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軍事工程遺產概說

2017-01-28 05:38:52奚江琳
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 2017年5期
關鍵詞:工程

孫 華,奚江琳

(1. 北京大學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2. 陸軍工程大學軍隊營區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南京 210045)

軍事工程遺產概說

孫 華1,奚江琳2

(1. 北京大學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2. 陸軍工程大學軍隊營區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南京 210045)

軍事工程遺產屬于遺產功能分類的一個類型,是軍事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身又有點狀、線狀和點線結合的軍事工程遺產3類。軍事工程經歷了從史前時代到現代的漫長發展歷程,隨著軍事思想和武器裝備的進步,從普通的城堡邊墻到星形棱堡、再到地堡戰壕,各個時期不同類型的軍事工程遺產是軍事技術史和戰爭史的寶貴物質例證。中國杰出的軍事工程遺產,點狀遺產,如涵蓋了中央都城至基層縣城的“中國明清城墻”;線狀遺產,如橫亙中國北方農牧區之間的萬里長城;點線結合的遺產,如川渝的南宋抗蒙山城體系等,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情感價值。

軍事工程;軍事遺產;文化遺產

Abstract:Military engineering heritage is an important sub-type belongs to the military heritage,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a.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military engineering heritage, punctiform, filiform, and point-line combination type. With the progress of military thought and weaponry, military engineering structure has experienced from prehistoric time to modern time. From ordinary castle wall, bastion fortress,to bunker trenches, it varies from period to period, represents valuable material examples of military technology and witnesses the history of war. China has numbers of outstanding military engineering heritage. City Wall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represents punctiform heritage which distributes from the central capital to county town. The Great Wall represents the filiform heritage which lines between the northern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areas. And the mountain system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that built to defend the Mongolian army represents the point-line combination heritage. All of these heritages contain plenty of historical value and emotional value.

Key words:military engineering; military heritage; cultural heritage

軍事工程遺產,顧名思義,是歷史上主要用于防御敵方進犯、保護自己有生力量而構筑的建筑物或構筑物的遺留。作為文化遺產的一個組成部分,軍事工程遺產屬于遺產功能分類的一個遺產類型,它是軍事遺產的最主要組成部分①軍事遺產包括不可移動的軍事工程遺產和可移動的軍事設備遺產兩大類,二者共同構成了軍事遺產的統一體。只不過軍事設備通常不會長期安裝在軍事工程上,一旦沒有軍事需求就要拆除并集中保存,尤其當軍事工程廢棄以后,就不會再有武器裝備。因此,幾乎沒有擁有完備的軍事設備的軍事工程遺產。,與農業遺產、工業遺產、商貿遺產、交通遺產等屬于同一分類體系。由于古往今來的戰爭,交戰雙方往往表現為主動進攻方和被動防御方,進攻方往往憑借的是人員數量、武器裝備、后勤保障和作戰指揮,通過機動作戰獲取局部的優勢,以克服敵方的抵抗,通常不會花大力氣構筑永備性質的工程設施;而防御方為了彌補各個要地兵員和裝備的不足,往往要將主要資源投入到強化要地防御方面,也就是在邊境或要地構筑城防設施,使敵方能夠知難而退或粉碎敵方的進攻。因此,軍事工程遺產通常都是戰爭防御方的產物,表現出強烈的軍事防御性質。由于沖突與戰爭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發展如影隨形的東西,是人類社會政治的延伸和繼續,人類遺留下來的軍事工程遺產也相當豐富。這些軍事遺產有的巧妙地利用山形水勢,有的體現出深邃的設計構思,有的反映了工程的宏大壯觀,不少還是歷史上重大戰役的發生地和著名人物的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現實價值、情感價值即紀念性價值。它們不僅對于歷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緬懷歷史,用歷史上的英雄和偉人激勵后人,用歷史上的大事和悲劇警示后人,以弘揚人類共榮和世界和平這一永恒的主題,無疑也具有一定作用。

