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菡
(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1418)
甘肅出土散見涉醫簡牘
陳雨菡
(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1418)
成批的出土文獻因為數量多、研究方便,更引人關注。零星出土的散見文獻,因為搜集查找資料難等各種原因,往往容易忽略。但這些散見簡牘也有著傳世文獻不可比擬的文獻價值,因而搜集整理歸類這些散見文獻,方便研究,也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通過對甘肅出土散見涉醫簡牘的匯輯、整理、釋讀,為更準確研究,提供了佐證。
甘肅簡牘;出土簡牘;醫簡;散見簡牘
Abstract:A batch of excavated literature for quantity, easy to study, earn more attention.Sporadic unearthed scattered literature, as the information is difficult to find, often easy to overlook. These scattered slips literature has incomparable value of the literature handed down,thus collected classify these scattered documents, facilitate research, also have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 Through the compilation, col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bamboo slips in Gansu, it provides evidence for more accurate research.
Key words:slips of Gansu; unearthed slips; medical slips; scattered slips
甘肅因為地域和氣候原因,出土簡牘甚多,除了大批的出土簡牘和文獻,如武威醫簡及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不少醫卷,還有散見各地的簡牘。成批出土的文獻受到極大關注,散見簡牘因為各種原因,重視和研究都不夠,此處搜集甘肅出土散見涉醫簡牘,供參考研究。甘肅散見涉醫簡牘,除了作發掘簡介,也移錄有涉醫內容的簡文。
1972年武威旱灘坡東漢墓出土成批醫簡。1972年11月武威縣文化館、甘肅省博物館在甘肅省武威柏樹鄉下五畦村旱灘坡發現的東漢墓葬中,發掘醫藥簡牘92枚,其中木簡78枚,木牘14枚[1]。記載各科方劑30多個,涉及內、外科療法、藥物及其炮制、劑型、用藥方法、針灸穴位、刺療禁忌等。發掘簡報見于《武威旱灘坡漢墓發掘簡報——出土大批醫藥簡牘》(《文物》 1973年第12期 ),釋文見于《武威漢代醫簡》(1975年)。此外,1959年武威磨咀子出土漢簡中,也有少量涉及死喪吉兇的簡牘。
武威磨咀子6號漢墓出土《儀禮》簡冊及日忌雜占木簡。1959年7月,甘肅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在武威城南15 km磨咀子6號漢墓發現大批的竹、木簡,完整的385枚,殘片225。除少量雜簡,主要為《儀禮》簡冊。發掘情況見甘肅省博物館《甘肅武威磨咀子6號漢墓》(《考古》1960年第5期),釋文見《武威漢簡》(1964年)①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武威漢簡[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年。。其中的日忌、雜占木簡11枚,涉及死喪吉兇等②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武威漢簡[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年,136-137頁。。
1986年4月,在天水市北道區黨川鄉放馬灘秦代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秦代竹簡,5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天水市北道區文化館共同整理,編號460枚。內容有《日書》甲種73枚,《日書》乙種380枚,《墓主記》7枚。另有古地圖7幅。《文物》1989年第2期發表了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北道區文化館簡報《甘肅天水放馬灘戰國秦漢墓群的發掘》、何雙全先生的論文《天水放馬灘秦墓出土地圖初探》《天水放馬灘秦簡綜述》,對發掘情況,木板地圖和《日書》《墓主記》有綜合介紹。其中《日書》甲種全文發表在《秦漢簡牘論文集》(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后收入《中國簡牘集成》下冊。原簡現藏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天水放馬灘秦簡》(中華書局,2009年)收入了放馬灘秦簡的完整圖版、釋文。
天水市放馬灘秦墓出土竹簡《日書》甲種涉疾病等日書摘錄如下:
編號2:二月建卯,除辰、盈巳、平午、定未、執申、彼酉、危戌、成亥、收子、開丑、閉寅。以女日病,以女日瘳,必可,日復之。以女日。
編號3:三月建辰,除巳、盈午、平未、定申、執酉、彼戌、危亥、成子、收丑、開寅、閉卯。死以女日葬,必復之。男日亦如是。
編號14:除日,逃亡不得,癉疾死。可以治嗇夫,可以瘢,言君子,除罪。
