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汝望
在湖北省老促會的指導和推動下,1999年以來孝感市開展以產業扶貧為重點的“思源回報工程”,組織動員在外創業的成功人士,返回或來到老區投資興業,助力老區人民脫貧致富。十多年來,由全市老促會系統直接參與促成回歸的企業達80多家,總投資10億多元。我們有幾點啟示:
“思源回報工程”的項目落地,一定要在事前幫助企業反復科學論證,以開發當地自然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為前提,選準產業發展方向,為企業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大悟縣老促會,立足于大悟農業自然資源優勢,山場發展潛力和市場需求,積極推動企業精準立項,大力發展茶葉、油茶、中藥材、山味特色菜等產業基地。全縣的茶葉生產基地發展到十余萬畝,年銷售額10億多元,解決了萬余農民就業,帶動包裝、運輸、商業等行業發展,成為大悟縣的支柱產業之一。
“思源回報工程”中的農業項目能否順利發展,一個關鍵就在于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配套,這也決定著企業能否加大投資。
為幫助湖北亞飛養殖有限公司基地設施建設,在安陸市老促會的反復建議下,安陸市政府把市區的自來水管網和公路都延伸到公司場地,使企業家安心投資1.2億元,在山溝里建起了一家大型工廠化、現代化生豬養殖基地,年出欄生豬3.5萬頭。
要使產業扶貧項目做大做強,就必須走發展現代農業這個路子,這就要有強大的科技實力作支撐。
湖北鑫民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安陸市老促會的努力下,與省農科院果茶所合作,一個博士負責一個品種的技術指導。四年間,這家公司迅速發展。同時,由于有強大的技術作支撐,周圍的農民看得見,愿意學,公司又以基地作課堂,把栽培技術手把手地教會當地能人,帶動了100多戶農民從事苗木水果種植,面積達2100多畝。
“思源回報工程”企業回到老區創辦實業,大多數以開發農業項目為主,在創辦初期,往往會遇到許多困難,幫助他們克服了這些困難,企業就能順利發展。
一是為能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增收的“思源回報工程”企業申報資金支持,幫助這類企業解決資金周轉上的困難;二是為招商企業排憂解難;三是協調人社、林業、農業等部門幫助“思源回報工程”企業舉辦產業實用技術培訓班,提高農民實用技術水平。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個企業要想有所作為,就應建立在多方共贏的基礎上,尋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思源回報工程”中發展得比較快、經營情況好的企業,都有這個共同特征。
孝昌縣管氏茶葉有限責任公司2006年6月落戶孝昌縣衛店鎮。從2006年到2015年,公司員工發展到345人,公司資產規模達5800萬元,年銷售產值達7815萬元,給當地農民的勞務用工費1200萬元,使3000余戶群眾脫貧致富,公司成為一個在社會上有很大影響的企業,實現了多方共贏。
當前,正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大好工作環境,全市老促會系統將以產業扶貧為重點,深入開展“思源回報工程”,為到2018年底實現全市33.95萬貧困人口脫貧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