1 軍事工程發展概述

人類社會發展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以后,隨著人口的繁衍,社會的復雜化,一些強邦大族的形成,一些區域開始出現了對資源的爭奪和控制,族群之間的沖突越來越頻繁。為了防御其他族群的襲擾和掠奪,有的族群開始利用自然地形地貌營建易守難攻的邑聚,那些無自然險阻可以利用的平原地區的人們,他們就在自己聚落周圍興建防御的環濠和圍墻,從而出現了早期的防御性質的城邑。史前時代的環壕聚落和筑墻城邑的遺址,就是我們所知的最早的具有一定軍事防御要素的遺產。

在一個自然地理或經濟地理區域中,如果一個聚落感到威脅開始興修防御性設施,就會帶來示范效應,其他聚落也會開始模仿,甚至想方設法營建更大規模或更加復雜的防御工程,這時就會發生某一區域內紛紛興建具有防御性質城邑的現象。史前的取土工具還很笨拙,要在聚落周圍挖掘環繞的深濠已是一項很大的工程,要用這類工具取土伐木夯筑起突起于地表的寬大城墻,就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就需要組織本聚落全體人員有序地參與,有時還需要組織其他邑聚的人們前來協助,從而推進了社會的復雜化、組織化和國家化的進程。中國大約在仰韶時代晚期開始,在黃河中游的中原腹地出現了早期的城邑,這就是河南鄭州西山古城。這是一座有環形的內城內濠和外濠的城池,城的南半部已被河水沖毀,城內尚存數以百計的房屋和一座夯土臺基,其年代在公元前3300—2800年。從那以后,中原地區陸續出現了山西襄汾縣陶寺、新密古城寨和新砦、登封王城崗、河南郾城縣郝家臺、淮陽縣平糧臺、平頂山市蒲城店、輝縣孟莊、溫縣徐堡等多個古城[1]。與此同時和稍后,在晉陜高原地區,也出現了大量的石構山城。這些石構山城一般都位于河溝附近的山梁上,有的規模相當大,結構還很復雜,是社會復雜化到一定高度后的產物。在這些山城之中,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是石峁遺址。遺址地屬陜西神木縣的高家堡鎮,位于洞川溝匯入黃河支流禿尾河的地方,處在臺塬梁峁之上。城址由外城、內城、宮城(皇城臺)三重組成,城墻和城臺都依山形地貌用石塊壘砌,城門有兩側墩臺、外攔門墻、內攔門墻,結構相當復雜;城墻有凸出與外墻的墩臺,這些墩臺隔一定距離就有一個,當時遠射程的弓箭完全可以在兩墩臺間實現交叉打擊,這無疑是我國發現最早的馬面[2-3]。這種在一個地理區域內,城邑由少及多,又由多到少,從多個分中心到唯一的中心都城,反映了從邦國林立到夏朝統一的社會發展歷程。

大約到了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在傳統的農業區域,統治著較大地方的農業國家已經形成并獲得相當程度的發展,不同等級的早期城市已經在這些區域紛紛建立。與此同時,在不適應農業發展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區,那些以打獵和放牧為生的族群,也逐漸掌握了馬的馴化、金屬冶鑄、車輛制作的技藝,結成了聯系松散卻具有強大軍事能力的游牧國家。這些游牧國家,覬覦著鄰近定居農業國家積累的財富,經常組織所屬部落入侵農業國家,除了劫掠散居的農村聚落外,還攻破一些聚集著較多財富的城市,席卷財富甚至青壯年人口而去。從此,有草原荒漠方向邊界的農業國家,其國家權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組織國家的各種力量,抵御并反擊游牧國家的襲擾和入侵。游牧國家往往沒有固定的城市和聚落,當他們面臨外來軍事力量的打擊時,有著很廣闊的避讓空間,農業國家聚集的軍事力量,即使深入草原地區,也難以捕捉到打擊的對象,往往無功而返。因此,在自己國家邊界地帶修筑連綿的軍事防御工程,就成為許多古代農業國家當然且無奈的選擇。西方古羅馬時代為了防御北方蠻族入侵,在當時的北方邊境先后用土石修建的古羅馬長城體系,中國自戰國以來為了防止游牧族群而在北方農牧交界地帶,用泥土夯筑或磚石壘砌的萬里長城,都是在這樣歷史背景下的產物。

