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馨為
(100080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
漫談典當行的法律規制
賈馨為
(100080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
典當是我國傳統的融資方式之一。當代典當行與傳統典當行相比,客體由原來的單一動產擴展為動產、不動產和財產權利。與銀行等主流金融機構相比,典當具有小額性、短期性、便捷性、高利率等特點。目前典當行已成為我國現代社會除銀行之外的又一重要融資場所。但是,我國相應的典當法律制度卻相當落后,各相關法律制度之間存在矛盾。目前專門針對典當行的法律制度只有商務部的《典當管理辦法》,立法主體位階較低,對典當行的規制滯后于社會發展,對一些典當業務存在立法上的空白。這將對典當行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我國要加快典當法律法規的制定,促進典當行的健康穩定發展。
典當;典當行;融資;法律規制
典當在中國已有千年歷史。在法理上,“典”和“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典”指的是典權,典權的標的物為不動產,性質上處于用益物權。因典取的抵押物價值高,一般當期很長。出典人轉移不動產的占有,從承典人那里取得典金。承典人占有出典人的不動產,對不動產使用收益。由于不動產本身的占有使用收益能給承典人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因此典期期滿交贖時,出典人不再返還利息,承典人也不交納租金。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典”“當”合為一個詞使用,實際上“典當”一詞已不包含“典”的范疇,而僅指“當”,即限于將動產質押于當鋪取得當金。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典當行已經不僅僅局限于開展傳統上的動產典當業務,而將典當業務擴展到了不動產和財產權利領域。根據《典當管理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典當,是指當戶將其動產、財產權利作為當物質押或者將其房地產作為當物抵押給典當行,交付一定比例費用,取得當金,并在約定期限內支付當金利息、償還當金、贖回當物的行為。”
①融資性。這是典當的功能性特點。典當行的主要業務就是擔保借款業務,當戶可以采用典當的形式,以動產、財產權利質押或者不動產抵押為條件,從典當行處換取當金,達到融通資金的目的。②小額性。典當行向當戶發放的當金相對于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金額來說往往較小。③便捷性。典當行無需經過繁瑣的程序審查,只需要當戶提供真實的物品并出具當物的來源及相關證明文件,即可取得當金。
2007年物權法出臺,并沒有將“營業質權”納入其中。我認為未將“營業質權”納入物權法是正確的選擇。我們暫不探討典當法律關系是否是物權法上擔保法律關系,現在的典當行開展的業務早已超越了法理上的營業質權,擴展到了不動產抵押和財產權利質押領域,若在物權法中規定營業質權,那么現行的不動產和財產權利典當業務的合法性將要遭到質疑。此外,物權法作為一部基本法,穩定性高于靈活性,對于具有商業性質的典當所要求的高效率而言,在典當還未成熟的情況下,在物權法中規定典當還不合適。
此外,為了進一步規范典當行業的發展,各省市也出臺了相關規定和意見,如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就關于審理涉及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典當行在商事案件中的一些疑難問題作了解答,對于各基層、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典當行商事案件起到了積極作用。
可見,我國典當行的定位經歷了從特殊的金融機構到特殊工商企業的轉變,監管主體由中國人民銀行到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到現在的商務部與公安部。典當行的法律制度也幾經修改。但是,我國現行典當立法仍無法滿足典當業的發展需求,存在許多有待完善之處。
第一,建立較高層次的典當專項立法。我國目前的典當專項立法只有商務部的《典當管理辦法》,屬于部門規章,法律位階較低,不利于對典當行作出強有力的保護和管理。目前,國務院法制辦正會同商務部,在深入調研并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草擬了《典當行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相信未來典當管理條例的出臺將為典當業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等到時機成熟,再由全國人大制定典當業法,促進典當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二,確立典當行的金融機構地位。典當行具有資金融通功能,是主流融通手段的補充,同時也是邊緣化的金融業。“根據世界銀行對金融機構的劃分標準,第一類為正規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和證券公司等;第二類為半正規金融機構,如信用社與基金會等;第三類為典當行與信貸協會等非正規金融機構”。典當行不應歸類于一般的工商企業,而應屬于金融性質的機構。規范和發展典當業,也有利于打擊和遏制地下錢莊和高利貸,促進整個金融體系的健康發展。
第三,典當管理條例應當與物權法、擔保法以及民事訴訟法等法律進行制度上的銜接,對目前不合理的規定進行修正。例如規定善意收贓制度。典當行對于當戶所提供的物品只能進行形式上的審查,而對與其是否是遺失物和盜贓物則無法判斷。若典當行按照立法的規定盡了注意義務,還要承擔非注意義務外的不利后果,無法善意收贓,將導致典當業務受到嚴重影響。為平衡典當行與真正權利人之間的利益,建議未來立法規定為:典當行按照立法規定對當物進行審查的,后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認定為贓物的,所有權人或其他權利人在交付當金后,有權要求典當行返還當物。而物權法、擔保法等相關的法律制度對此也要在未來進行修正。
第四,放寬典當行的設立、變更、終止及開辦分支機構的條件。典當行的設立變更要經過三個部門的層層審批,程序過于繁瑣,建議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或者交由一個專門的部門,對典當行的設立變更和終止進行審查。這不僅有利于提高效率,而且由于典當的專業性較強,公安部門與工商管理部門的審核不一定有實質效果,而交由一個專門的機關進行審查,加強了審核的專業性,保障了典當行業的安全。而對開設分支機構進行嚴格的規定限制了典當行的規模化發展。英美發達國家的典當行均注重連鎖經營,通過規模效應增強競爭力,分散風險。我國也應當放寬設立分支機構的條件,促進典當行的連鎖化發展。
[1]高旋.中國典當業研究[D].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2]邱占文.典當法律關系探討與典當立法完善[D].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3]崔思兵.我國典當民事法律問題研究[D].南昌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4]黃朝華.我國典當法律制度的完善[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5]胡宗仁.改革開放后典當業立法研究[J].廣東社會科學,2010(2).
[6]劉潤仙.中國典當行業監管法律制度研究[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