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倩倩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200000)
網絡文學發展對大學生閱讀習慣的影響分析報告
閔倩倩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200000)
數字信息化時代使人們的閱讀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網絡文學以令人驚嘆的速度蔓延到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來,紙制閱讀到網絡閱讀的轉變,不僅方便了閱讀,也節省了時間。不難發現當代大學生對網絡文學表現出了極高的認同度和參與熱情。然而網絡文學的價值多數并沒有被真正充分發揮出來,而且網絡文學在急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大學生閱讀習慣,給高校圖書館如何引導大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提出建議。
網絡文學;大學生;閱讀習慣;高校圖書館
社會信息化的推進使文學閱讀方式發生了難以忽視的改變,從紙質化書籍到網絡數字閱讀,這兩者閱讀方式的轉變,不僅節約了成本,而且也節省了時間。這使得網絡文學日漸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尤其是受快節奏生活方式影響的大學生對這種方便快捷的媒介閱讀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度和參與度。為了解能清楚了解大學生在網絡閱讀文學方面的興趣及習慣,探究網絡文學的快速發展與普及是否正在對大學生日常閱讀起到積極或消極的影響,我們《網絡文學發展對大學生閱讀習慣的影響分析》項目研究小組于2016年5月至10月對上海市大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本次調研以調研問卷的方式進行,分時間段在11所高校進行投放和回收,總共發放問卷500份,收回有效問卷489份,回收率為97.8%。調研對象的具體數據如下:男生占總人數的39.26%,女生占60.74%;本科一、二年級占58.9%,本科三年級占24.54%,本科四年級占11.66%,研究生及以上占4.91%,調查對象分布較為均衡。調研問卷內容針對大學生對網絡閱讀的認識、網絡閱讀的內容、網絡閱讀的方式、和當代大學生對網絡文學的期待等四個方面的內容提出了18個問題,用以概括歸納當代大學生在網絡閱讀中存在的積極或消極的習慣。本報告在線上和線下同時發布調研問卷,并采用訪談法相結合的方式,所得結論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一)網絡閱讀的認識
研究數據顯示大學生中,14.72%很喜歡網絡文學閱讀,34.36%的喜愛,而47.85%的大學生對網絡文學只是不排斥,3.07%表示抵制網絡文學。這說明上海高校大學生普遍認為網絡文學閱讀并不十分重要,經常閱讀的比例不大。另外,63.19%的大學生認為網絡閱讀對自己的生活學習有一定影響。
(二)網絡閱讀的內容
1.對網絡文學閱讀的內容的偏向性。統計數據顯示,網絡小說最受大學生歡迎,數據顯示58.28%的大學生都將網絡小說類圖書納入了自己的閱讀范圍,其次是國外經典文學類,選擇的比例為42.33%,第三是文史類作品,有22.7%得同學選擇,專業教輔類和美學類圖書閱讀的比例相對較低,分別為19.63%和11.66%。這表明上海高校大學生在進行網絡閱讀具有一定的偏向性,偏愛網絡小說閱讀的比例很大,網絡小說相較于經典文學類作品更受青睞,能在網絡上選擇專業書籍閱讀的同學更少,可見大學生在網絡閱讀時做不到較好的平衡。
2.網絡閱讀的內容的選擇方式。調研數據顯示,大學生網絡閱讀的挑選標準多樣,作家知名度,網絡排行榜,朋友推薦,榜單各占四分之一。這表明絕大多數大學生的網絡閱讀受外在的引導,從自身出發自主挑選書籍的同學不多。
(三)網絡閱讀的方式
1.網絡閱讀起始時間和持續時間。大學生中47.24%從初中開始閱讀,30.64%從高中開始閱讀網絡書籍,網絡閱讀在大學生中所占地位矚目。37.42%的大學生每周網上閱讀時間為2-10小時,33.13%每周閱讀時間為2小時以下,可見當代大學生開始接觸網絡文學的時間較長,然而網絡閱讀的時間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多。
2.網絡閱讀的媒介。據調研數據顯示,,81.6%的大學生都使用過手機進行閱讀,54.6%的大學生選擇多為紙質書籍,其次是電腦在線閱讀,為26.38%,最后是電子閱讀器下載閱讀,比例為18.4%。從數據可以看出,大學生對手機的高依賴程度是網絡文學風靡的原因之一,有較高移動性的媒介憑借其方便攜帶的優勢受到大學生群體的偏好。然而,紙質書籍并沒有退出閱讀的世界,其收藏意義、錯誤率低等優點也是一部分學生青睞的原因。可見無論社會怎么發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才是首要目標。
(四)對網絡文學的期待
1.網絡文學閱讀存在的問題是大學生對其帶有改進期待的原因。由調研數據可見,大學生選擇網絡閱讀的原因:自由隨意,方便及時,省錢省力等等所占比例較多。但是大學生閱讀受不良信息影響較多,44.79%的大學生在網絡閱讀時經常會被垃圾信息和不良信息所影響。而且網絡文學存在對市場的盲目迎合,重質輕量,價值觀的混亂等問題也存在影響較大,幾乎全部大學生都深受其擾。