隨著兵器技術和軍事科學的進步,熱兵器開始廣泛用于戰爭之中,無論是進攻方還是防守方都有了更加強大的克敵手段。先前為了抵御進攻方拋石機的打擊而修建的橫向城墻等設施,可能已難抵御大口徑身管火炮發射的金屬炮彈的轟擊;先前為了防止攻城方用弓箭等遠射兵器壓制城頭守軍而采取的女墻設計,也已難以抵御密集火槍子彈的壓制。磚石構筑的高大的城堡,包括高聳的塔樓和連綿的護墻,面對火炮的攻擊已經不是那么可靠。有鑒于此,當時的軍事工程學家開始降低防御性城堡的高度,將城堡設計得比較靠近地面,并將城堡所有外側的防御墻體都設計成相連的梯形和角形,這樣就避開了火炮相對較平直的彈道,減少敵方火器的有效射擊面積,消除了己方火器的射擊死角,并可使己方火力向敵方交叉打擊,增加城墻和城堡的防御縱深,從而使自己的城堡主體能夠盡可能脫離敵方火炮的射程,保障城內守軍和居民的安全[4]。這種多邊或多角形的低矮城堡就是16世紀出現于意大利,后經法國著名軍事工程師沃邦(Sébastien Le Prestre de Vauban,1633-1707)改進發展的棱堡②棱堡(bastion)是指一種突出于城墻或要塞主體的多邊形堡壘,我國明清時代通過傳教室已經知道并嘗試修筑過這種堡壘,當時有“銳角臺”“凸角”等多種漢譯名稱。[5],已經登錄《世界遺產名錄》的法國沃邦堡壘群(Fortifications of Vauban),就是這類棱堡發展到高峰的代表。

軍事科技總是一個時代發展最快和最為領先的科學技術,就在棱堡普遍興建后不久,火炮技術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到了19世紀后期,流線形的空心裝藥彈取代了實心的圓形金屬彈,從炮尾裝彈的后膛炮取代了從炮口裝彈的前膛炮。射程遠、威力大、精度高、射速快、且有多種彈道方式的新型火炮層出不窮,即使是低矮的棱堡也不再能有效抵御攻方強大的炮兵火力,守方的軍事工程師們除了被迫加厚加強堡壘的墻體外,更將暴露在地面上的城堡墻體進一步消除,以地下和半地下的空心堡壘作為火力撐點,以連綿的戰壕或坑道將這些支撐點聯系起來,形成了類似地上塔樓與護墻組合的地下筑壘體系。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塹壕戰”,協約國與同盟國雙方通過綿密的地下防御工程,防守方大都成功地遏制了進攻方的突破,給進攻方造成大量人員和裝備的損失,從而導致一戰后法國投入巨資在東部的德法邊界興建馬奇諾防線(Maginot Line),迫使德國在二戰時不得不避開馬奇諾防線,從另外的方向繞道攻入法國,使該防線未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從此,兼具機動、防護、火力的裝甲兵成為陸戰的主角,軍事筑壘工程逐漸成為戰爭的輔助,失去了先前的光輝。

2 軍事工程遺產的種類

在人類長達數千年軍事防御工程的發展歷程中,每個國家和地區幾乎都會產生戰爭與和平交替出現的現象。戰爭年代在強大敵人的威脅下,處于防守一方的人們,唯恐自己躲避戰火處所的防御設施不夠牢固,總是利用戰事之間的空閑時間不斷地加厚、加深、加高、加固自己的城防。我國南宋抵抗蒙元的重要山城重慶合川區釣魚城,在36年堅守之中,就持續不斷地在完善自己的城防工事,考古發現的南東一字城斷面顯示:外墻分3次包石,一次比一次石塊更大、更厚,這就反映了戰爭期間守御者強化城防的不懈努力[6]。不過,作為通常的非專門的軍事工程遺產,如那些構筑有城防設施的政治或經濟城市,城市的防御設施只在戰時才有作用,在長期沒有戰事的和平年代里,那些給敵人制造攻城麻煩的守城工程,也會給居住在這些城市的人們出入城市和日常生活帶來一些不便。故每當承平時期,人們都不大關注和維護城防設施,有意拆除或破壞妨礙交通和生活的城防設施,這已成為一種常態,從而使得本來最常見的設防城市,也就是具有防御功能的綜合性城市遺產,大多都消失無存,許多歷史城市都只保存有孤立的城門或角樓,以及小段的城墻和城壕。

