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芳 宣化科技職業學院
在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中,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新時期人才培養工作的現實需求,甚至會制約人才的全面發展。因此,為了保證所開展的人才培養工作能夠與社會建設和發展需求相適應,高職院校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并且將公共音樂課作為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課程,以期借助公共音樂課教學活動的優化開展,實現對學生人文藝術修養的培養,推動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對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活動和人才培養工作進行細化分析,發現高職院校在組織開展人才培養工作的過程中加強了對公共音樂課的重視,能夠發揮音樂教育的作用,促進人才培養工作的全面優化和創新。高職院校開設公共音樂課的作用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情緒調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實現凈化學生心靈的目的,進而有效引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高職院校積極組織開展公共音樂課,能夠構建更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確保人才培養工作的全面優化開展,切實保證人才培養工作的實際效果。
其次,公共音樂課能夠促進素質教育的落實和人才培養工作的全面優化。借助有效的公共音樂課教育指導,學生的音樂藝術欣賞能力、理解能力甚至創作能力都能得到適當的培養,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音樂藝術的興趣,還能借助培養學生的綜合藝術修養促進素質教育的貫徹和落實,進而實現對人才培養目標的進一步優化。
最后,公共音樂課的開設能夠促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逐步提升,確保所培養的大學生能夠以更好的狀態參與到社會競爭中,切實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整體質量,為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提供良好的支持。
由于高職院校公共音樂課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工作進行改革的探索中,應該注意聯系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需求對公共音樂課課程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突出教學活動的科學性,輔助人才培養工作的優化和創新。
高職院校音樂方面的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公共音樂課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重要作用,進而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加強對課程教學的重視,避免將其當作不重要的課程,導致課程教學的作用難以得到充分發揮。
在具體教育實踐活動中,高職院校公共音樂課相關音樂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拓展教學內容、引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在組織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基礎上,也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了解音樂本身的創作思想,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探究中形成對音樂文化和音樂理念的深刻認識,為音樂教育作用的發揮提供相應的支持,落實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效果,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相應的支持和保障。
在對公共音樂課教學重要性形成正確認識的基礎上,為了真正發揮出公共音樂課在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師在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明確教學目標,并結合教學目標引入創新型教學方法,輔助學生對相關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確保學生音樂綜合素質培養實際效果。
例如,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在明確教學目標的指導下,教師可以引入情境創設教學方法,聯系《夢中的婚禮》《春江花月夜》《水邊的阿狄麗娜》等相關作品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音樂情境中形成對作品思想內涵的深刻認識,并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進而促使學生在欣賞音樂和感悟音樂的過程中強化音樂審美能力,更好地完成對相關音樂知識的學習和音樂綜合素質的培養。
高職院校教師在對公共音樂課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不能將教學活動局限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方面,而是要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將教學組織活動向學校和社會延伸,設計創新型的教學活動形式,確保可以進一步突出音樂教育的影響力,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實際效果。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中,公共音樂課教學對于人才音樂文化素養的培養和人文素質的提高產生著重要的影響,還能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在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創新的基礎上,應該高度重視高職院校公共音樂課教學,對教學組織活動進行適當的改革創新,在提升公共音樂課教學質量的基礎上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