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高勇
(311202 浙江法君律師事務所 浙江 杭州)
關于構建推進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的思考
陳高勇
(311202 浙江法君律師事務所 浙江 杭州)
循環經濟的發展方式對我們的社會建設更有利,能促進經濟以更健康、更穩定的方式向前發展。本文主要探討了在循環經濟方面制定的相關法律的情況。首先,介紹了循環經濟的概念,然后說明了制定和完善這些法律的重要意義。最后對這方面的法律制定和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議。
循環經濟;法律法規;經濟發展
循環經濟是一種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更加注重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經濟模式,更加注重資源的節約以及重復利用。所以這種經濟模式對社會的發展更加有利。我們國家雖然制定了有關循環經濟的一些法律,但是卻依然存在法律不完善,制定不全面,以及與人們的生活或者企業的生產不相符的狀況,難以得到落實。所以研究與循環經濟相關的法律的制定以及完善情況具有重要意義。
循環經濟就是以對資源的循環利用,同時注重對環境的保護這種方式,使經濟朝著更加環保、更加節能的方向發展,這種經濟模式既符合了生態方面的發展規律,又兼顧了經濟的發展趨勢。其內涵就是在促進經濟更好發展的同時,利用自然和生態的發展規律,在生產的過程中注重各種資源的循環利用,并盡可能地節約資源,同時減少生產時產生的廢棄物或者是排出的污染氣體等,做到在促進經濟效益不斷增長的同時,又能與生態保持和諧關系,二者相輔相成,共同以更加健康的姿態向前發展[1]。
循環經濟這種模式不同于以往的經濟模式,它是把經濟和生態結合起來,兼顧二者之間的和諧關系,促進彼此更好地發展。但是要支持這種經濟模式取得更好的效果,就需要一定的強制手段,僅僅靠一些經濟和市場發展的規律來調節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明確的相關法律來規范人們和企業的行為。
制定和完善與循環經濟相關的法律可使人們意識到發展這種經濟模式的重要性,從以往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到循環經濟的模式,不僅是經濟發展方式的改變,更是人們的消費行為和企業的生產行為的改變,要求人們在思想上發生轉變,改變以往的一些陳舊觀念,所以需要一些法律法規來鞏固人們對循環經濟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由于人們對這種經濟模式不夠了解,在日常的消費以及生產過程中,都會出現很多誤區,對發展這種經濟模式應該采取的措施了解地不夠全面。所以通過制定相應的法律,可以引導人們通過合理的途徑以及方式來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2]。
(1)完善公眾參與制度。要實現循環經濟更好的發展,需要呼吁所有階層和群體一起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而不能單靠政府的力量。大家都在同一個地球上生存,享受著共同的資源,處于相同的環境,所以促進循環經濟更好的發展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對于一些法律法規的制定和通過我們有參與的權利,并且在循環經濟的一些相關法律中也對人們的參與有一些規定,但是這些規定都比較形式化,對人們參與的渠道、方式等沒有相應的法律調整,對人們的意義不大。所以要讓人們參與到循環經濟相關的立法和一些制度的決策中來,表達他們自己的主張和利益需求。并且讓人們對這些法律和法規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企業要將自己的情況如實匯報給政府部門,而政府部門也要做好相關的信息發布工作,及時將企業的生產情況公布給人們,讓人們對企業的生產行為進行評判,及時糾正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與循環經濟相關法律規定不相符的行為,并對這些法律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
(2)發展中介組織。中介組織對于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將政府、人民和企業相互之間聯系起來,傳遞相關的信息,可以就循環經濟方面為人們提供相關的咨詢工作,為企業的循環發展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指導企業采取更加環保更加節能的生產措施,并為政府的決策提出具有參考性的意見,幫助政府制定出更加符合企業實際生產情況的法律法規[3]。
(1)資源領域。循環經濟要求對資源進行高效、合理的應用,注重資源的循環利用。所以為了符合循環經濟的要求,促進這種經濟模式不斷進步,我們應該強化對資源利用的管理力度,制定這方面的相關法法規,對我國的水資源、礦產、土地、以及其他的能源和資源方面制定明確的規定,規范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行為。
(2)環境方面。循環經濟對于環境的保護也具有較高的要求,我們國家雖然在環境保護方面已經有了一些法律和規定,但是它們還不能滿足循環經濟的要求。一些制度只注重后期的處理,而不注意前期的防范工作。所以在環境方面的立法工作需要結合循環經濟的要求來進行,通過明確的規定來限制企業對環境的污染行為。
一些地方的政府只是一味地發展新的技術和手段,認為只靠先進的技術和手段就可以實現經濟的循環發展,而對于相關的法規等卻很少,或者有些地方對這方面的工作完全不重視,缺乏對循環經濟的宣傳工作,所以人們對這種經濟模式也不夠了解。建立與地區實際相符的法規,把節約各種資源,合理利用廢棄物等內容作為側重點,對這些方面的法規進行完善。政府可以設立一個綠色園區,主要是由一些環保型的企業以及項目組成,對這些企業或者項目一定的優惠政策,并對要加入的企業或項目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督促企業發展符合循環經濟要求[4]。
通過探討我們得知了循環經濟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而國家在制定與循環經濟有關的法律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我們要對相關的法律進行完善,修訂法律中存在的漏洞,健全與循環經濟有關的法律,促進循環經濟更好地發展。
[1]陳鳳貞.欠發達地區循環經濟視野下科技法律制度研究——以婁底市為例[J].品牌研究,2015(7):76-77.
[2]殷玉萍.生態文明背景下的我國循環經濟法律體系完善[J].中國市場,2015(16):76-77.
[3]鄧相花.論武漢市循環經濟法律制度的構建[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14(2):62-66.
[4]盛玉華,楊文仙.我國現行循環經濟法律體系解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7(9):50-54.
陳高勇(1971~),男,漢族,江西上高人,執業律師、高級會計師,大學本科,浙江法君律師事務所,杭州市破產管理人協會會員,研究方向:稅法、公司法、證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