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玉雪 | 海口經濟學院
改革開放多年來,我國服裝工業得到迅猛發展,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2010年間,據中國服裝協會調查,我國現有服裝企業4.5萬家,從業人員385萬人,我國服裝出口遍布世界220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市場也由賣方市場發展為買方市場,基本滿足了國內消費者衣著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服裝出口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
近年來,服裝教育在全國部分學校迅速展開,服裝工藝作為服裝專業的一個重要教學內容,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專業知識。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服裝工藝教學課程中一些問題也隨之產生,因此,高校服裝工藝教學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
當下大多數高校在進行服裝工藝教學時缺少讓學生進行實踐的環節,并且過于重視理論知識,那么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就會下降,這極大地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雖然部分學校意識到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學生在課下做出作品,但往往制作的服裝十分簡單,形式傳統,這種教學久而久之會使學生降低對于課程的熱情。教師在完成理論教學內容時須要求學生進行動手操作。
有調查顯示,部分高校大學生在進行服裝設計時往往忽略一些細節的設計,細節決定成敗,細節的處理也很關鍵。例如,注重腰部的細節,提高腰線,視覺上腿部加長,遮蓋住小肚腩,起到改善身材比例的作用。
另外,服裝在制作時有時不注意顏色布料等細節,也極大地影響了服裝的美感。還有服裝在進行設計時衣領有多種樣式,不同的衣領對人臉型的顯示也有差異,產生的視覺效果不同。這就要求學生在設計時注重細節,完善設計。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除了用粉筆進行板書以外,還可以使用幻燈片或者使用實物進行展示等一些其他的創新形式授課,部分高校教師仍然比較注重粉筆板書,這種方式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保證了教授知識的有序性,但不利于教學方法的創新,更不能體現出與學生的互動。教師在進行實物展示時拿出自己的作品,并且讓學生進行設計時,學生會照本宣科,缺乏創新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與學生都必須相互配合、共同進步。
完善課程體系重視實踐教學就要求高校自上而下重視這一問題,一方面學校提出合理的要求,教師布置一些需要動手操作的作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學生自身要提高實踐意識,不斷地完善自己。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通過實踐,人們可以把自己頭腦中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因此,實踐可以充分地利用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
考慮到細節的人,不僅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向成功之路。教師在授課時要經常向學生強調細節的重要性,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細節決定成敗,一件注重細節的服裝可能會風靡很久,引領時代的潮流。
高校要想實現服裝工藝教學的改革就必須改善教學方法,首先要做的是提高教師教學的創新性,完善與學生的互動,教師授課時必須根據所教科目的性質、特點,合理地安排課堂,針對學生學習情況適當地進行教學方法的改變,既要講授理論知識,還要結合服裝案例仔細地分析,讓學生充分地了解每一處設計理念,并且適當地啟發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授課氛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現在絕大多數高校教師已經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且不斷完善自己,大大提高了服裝課程的教學質量。創新,是學習的原動力,它就像一盞明燈,在黑暗中放射出光明,從而引導人們走向成功之路。只有創新教學方法才能讓高校走得更遠,行得更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關村科技園區調研時指出:“即將出現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會,為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機會稍縱即逝,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創新不僅是國家的任務,也是一個高校所具備的任務。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服裝這一行業已經越來越重要,國家需要更多的服裝行業的人才,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國的服裝行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