;物資設備部門重點審查合同中的采購條款、供應商資格等;經營部需要綜合評價合同的風險。最后,法律合規部需要復核修改之后的合同,保證評審質量。
(2)保證合同條款的完整性、明確性。根據我國《合同法》,明確簽訂合同內容的完整性,比如,合同中的標的、質量、數量、履行期限、價款等。如果合同內容中這些條款不明確或者沒有約定,容易導致爭議,發生合同糾紛,所以,在簽訂合同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合同條款的完整性和明確性。
(3)簽訂擔保條款或者擔保合同。在合同中,簽訂擔保合同主要是為了確保合同的順利進行。合同沒有擔保,如果當事人違約,其只要承擔《合同法》以及合同中約定的違約責任。而如果簽訂了擔保合同,如果被擔保的合同義務人違約,不僅要承擔以上責任,還必須承擔擔保責任,這樣就加重了違約成本,因而有效防止違約情況的發生。合同擔保主要有五種方式,包括質押、抵押、保證、定金以及留置。企業可以結合業務實際,確定恰當的擔保方式。在合同簽訂的時候,加入有效的擔保條款,有利于提高合同履約率,同時有效防控合同風險[3]。
(1)第一,嚴格按照已簽訂的合同條款進行;第二,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適當變更合同條款,以便更符合己方利益;第三,如果預見到己方有違約的可能,可以及時簽訂書面補充協議,加入免責有利于己方的條款;第四,如果預見對方有違約的可能,可以及時發出書面通知,對合同對方當事人提出全面履行要求,這樣不僅盡到了提醒義務,也為糾紛時提供了書面證據,有利于分清責任。
(2)充分運用法律賦予的權利。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可以充分運用法律賦予的權利,比如,合同的法定解除權、不安抗辯權、履行抗辯權以及先履行抗辯權,來維護己方的合法權益。也就是說,《合同法》對這些權利的規定,可以讓當事人在法律的合理范圍內,對抗對方的請求權,這樣如果當事人拒絕履行合同條款時,不構成違約,從而保障當事人的合法利益。
在新時代背景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也更加復雜多變,增加了法律風險,而對于施工企業來說,由于行業性質和特點,面對的合同風險也許會更多,因而,在合同簽訂前、簽訂過程中以及履行過程中,都需要根據法律法規,采取一些列措施加強項目合同管理,進一步防控合同法律風險,降低風險糾紛發生概率,減少經濟損失,從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魏峰.推行合同項目化管理夯實法律風險防范基石[J].現代國企研究,2017(08):156.
[2]胡櫻.淺談加強企業合同管理防控化解法律風險[J/OL].中國商論,2017(08):159-160.
[3]廖敏.論合同管理信息化實現工程項目法律風險防控大飛躍[J].經營管理者,2015(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