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豐華 (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 530033)
中國人物畫的線性意象探究
歐豐華 (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 530033)
人物畫作為中國畫中的重要類別之一,具備極強的主觀情感色彩及個體價值表達。線性筆法是人物畫創作過程中的基礎所在,通過對人物畫的線性意象進行探討和鑒賞,有助于更好地增強人物畫的審美內涵,提升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獨特魅力。
中國畫;人物畫;線性意象;抽象美感
古語有言,線由筆生。人物畫作為中國畫中的重要類別,線條同樣也是其表達物象造型以及意象情感的主要方式。線性意象在中國人物畫中的藝術情感表達具備極為重要的價值作用,通過多樣化的線性筆法展示更為豐富和復雜的人物情感,傳遞創作者自身的情感意識及文化價值。
中國畫的分類有三大科,山水、花鳥和人物。由此可看出人物畫在中國畫中的重要地位。人物畫起源極早,戰國楚墓地出土的《人物龍鳳圖》以及《人物馭龍》便是當前已知最早的獨幅人物畫作品。相較于山水和花鳥畫而言,人物畫的形象更為多變,線法更為豐富,所蘊含的內在狀態和情感也更為復雜化。顧愷之對此曾有云,“凡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人物畫是一種極為直觀和自我的藝術表達方式,這主要是在于人作為生活及藝術創作的主體,對于自身的關注和表達是人物畫產生和發展的本源所在。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藝術作品,都會傾注作者個體的文化情感和思想意識,與其自我價值觀存在一定程度的貼合,畫如其人,字如其人正是此意。中國人物畫同樣也是作者主體與欣賞受眾進行交流和對話的過程,通過文化情感的輸入內化為欣賞者自身的感悟,通過人的本質內涵衍生美感和情感的傳遞,從而進一步增強這一藝術類型的審美價值。
就中國繪畫史的縱向發展而言,對線性筆法的研究和探索有很多。人物畫作為中國畫中的重要類別,其線條的運用要遠大于包括山水、花鳥等其他類目,無論是人物形體或是衣紋白描,線性創作的用途都極為廣泛。楚國帛畫的墨線純白描手法,東晉時期尤其是顧愷之的“春蠶吐絲”線法極具美感,唐代吳道子的“吳帶當風”線法已擁有較多輕重緩急,粗細滯暢的豐富層次感,兩宋時期李公麟的“白描出神”剛柔并濟,“無劍拔弩張之勢,有書生雅淡之氣”,清朝末期的遒勁線法,還能與潑墨實現完美融合,極具求新求異的藝術美感。人物畫通過線條力度、速度以及輕重緩急來進行創作者的個體情感表達,這一重要創作效果遠遠超過了物象形體塑造的藝術需求。中國人物畫在線法創作層面具備極高的審美價值,不僅在觀感上極具線條的韻律節奏感,也能給人帶來極大的藝術美感體驗和感受。
(一)中國人物畫線性意象的情感性
中國人物畫的線性意象藝術是極為重要的創作表達,通過線條筆法能夠有效傳達創作者依托于客觀物象的主觀思想和內在情感。中國畫相較于西畫而言,具備更為含蓄內斂的藝術表達想法。與西方藝術作品中的寫實觀不同,中國畫存在一種隱含的寫意觀,創作重點往往落腳于意象感知,而非寫實描繪。這樣的寫意觀運用至中國人物畫之中,通過線條造型與力度的疏密變化,促使線條塑造的客觀物象能夠實現虛實結合,講究物象的神韻而非寫實描繪,從而衍生更具想象空間的美感效果。中國畫創作中,“外師造化,中得必源”這一理念已融入實際創作過程之中,注重線性意象的傳神表達,而人物畫中不同形式的線條筆法在某種程度也能表達差異化的意象和情感,如下垂的線性筆法可表達創作者較為傷感的情緒,向上的線性筆法則可有效傳遞創作者的積極心態。以明代徐渭的《墨葡萄圖》為例,線性筆法滯澀,頓挫極為有力,點線結構所傳達出來的意象情感激昂濃郁,恰與題詞中的“半生落魄已成翁”形成了極為切合的情感呼應。這便是人物畫線性意象中的情感價值所在。
(二)中國人物畫線性意象的多樣性
中國人物畫線性意象還具備多樣性的審美價值,通過點、線和面之間的頓挫聯系進行客觀物象的意象表達。線性筆法作為基礎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創作過程中融入作者獨特情感價值,其深淺力度,審美結構以及粗細疏密的多樣設計都能夠極為準確地傳達內心情感。以人物畫中的線描筆法為例,前人早已對此有“人物十八描”的線法總結,根據不同的客觀物象選擇不同的線性筆法從而更好地塑造人物畫中的意象之美。如前文提及,顧愷之善于運用高古游絲線性技法對待人物衣服褶皺紋理進行意象處理,而吳道子的線性筆法則更為剛勁有力,粗筆濃墨。中國人物畫線性意象充滿了多樣性的特征,創作者使用差異化的線性筆法來表達多變的意象情感,這也為中國畫的藝術價值增添了更多豐富性和生動性。
(三)中國人物畫線性意象的設計性
藝術創作是一個極具設計感的過程。創作者通過形體、質感以及空間結構感的創作和設計,更好地體現客觀物象和抽象意象的再現和表達。在這個藝術創作過程中,創作者需要具備一定的審美鑒賞能力及藝術修養素質,通過對于客觀事物的深度理解和抽象解構,從而更好地傳達藝術美感。中國人物畫中的線性意象也充滿了造型性和設計性特征,以周昉的《管花仕女圖》為例,應用琴弦描技法,“用正鋒,腕中無怒降,要心手相應,如琴弦長不斷”,這不僅表現了衣服材質的柔軟飄逸之感,同時也能準確傳達侍女的嫻雅溫柔之美感。由線性筆法深入到意象表達,通過極具設計感的創作思路和筆法選擇,有效刻畫創作者的心理狀態及其審美理想,從而能更加凸顯人物畫中意象情感表達的美感價值所在。
中國人物畫的創作過程中,線性筆法的運用為基礎所在,但也需要注意跳脫于線法的限制,將具象的線條抽象化意象化,從中挖掘更多的意蘊表達美感,不為形似所累,增強線性意象的情感性、多樣性以及設計性,從而能夠更為傳神寫韻地表達創作者自身的審美理想和藝術情感,從而更好地提升中國繪畫的審美價值。
[1]楊振凱.關于筆墨造型——中國畫水墨人物寫生教學[J].美與時代(中),2016(11):74-75.
[2]胡真.淺析現代工筆人物畫的審美特征[J].大眾文藝,2014(9):125-126.
[3]劉艷輝.筆墨的精神內涵——北方人物畫與浙派人物畫比較研究[J].藝術教育,2014(9):195.
[4]周乾華.傳神寫照——試論“寫”是寫意人物畫的主線[J].書畫世界,2010(1):83-84.
[5]王志飛.傳統工筆繪畫人物形象的探究[J].大眾文藝,2014(3):108-109.
歐豐華,藝術學碩士學位,藝術專業教師,講師職稱,研究方向:美術教育、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