專門化的軍事工程遺產,如果從形態上來看,有點狀和線狀兩大類。點狀軍事工程遺產是為了以點控線或以點控面,以防止敵方進入或占據某一地區的防御設施的遺存。歷史上那些位于險要關隘海口,且專門駐守軍隊的關城、城墻和炮臺,那些修筑在易守難攻的山頭半島,主要用于戰時堅守的城邑、堡壘和水寨,都屬于點狀軍事工程的遺產。線狀的軍事工程遺產,往往是前人沿著某一需要防御區域的邊界修筑的延綿的防御設施。這些軍事工程在配備了防守軍隊后可以拒敵于國門之外,或防止敵人進入自己的要地。歷史上那些在農牧或山川過渡地帶修筑的防止游牧或狩獵族群襲擾的長城邊墻,那些沿著國家和區域邊界挖掘的延緩敵方軍隊行動的長濠鹿砦,以及近代戰爭在一些重要區域修建的連綿的塹壕等筑壘地帶,都可歸屬線狀軍事工程遺產的范疇。不過,點與線本來就是相對的,即使一個并不很大的城邑,它的一面城墻也是線形的,更不要說不少軍事工程遺產本來就是既有堡壘,又有聯系堡壘與堡壘間的長墻或戰壕,是點與線相結合的復合形態。點狀與線狀軍事工程遺產的區別,不在于是否有連續的筑壘工程,而主要的在于:點狀的軍事遺產是周邊封閉的環形全方向的對外防御工程,線狀的軍事遺產則是不封閉的僅有一兩個對外方向的防御工程。

軍事防御工程,最講求利用地形地貌,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點狀的城堡而言,平原地區無險可守,筑城就要深挖城壕,再將挖掘起來的泥土堆筑在溝壕的內側,使得壕溝更難以逾越。為了加大防御縱深,有些城堡還挖掘了多道環繞的城壕,或修筑了多重相套的城墻,以加大防御縱深;因而點狀軍事工程遺產可以防御圈的多寡,再細分為若干類型。而在有自然地形地貌可以利用的山區,城堡要么修筑在一面山坡上以取得居高臨下之勢,要么修筑在四面陡峭的山頂之上以懸崖作為天然城墻,要么利用平面呈環形或半環形連綿群山修筑防御設施,這樣也就形成了山坡類型、山頂類型、環山類型等不同的軍事工程遺產。

軍事工程遺產不是專門為了紀念某人某事修建的紀念碑,它主要是為了抵御敵對人群和國家攻擊,防衛自己免遭敵方侵害的建筑物和構筑物。然而,由于軍事工程遺產在歷史上往往曾有重要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駐留,或者在軍事工程遺產區域內發生了重大的歷史事件,從而使得這些軍事遺產在它本來的功能之外,又具有了紀念性的意義。從而軍事工程遺產又可根據是否有紀念性,劃分為只有單純歷史價值和兼有情感價值的兩類。具有后一類價值的紀念性軍事遺產,國外著名的如以色列的馬薩達遺址;國內如合川釣魚城遺址。馬薩達堡(Masada)是古猶太國希律王于公元前30年建造的避難堡壘型宮殿,城堡位于猶地亞沙漠中,四面絕壁的孤山上。猶太人反抗羅馬的起義爆發后,公元70年羅馬軍團攻陷耶路撒冷,一部分猶太人撤離到馬薩達堡上,依靠險要的防御堡壘、完善糧水儲備系統,在此堅守了3年,最后在猶太教逾越節這天才集體殉難[7]。馬薩達守御者寧死不屈的精神成了猶太人苦難和堅守的象征,據說現代以色列軍隊新兵入伍都要到這里來緬懷先烈,宣誓馬薩達不會再次陷落。我國重慶合川區的釣魚城是南宋末期構筑的抵抗蒙元入侵的山城,城堡位于嘉陵江3條干支流的匯合處,以三面環繞的江水為外郭,以四面絕壁的釣魚山為內城,10余萬南宋軍民依托著這奇險的山城和可以機動兵力的江河,在這里堅守了36年,直到南宋滅亡后才獻出城池。尤其是公元1259年,釣魚城守御者在統帥王堅的帶領下,擊退了蒙古大汗蒙哥親率的蒙軍主力的圍攻,并使蒙哥死于釣魚城下,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中國和世界的歷史[8]。從此,釣魚城遺址也就具有了歷史的紀念意義,抗日戰爭時期的郭沫若還曾設想以釣魚城為題材編寫歷史劇,以激勵抗日軍民堅持抗戰的意志[9]。

