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師三十四團職工群眾多元增收紀實"/>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龍進 劉群
踏著春的腳步出發
——二師三十四團職工群眾多元增收紀實
□龍進 劉群
距離城鎮遠,外出打工機會少;水資源匱乏,自然條件艱苦,發展特色種植業困難……這些制約因素一直是二師三十四團職工群眾增收亟待破解的難題。如何進一步拓寬增收渠道,鼓起職工群眾的錢袋子?近年,該團通過小城鎮建設、發展三產服務業、自主創業等多輪驅動,打響了全員參與多元增收的攻堅戰。據了解,今春以來,該團連隊常住居民人均增收2560元,取得了多元增收的階段性勝利。
今年41歲的王效華是該團有名的致富能手。近年,他堅持走種養結合之路,每年純收入都在20萬元以上。2015年,王效華利用承包的35畝棗樹地發展園下經濟,喂養了2000余只土雞。他說:“我完全采用放養的形式,從不添加飼料,土雞肉質鮮嫩,所以不愁銷路。”
2016年,初嘗養殖甜頭的王效華又萌生了養羊的念頭,引進了100只育肥羊。他變得更忙了,白天忙著在田間地頭管理棗樹,給羊喂草料,晚上忙著看書、讀報,上網瀏覽農業技術信息,提高自己在農業生產和養殖方面的理論知識水平。他說:“技能提高了,才能有更好的發展,這樣忙碌很充實。”
在三十四團,像王效華這樣的種養雙棲職工群眾有800余名。近年,該團探索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模式,鼓勵職工群眾走“以畜帶種、以種促畜”的新路子。該團還投資1200萬元,新建固態顆粒肥加工廠,以牛糞為原材料,與生物菌種、廢渣、微量元素等一起配制生物肥料,可以代替化學肥料。同時,該團還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引導職工群眾種植了1.1萬畝飼草,鼓勵職工群眾發展規模化養殖,養殖業產生的有機肥又用于林果業,提升果品品質,真正實現了團場增效和職工群眾增收雙贏。
4月25日一大早,三十四團三連的職工張學貴就帶領單位的21名職工群眾來到該團紅棗加工廠打工。“在紅棗廠打工離家近,特別方便,每月工資有3000多元。”
為了拓寬職工群眾就業增收渠道,該團黨委結合團場實際,大力引進滴灌帶加工廠、紅棗深加工廠、飼料加工廠、中草藥加工廠、有機肥加工廠等項目,為職工群眾提供就業崗位500余個。
“老彭,你給我介紹的修樹工作真不錯,這一個月我掙了4000多元,兒子的學費有著落了。”4月17日,該團五連職工李榮海跟單位的創收經紀人彭常春高興地說。為進一步帶動職工群眾務工就業,該團在每個連隊都成立“閑時創收隊”,積極培養勞務輸出帶頭人、經紀人,做到統籌安排、組織有序。
該團黨委堅持“一人多個崗位、一家多份職業、一年四季掙錢”原則,以“提升技能、增加收入”為目標,積極開展各類專業培訓活動,提升職工群眾的勞動技能。“我們賓館聘請了5名團場職工群眾,都是本地人,又參加過專門的培訓,特別放心。”該團驛緣賓館老板何亮說。據了解,僅2016年一年,該團在農林領域務工的職工群眾有679人,實現務工收入1358萬元;加入建筑隊和裝修隊的職工群眾有214人,實現收入642萬元。
“現在,職工群眾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團場的女職工也有條件經常美容了。”倪曉莉說。4月20日,筆者走進了三十四團一家名為“最美人生”的美容養生館,只見里面各式各樣的化妝品陳列整齊,各類美容用品一應俱全,老板倪曉莉正忙著給客人做面膜。
今年27歲的倪曉莉,2011年8月畢業于塔里木大學,畢業后應聘到三十四團機關工作。
“有著人人羨慕的穩定工作,為什么要冒風險去創業呢。”
“去年,團里出臺了商鋪門面房租金第一年全免、第二年減半、第三年減30%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太讓人心動了。”談起創業的初衷,倪曉莉說:“我也猶豫過,但家人都很支持我,現在的生活狀態我很滿意。”
近年,三十四團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先后投資5.6億元,新建保障性住房3850套,新增住宅總建筑面積約29.26萬平方米,90%以上的職工群眾到團部居住。同時,該團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著力打造沿218國道經濟帶,累計投入1100余萬元興建面積為3.2萬平方米的大型停車場,對218國道沿線進行綠化、亮化、硬化,打造軍墾之魂、戈壁母親等兵團特色雕塑群等,投資870萬元修建鐵干里克物流園及中心客運站。穩定的人流量、優美的城鎮環境、便利的交通條件,為職工群眾創業提供了基礎條件。
為了進一步解決職工群眾創業的后顧之憂,該團除了出臺門面租金優惠、幫助申請貼息貸款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外,還進一步解決職工群眾進入新興領域創業的技術難題,舉辦大型創業培訓活動和講座130場次,涉及美容、烹飪、物流、超市經營管理等方方面面。
“現在團場想買車的人越來越多,職工群眾考駕照必須到庫爾勒市,一學就是一個多月,職工群眾又要種地,考駕照根本沒有時間,也不方便。于是,我申請在團場開一家駕校分校,既解決了職工群眾考駕照的后顧之憂,又增加了自己的收入。”該團三連職工程春紅說。
如今,越來越多職工群眾投入創業大潮。據了解,目前,三十四團共有個體工商戶350余戶,有750余名職工群眾實現了創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