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金葉 (貴州師范學院 550018)
云南典型園林匾額楹聯特征分析與發展研究
代金葉 (貴州師范學院 550018)
我國的楹聯運用于園林中為園林景觀融入了文學和書法等藝術因素,形成了造景藝術和語言藝術的完美結合,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以中國古典園林的匾額楹聯形式與特征為背景,對云南一些典型的園林匾額楹聯進行調查分析,了解云南園林的風格和特點以及匾額楹聯對當地園林賦予的內涵和價值,從而延伸到對中華民族古典園林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了解,探討人文精神與園林藝術的巧妙結合。
云南;匾額楹聯;園林藝術;中華文化;人文精神
云南園林類型豐富,具有非常獨特的地方特色及民族特色。最突出的景觀特色是借山景、借水景,人工痕跡少,清新自然野趣。
佛教、道教在云南的發展歷史淵源流長,隨著宗教的不斷傳播,吸引了大量游客焚香禱福,營造了大量的寺廟,且大多數都建在風景秀麗的名山峻嶺中,在這里能使人有一種超脫的意念。
云南園林古樹名木保存較好,這是它的一大特點。然而古樹名木作為記載了云南歷史,文化特征的綠色壽星,不僅展示著云南悠久的民族文化,也流傳著許多動聽的傳說和故事。這些古樹名木,儀表非凡、形態優雅,別具一格。它們具有很高的景觀價值,給人們以美的享受。
另外,云南地勢復雜,蘊藏了豐富壯觀的泉、林、石、溶洞、溫泉、湖灣、瀑布等自然景觀,氣勢恢弘,視野開朗,清幽古雅。
云南典型園林匾額楹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不同的時代特征和明顯的地域特色。有很深的歷史背景和濃厚的人文韻味。云南典型園林中保留著大量碑碣、匾額、對聯、詩詞題詠,多出自著名書法家之手,在園林藝術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在云南典型的山水園林中,大多數匾額楹聯都是文人志士游覽秀美山水時寄情于山水所寫下的名句,對自己心中抱負與情感予以抒發。匾額楹聯與景觀相結合,將將景觀意境勾勒出來并作了升華,使之成為詩化的有文化底蘊的園林。
以玉溪通海秀山文化公園為例,秀山被譽為“匾山聯海”,最初的秀山,像一塊靜臥的璞玉,無數目光被她的靈氣和天然的姿質吸引。歷經數代文人雅士、得道高僧、名流官宦或建寺院亭臺于山中,或題詠詩賦于其上,使秀山可謂無樓不匾、無楹不聯、無壁不詩。這些題詠,數量龐大、氣宇非凡。琳瑯滿目的匾聯展示了詩人對絕美山水的一往情深,閃耀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光芒。
寺觀園林典型的匾額楹聯與歷史性建筑、歷史淵源故事完美結合,加之古樹名木的映襯,體現了宗教性,更突出了園林韻味。見到如此精彩絕倫的匾額楹聯猶如歷史的畫面在眼前一幅幅略過,讓人不禁感嘆中國古典文化的燦爛。
總的來說匾額楹聯不僅反映出了云南的歷史,也反映出了云南特有的人文韻味,情景交融、詩情畫意,文由景顯、景由文盛、文景齊名。
園林中楹聯與匾額屬于文學樣式,楹聯匾額的審美價值集中體現在點景美上。楹聯匾額運用語言藝術在風景園林的自然美、形式美中注入更多的歷史文化因素,把風景園林的自然美、形式美提煉到詩情畫意的高度。然而要注意的是不能畫蛇添足,不能顯得牽強附會。反之,園林景觀也要反襯出匾額楹聯的文化內涵和人文韻味,這樣才能創造出更高層次的風景園林美,即園林意境。
在人們生活方式、材料與物質技術手段、生態與環境以及現代哲學思想、審美觀念等都有了很大的變化的今天。園林作為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結合的載體,自然會隨著思想觀念、時代精神、周圍風俗的發展進步而改變。
但是無論時代怎么變化,社會怎么發展,中國古典園林的精髓意境美以及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不能丟,必須一直保護傳承下去。我們還要在唯美主義、藝術至上主義所構建的深墻大院之上,注入民主、開放、科學、以人為本、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等現代精神,以詩文意境來構筑現代中國園林,將人文精神、文化藝術和造型藝術更加完美的融合,相輔相成,創造出永恒經典的園林藝術瑰寶。
代金葉,講師,貴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