3 中國的軍事工程遺產

中國幅員廣大遼闊,自然地理復雜多樣,歷史上有許多因內部沖突、外族入侵、改朝換代引發的戰爭,遺留下了大量的軍事遺產。這些軍事遺產,有的已經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如長城、高句麗都城及王陵的山城、土司遺址的海龍屯,有的已經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釣魚城、明清城墻、鳳凰區域性防御體系以及海防遺跡等。這些重要軍事遺產,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情感價值和紀念性價值,應該加強保護,使之永久存留下去。

在中國的點狀防御的軍事遺產中,規模最大且最為常見的,當然是歷代王朝為了有效地行使治權而在全國各地興建的各級建制城市。建制城市從京城向下,如果按照明清時期城市的行政級別,大致包括了省城、府州城(包括明代的衛,清代的道等)和縣城三級,這些城市一般都有防衛用的城墻、甕城、城樓、馬面、敵臺、城壕等防御設施[10]。然而,建制城市往往是歷代沿用的,由于近現代汽車等交通工具使用后城防設施對交通的阻礙,更由于現代城市擴展后城墻等城防設施對城市發展的約束等原因,絕大多數原先有城防工程遺留的歷史城市,其破敗不堪的城防工程遺存都已被拆除而不復存在。以至于現代古代城墻完好、歷史街區尚存的平遙古城,都要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來保護;而城防設施基本保存的江蘇南京、安徽鳳陽明中都和壽縣、遼寧興城、浙江臨海、陜西西安、湖北荊州和襄陽的城墻,也以“中國明清城墻”的名義列入了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不過,在中國邊遠的多山地區,也就是歷史上一些地方政權或中央政府實施間接統治的區域,其古代設防城市多修筑在山上,當這些地方政權瓦解或“改土歸流”后,不少不大適宜承平時期居民生活的山城就被廢棄,其城堡遺址往往還基本保持。例如已經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高句麗王城遺址,除吉林集安的國內城屬于平地城外,五女山城和丸都山城都屬于防御色彩很重的山地城[11]。再如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3座土司司城遺址,也都屬于依山設險的山城,其中貴州匯川區的海龍囤是宋至明代播州土司的夏季司城和戰時堡壘,城位于陡峭的高山絕頂上,從山下至山上層層據險立關,易守難攻,當年明軍調集20余萬大軍鎮壓末代播州土司反叛時,圍攻海龍囤3個多月,才從后山艱難攻入[12]。