放馬灘《日書》出自北方,它與出自南方的睡虎地《日書》在年代和數量上都接近,因而有不少共同的地方,但有關禁忌的內容還是有較大的差異。簡單地說,睡虎地《日書》簡數多,內容復雜,動輒言及鬼神,反映了重鬼神而輕政治的楚文化風貌;而放馬灘《日書》簡數少,內容簡略,少言鬼神,反映的是重政治而輕鬼神的秦文化風貌,是純粹的秦文化典籍。
1990年4月,敦煌西北的清水溝漢代烽燧遺址發現漢簡62枚,其中歷譜簡一冊27枚,散簡14枚,無字素簡21枚。簡文內容包括地節元年歷譜、符、爰書、品約、薄籍等[2]。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8年8—10月對永昌縣紅山窯鄉水泉子村漢墓群進行搶救性發掘,共清理墓葬15座,其中M5出土一批木簡,稱為水泉子漢簡。這是永昌縣境內第一次出土木簡,經初步整理,本批木簡的內容,大致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字書,七言本《倉頡篇》;另一部分為日書。因《倉頡篇》內容涉及有人體部位,日書內容涉及疾病,故此移錄。發掘情況及釋文簡見張存良、吳葒《水泉子漢簡初識》(《文物》2009年第10期)。按整理者釋文錄如下。
便于指稱,此處前加阿拉伯序號。第1~22號簡為《文物》(張存良、吳葒《水泉子漢簡初識》,《文物》2009年第1期)公布,第23號簡為(吳葒、張存良等《甘肅永昌水泉子漢墓群》(《中國文物報》2009年4月24日第4版。)公布。其中1~10號有圖版。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讀書會《讀水泉子簡〈蒼頡篇〉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年)認為,第②號簡“齡”系“龁”之誤釋。“庛庇禿屢”即“疵疕禿瘺”。據此簡文可校讀為:胱回。庛庇禿屢頭傷齊齮龁。第⑦高敏.秦漢史探討[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52頁。簡有誤釋之字。據圖版,“征國”當是“微密”,“偍侫”當是“俔(奸)佞”。改正后可據居延簡“微密言談”等句綴入首章。“痣”系“痰”之抄訛。第⑥大庭脩《爰書考》,刊1986年11月《圣心女子大學論叢》第12集,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所戰國秦漢史研究室編《簡牘研究譯叢》,第223-244頁。號簡與阜陽簡C034對讀,校讀為:[棄臞瘦]當道魁,兒孺旱〈早〉殤父母悲。恐[懼]句中“魁”“悲”押韻。
日書:
上述散見簡牘,涉及死喪病吉兇等日書,兵卒爰書,人體部位名稱,疾病名稱等。武威出土散簡、天水秦簡、水泉子出土木簡,多以日書內容為多。日書為古人從事婚嫁、生子、喪葬、農作、出行等各項活動時選擇時日、占斷吉兇參考之用,其本質就是古代民間一種“選擇時日吉兇的數術”。類似現今仍流行的“黃歷”。內容涉及個人的生老病死和衣食居行,尤其重視居和行。水泉子木簡中,除了日書,另一部分簡文考證為《倉頡篇》內容。《倉頡篇》為我國古代讀書啟蒙課本,其中涉及人體部位和疾病名稱。
敦煌清水溝東墩所獲漢簡中涉及兵卒爰書。關于什么是爰書,意見分歧不一,《秦漢史探討》④高敏.秦漢史探討[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41-258頁。對前人的意見有比較好的歸納:一是蘇林、顏師古、王先謙等認為囚犯口供改為文辭;二是韋昭(《史記索隱》引韋昭語)認為爰書為移換獄書,即把獄書由初審者轉移到另一個官吏手里考實,改換審訊官吏;三是張晏(史記集解》引張晏語,認為爰書為犯人最初的供辭;四是宋人劉奉世認為爰書為隸書爰歷的簡稱(王先謙《漢書補注》引《漢書》官本《三劉刊誤》劉奉世語)。陳槃根據居延漢簡中有“爰書”字樣的十幾枚簡認為,爰書有兩種性質:一種為自辯書;一種為證書⑤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6本,陳槃《漢晉遺簡偶述》。。日本學者大庭脩認為,凡是將個人私事向官府申訴,“改易為口辭之書”,都可以叫做爰書⑥大庭脩《爰書考》,刊1986年11月《圣心女子大學論叢》第12集,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所戰國秦漢史研究室編《簡牘研究譯叢》,第223-244頁。。《秦漢史探討》認為:“凡法律訴訟上原告的起訴書、被告的供辭(包括自認性供辭與自辯性供辭)、官府綜合案情的報告書、官府做出判決的論決書等,都可稱為‘爰書’”⑦高敏.秦漢史探討[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52頁。。由前賢的研究看來,爰書是古代的司法文書。但在此處敦煌清水溝東墩所獲漢簡中,有“青敢言之謹移病卒爰書一編敢言之”,是對調查疾病爰書的答復,也就是說明情況的上報文書,與司法文書不涉。
[1]郭鋒.斯坦因第三次中亞探險所獲甘肅新疆出土漢文文書[M]. 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3:65-68.
[2]劉季英.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看檔案[J].廣東檔案,2006(4):68.
Unearthed Scattered Medical Slips of Gansu
CHEN Yuhan
(College of Marxism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1418, China)
G122
A
陳雨菡(1997-),女,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為文獻、思想政治教育。E- mail:cyhmogu@163.com.
2017年度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散見涉醫甘肅簡牘的釋讀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