2.大學生對其帶有的期待。在“你認為學校或者家庭能夠為網絡文學提供哪些改進的條件?”一問中,61.35%的大學生期待學校和家庭能改善網絡閱讀環境,61.96%期待網絡閱讀的評選或推薦。另外,有76%的大學生表示在圖書館存在找不到書的困惑。由此可見,大學高校應到籌建相關平臺及措施,通過互聯網這一關鍵渠道,引導當代大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培養大學生正確良好的閱讀心態與習慣,使已有的閱讀資源得到利用的最大化,達到滿意地閱讀效果。有根據地幫助學校和社會加強網絡閱讀指導,注重實用性、有效性,對學生的認知活動進行實時監控,及時對閱讀內容、閱讀方法、信息理解進行控制、調整和評價。同時培養學生批判性網絡閱讀的能力和抵制不健康信息誘惑的能力。
由調查結果可見,網絡文學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大學生閱讀習慣,大部分大學生對其都有正確的認識,網絡閱讀或者說網絡文學存在著一些急需改進的弊端。
(一)網絡閱讀結構的失衡
大學生進行網絡閱讀時存在嚴重的偏食現象。網絡文學在娛樂性小說上的泛濫使得大學生在閱讀選擇中偏愛這類書類。網絡閱讀常被當做是課外娛樂的手段,和網絡游戲一般無二,大多大學生在閱讀時都會選擇簡單易懂,如流水賬搬的小說類書籍進行閱讀。網絡上流通的經典文學類書籍和指導性、評論性的專業類書籍本身就偏少,且大多為網絡讀者私下流通傳閱,若購買正品成本過高,故大學生更愿意選擇閱讀成本低的網絡小說,造成網絡閱讀內容結構的失衡。再者,網絡小說的運營商在宣傳、廣告方面也有較大的投入,大學生利用網絡時更容易接觸到這類檔次不高的作品。
(二)網絡閱讀過程中缺少思考,淺閱讀代替了思考性的深閱讀
大學生在網絡閱讀時的書籍選擇已經有錯誤的偏向性,更嚴重的問題是這類書籍的質量不高,大學生在閱讀時,獲取不到有意義的知識,也就引發不了有深度的思考。網絡閱讀變成了走馬觀花,閱讀本身拓寬知識面,提高自身素養的意義受到了忽視。當今網絡小說的運營商在網絡上發布文章時,沒有可靠的篩選,網絡文學作者的質量不高造成書籍的質量也不高。不同的書籍有不同的閱讀對象,然而網絡書籍重量龐大,一些低質量的小說穿雜其中,運營商對于網絡文學也是開放式的態度,沒有設置任何歸類,大學生往往不能有效地選擇有深度的讀物閱讀思考。
(三)網絡上充斥的垃圾信息、不良信息
穿插在互聯網上的垃圾信息持續“霸屏”,雖說大學生政治素養較高,但是網絡閱讀時接觸到的不良信息量十分巨大,俗話說事不過三,大學生難免產生好奇,降低對這些不良信息的抵制,長期以往會影響大學生正確的道德思想素質。而且大量垃圾信息會擾亂視線,無法集中于閱讀,降低閱讀的效率。
網絡信息的多元化全方位的優點分流了一部分有閱讀需求的大學生,當今閱讀,紙質閱讀與網絡閱讀平分天下,高校圖書館需要與時俱進,改變傳統觀念,雙管齊下,使已有的閱讀資源得到利用的最大化,達到滿意地閱讀效果。
(一)在紙質閱讀方面
圖書館是高校為大學生提供優質閱讀資源的主要場所,也是培養大學生正確的網絡閱讀習慣的重要基地。學校應根據學生需求定時、及時更新書籍及信息庫資源,多注重文、史、哲、美和專業類圖書的收集。其次圖書館環境和設施使用的方便程度也是重要的一環。圖書館應該在將圖書分類分館地投放書目,在各個不同閱覽室前放置引導標語,各館書架應有次序編碼。可以提供專門的討論交流區和閱讀區,吸引大學生去圖書館讀書交流。圖書館內可以設置“新書、好書推薦欄”,也可將大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集中擺放為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圖書提供有效的參考。除此之外,圖書館還應多舉辦新書推介會、簽售會、作家見面會、讀書講座、讀書報告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大學生的生活,吸引他們主動去讀書。
(二)在網絡閱讀方面
高校圖書館引導大學生進行網絡閱讀的最大資本就是因為它擁有大量權威性的電子信息資源,且無不良信息阻礙大學生的優質閱讀體驗。如何構建自己的電子信息資源體系是高校圖書館指引大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前提。圖書館要從學校的重點專業和重點學科出發,合理利用經費,構建完備的館藏體系。建立培養主題閱讀意識,在網絡閱讀中建立深閱讀習慣,引進具有權威性、學術性、穩定性的數字資源數據庫。
(三)加強教育與宣傳,引導大學生利用
當圖書館成功建立起優秀的電子信息資源就要讓它們充分的被利用起來,不斷轉變成讀者頭腦里的知識,然后通過讀者大腦的加工產生新的知識。高校圖書館在完善紙質書和電子書籍資源建設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讓這些資源為大學生了解并使用。很多大學生對電子閱覽室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缺乏全面的了解,大多數學生僅把電子閱覽室當做聊天、看電影、打字的工具,缺乏對電子閱覽室其擁有的數字資源的了解。圖書館必須加大宣傳力度讓讀者能夠了解圖書館技術和服務特色。利用其權威性、便利和對大學生免費的開發,在媒介方面加強在校園主頁、校園廣播、校園公告欄等宣傳渠道的推送。另外,還可以通過QQ、電子郵箱、論壇、博客與微博等途徑與讀者互動,了解他們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及時給予技術支持。做好電子閱覽室服務的主動推送服務,把大學生的閱讀興趣發展起來,多讀書;引導有需要的大學生來圖書館,讀好書。
[1]王建軍.上海大學生閱讀狀況調查報告[J].當代教育論壇,2013(2):74-78.
[2]張瑩瑩.大學生網絡閱讀認知特點及對策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4(7):126-129.
[3]周卓鵬.大學生網絡閱讀的特點分析與高校圖書館對策探討[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3(48):104-108.
[4]李作化.大學生網絡閱讀的困惑與圖書館應對策略[J].湘南學院學報,2011,32(6):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