在中國的線狀防御的軍事遺產中,最著名的是萬里長城。長城又號邊墻,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御北方游牧族侵襲在沿邊修筑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工程始于戰國時期,形成完整的北方邊境防御體系是在秦漢,以后除了北方草原族群入駐中原建立的王朝外,北朝和明代都有大規模的增補重建。早期長城的保存狀況不佳,現存的長城遺跡主要為明長城。有明一代,因都城靠近邊境,為了防止蒙古殘部襲擾,極其重視長城防御工程的建設,先后設置了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寧夏、甘肅、薊州諸鎮,再加上偏頭關和固原,號為“九邊”。明代王士性《廣志繹》說:“九邊延袤幾八千里,墩臺關口,聯以重墻,亦猶長城之遺而諱其名耳。”他將明長城以山海關為分界劃分為東、西兩路,山海關以東至開原再轉至的鴨綠江邊的九連城地段,稱之為“遼陽邊路”。山海關以西的長城,劃分為薊州邊路、宣府邊路、大同邊路、延綏邊路、寧夏邊路、甘肅邊路6段。薊州邊路從山海關向西,直到明朝北京之北。這里的長城倚山補筑,參差彎曲,拱衛京師,至關重要,故有些地段修建了外、中、內三重城墻和眾多城堡,駐扎了大量的軍隊,號為“薊州大邊”。宣府和大同二邊,也就是宣大邊路,該邊路北面正對廣闊的蒙古草原地帶,是九邊防御的重點,也有外、內兩道主要的城墻。延綏邊路,大致以毛烏素沙漠南緣為界。寧夏邊路,主要地段在毛烏素沙漠與騰格爾沙漠之間,將黃河谷地農區夾在中間。甘肅邊路東起蘭州金城關,直至長城的最西端嘉峪關,除東段有內外兩道城墻包裹隴東外,其余地段基本上沿著河西走廊北緣向西。這是目前世界上距離最綿長、延續最久遠、體系最復雜的古代線狀軍事防御工程的遺產,已有若干地段已被登錄為世界遺產。

至于點線結合的軍事遺產,可以納入的有南宋四川的抗蒙山城防御體系。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大舉攻宋,宋蒙戰爭全面爆發。蒙古軍戰斗力極強,南宋苦心經營的秦嶺防線崩潰,蒙古軍長驅入川,一路上勢如破竹,包括四川首府成都在內的大半州縣先后為蒙古軍攻掠。為了守住四川這個上游屏障,南宋王朝開始注重四川地區的防御,開始利用山河之險筑城設防。淳祐三年(1243年),南宋王朝將四川軍政中心“四川制置司”治所由成都遷至重慶,并在四川境內3條縱向大江以及三江匯合后的橫向大江沿岸險要的地點修筑山城和水城,將當時無險可守的州城和縣城遷到這些山城和水城中去,以遏制蒙(元)軍騎兵優勢的發揮[13]。從而構建起了以重慶城為中心,以岷江和長江沿線的樂山九頂城、瀘州神臂城、奉節白帝城為基干,以長江支流沱江、嘉陵江上的金堂云頂城、閬中大獲城、南充青居城、梁平梁山城等為支撐的防御體系。該體系以山城水寨為防御要點,以大江大河為交通線路,點線結合,相互策應,重點部署,梯次配備,具有一定防御縱深。這些南宋的山城盡管在元軍占據后都遭到破壞,但遺址仍在,格局猶存,是具有世界遺產潛質的重要軍事遺產,其中的合川釣魚城遺址已經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4 中國的海防工程遺產

