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君
父親的“背影”
□楊君
上中學時讀過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也許當時太年輕,感觸并不深。如今步入中年,孩子逐漸長大并開始外出讀書,父母也在十多年前隨弟弟定居烏魯木齊,一年只能見上幾回。
近日,有幸重讀“背影”,感受頗深,不禁回想起與父親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2009年3月,在我去五家渠商學院參加會計師考前培訓的前一天,父親檢查出患了胃癌。當時,母親在上海工作的妹妹家,弟弟也剛到北京工作,父親獨自在家。
記憶中一向堅強的父親,那天電話里語氣卻很無助,仿佛將要生離死別了一般。我安慰他道:“沒事,一個手術而已,我今晚就去烏魯木齊,不用擔心。”
當天夜里5點,我乘夜班車到達烏魯木齊,打車到家。輕輕一敲,父親便很快開了門。父親一直在等我。
隨后母親、弟弟趕了回來,我被攆走去了學校。
手術那天,我從五家渠商學院趕到兵團醫院時,剛做好手術的父親已被推回病房。學醫的弟弟告訴我:“手術很成功,不用擔心。姐,你喊喊爸。”于是,我隔著防菌帶叫道:“爸,爸。”父親麻醉未過,似乎在沉睡,但我分明看見父親的手指在動。
當時,望著身上插滿各種管子的父親,我滿眼淚花地想:健康對一個人、一個家庭來說,是多么的重要!
2010年父親又經歷了膽囊切除手術,2011年患上了糖尿病,2012年查出高危型高血壓,但樂觀的父親卻頑強地生活著,他不光參加了小區里的合唱團,還學會了拉二胡。
我們每次回家,都讓他做匯報演出,父親總是很認真地表演,然后我們拼命鼓掌,手都拍紅了,然后自豪地告訴他:“我們是你的‘鐵粉’。”
如今,父母依然快樂地生活在烏魯木齊,父母在哪,家就在哪。我們像候鳥一樣年年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