隨著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提高,以艦船運載的海上軍事力量,投入兵力和火力高度集中,且飄忽不定,很容易形成對陸上防御軍事力量的局部優勢。這就如同早先草原騎兵與農區步兵的關系一樣,農業國家的軍隊就很難防御草原國家機動性很強的軍隊,陸上國家軍隊要在漫長的海岸線防御海洋國家艦隊的侵擾,也面臨著諸多難題。將重要的沿海島嶼要塞化以防敵方利用,在江河入海口兩側構筑炮臺攔阻敵方艦船深入內地,并在重要沿海城市附近海岬構筑炮臺,保衛城市免受地方艦船打擊,就成為有海疆國家的當然選擇。中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又有多條東西向的大江大河注入東面的大海,隨著航海業的發展和海上軍事強國的崛起,自明代開始,中國的海防壓力陡然增加,開始陸續在沿海修筑對海防御工程。這些海防工程始于明代早期,思想觀念上沿用了古代長城以城墻為主體、連接溝池障礙和外圍關堡等構成線式防御體系的思路,以衛、所的城池為主體,與堡寨、墩臺、烽堠相結合。這些海防工程大多已經融合在今天的沿海城市之中,遺留下來較為著名的有:山東的蓬萊水城、廣東深圳的大鵬所城等,前者是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海上絲綢之路”的遺產區域之一。明代晚期,隨著西方殖民者在中國沿海活動日益頻繁,東北后金的崛起及其隨后的侵擾,明王朝的海防和陸防壓力陡增,一些受西方思想影響的士大夫在引進西洋火炮的同時,也提倡采用西洋筑城術建造新型防御工程[5]。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我國的海防工程開始向新型的炮臺要塞防御體系轉變,重點是在沿海島嶼、水口和要地構筑炮臺要塞,從而構成整體邊海防工事。現存海防遺址中重要的有:控制海口的虎門要塞、閩江要塞、大沽要塞,保護重要軍港的旅順要塞,有保護海岸的廈門要塞、煙臺要塞,以及江防要塞等。這些近代邊海防工程遺產因年代較近,構筑堅固,且偏離城市或在軍事禁區,遺址一般保存較好。它們見證了近代中國的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紀念價值。

[1]張玉石.史前城址與中原地區中國古代文明中心的形成[J].華夏考古,2001(1): 29-36,49.

[2]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考古勘探工作隊,神木縣文體局.陜西神木縣石峁遺址[J].考古,2013(7):3-7.

[3]國慶華,孫周勇,邵晶.石峁外城東門址和早期城建技術[J].考古與文物,2016(4):88-101.

[4]HALL B S.Weapons and warfare in renaissance europe:gunpowder,technology,and tactics[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158-163.

[5]鄭誠.守輿增壯:明末西洋筑城術之引進[J].自然科學史研究,2011,30(2):129-150.

[6]袁東山,王勝利,胡立敏.釣魚城遺址考古發現與初步研究[C]//2015年釣魚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重慶:重慶出版社,2016:275-304.

[7]保羅梅爾.約瑟夫著作精選〈猶太戰記〉節本[M].王志勇,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8]姚從吾.元憲宗(蒙哥汗)的大舉征蜀與他在合州釣魚城的戰死[M]//姚從吾先生全集:第6冊.臺北:正中書局,1982:253-286.

[9]郭沫若.釣魚城訪古[J]說文月刊,1942,3(7):12-55.

[10]工程兵工程學院《中國筑城史研究》課題組.中國筑城史[M].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1999.

[11]魏存成.中國境內發現的高句麗山城[J].社會科學戰線,2011(1):122-134.

[12]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遵義市匯川區文體廣電局.貴州遵義市海龍囤遺址[J].考古,2013(7):69-82.

[13]陳世松,匡裕徹.宋元戰爭史[M].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8.

Summary on Military Engineering Heritage

SUN Hua1, XI Jianglin2
(1. Center of Protection and Research of Cultural Heritag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2. Center of Protection and Research of Military Camp Cultural Heritage, The Army Engineering Univers ity of PLA, Nanjing 210045, China)

K291.74

A

孫華(1958-),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考古學及文化遺產保護。E- mail:bjsunhua@hotmail.com.

猜你喜歡
工程
《工程爆破》》征稿征訂
工程爆破(2022年3期)2022-07-26 01:58:56
《工程爆破》征稿簡則
工程爆破(2022年2期)2022-06-17 14:13:56
子午工程
太空探索(2016年6期)2016-07-10 12:09:06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网址| 伊人网址在线|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91精品|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50|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午夜爽爽视频|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国产好痛疼轻点好爽的视频|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毛片网站观看| 黄色网在线|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第一区|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国产精品第一区|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日本国产精品|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欧美精品二区| 色播五月婷婷|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中文字幕 91|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日本一区高清|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尤物视频一区|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 色国产视频|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伊人无码视屏|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精品久久高清|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WWW|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久久美女精品| 中国精品自拍|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欧美在线网| 亚洲一级毛片| 91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就去色综合|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尤物国产在线|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亚洲美女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国产毛片一区| 婷婷成人综合|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久久精品亚洲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