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慕凡
(安陽師范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安陽高校大學生音樂、舞蹈藝術交流平臺建設調查與研究
龔慕凡
(安陽師范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全國很多高校間都開展了非常豐富的文化交流活動,以此加強各高校間的交流,提高師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吸收不同的文化環境及內涵。
音樂舞蹈;高校交流;平臺建設
在北京、上海、西安等高校云集的地方,各院校間聯誼交流等活動是非常豐富,且多姿多彩的。大學生不僅在這些活動中收獲友誼開闊眼界見識,還能吸收各院校間不同的文化環境及內涵。安陽本身擁有很多歷史文化以及藝術基礎,通過加強高校間的藝術交流合作,給安陽本地高校的學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平臺,讓他們欣賞到高雅藝術,并給我們本市學習藝術的同學更好的學習體驗。通過建立安陽市高校音樂、舞蹈交流平臺與管理機制,建立一個安陽高校的大學生間的藝術交流平臺,在豐富大學生業余生活的同時,提升音樂、舞蹈文化藝術方面的素質、消除地方高校大學生間的交流障礙,同時使得安陽高校音樂舞蹈教師之間也能通過這樣的平臺得到交流學習的機會,從而促進安陽高校“一元主導,多元交融”的藝術文化格局。讓我市音樂、舞蹈文化藝術在各高校間朝著高遠的方向繁榮發展。
通過研究規劃探討,對安陽各高校進行走訪調查,建立一個安陽高校間的大學生音樂、舞蹈藝術交流平臺,通過該平臺加強友鄰學校之間的藝術文化交流,提升安陽高校學生藝術欣賞水平并通過各類活動聯誼等增進各高校間學生、教師之間的友誼,同時可以給安陽各高校藝術生提供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交流平臺,加強安陽地區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設。
1.了解各高校間大學生心理活動動向,調查各校學生對該平臺的建設有哪些想法、問題。大致擬定出在時間上、內容上、人員上的安排及核心思想等具體問題。
2.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合對比,挑選出最有特色和意義的活動內容,擬定出整體科研過程中的活動安排。
3.在各高校間建立本部平臺,得到更為精準的資料,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案。
安陽各高校間有音樂舞蹈類課程的單位目前有安陽師范學院、安陽學院(安陽師范學院人文管理學院)、安陽職業技術學院(包含安陽職業中等技術學校)以及安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其中前三所是有專門藝術類專業的綜合院校,安陽師范學院和安陽學院設有音樂學院;安陽職業技術學院設有文化藝術系;他們包含的專業門類有聲樂、(民族、美聲、合唱、獨唱、重唱、二重唱、小合唱等),器樂(鋼琴、打擊樂、管弦樂等)舞蹈(民族民間、古典、身韻、芭蕾、代表性、現代、編導、爵士等)多種類全面的覆蓋了各科藝術專業。并且各學院也有自己的專業團隊如合唱團、舞蹈團、管樂團、民樂團、打擊樂團、流行舞團等等有專業教師指導、受到院系部重視的各類專業團體。幼兒師范高等學校,由于專業是幼師類,所以全校學生都會上形體課、舞蹈課、排練課、聲樂課、鋼琴課等等專業音樂舞蹈類課程。雖然各院校因為級別不同、專業要求不同所開設的專業類課程也不盡相同,但是各院校都有自己的課程設置及安排,專業教師及學生也都在相應的學科學習中盡心盡力。
目前安陽各高校間社團活動比較成熟的是安陽師范學院。安陽師范學院學生社團聯合會成立于2004年10月,學生社團達到61個,涵蓋文學、體育、實踐、公關、技能、藝術六大方面,社團成員人數超過11000人,占學生總數的90.8%。其中藝術特長類社團9個。學生社團聯合會每年精心組織“社團文化節”“社團在線”大型系列活動,給同學們提供展現風采的寬闊舞臺。做的比較好的藝術類社團有2001年10月成立的晨風劇社(前身是1998年成立的春蕾劇社),自成立以來,推出多部話劇,如:《凱撒大帝》、《雷雨》、《阿Q正傳》、《家》、《我為歌狂》、《盤庚遷殷》、《茶館》、《壓迫》、《一只馬蜂》、《三塊錢國幣》等,掀起巨大轟動,得到了校領導的贊賞,并多次獲得“五星級社團”、“精品社團”等榮譽稱號。還有街舞協會成立于2005年9月,是一個廣大街舞愛好者自發組成的體育競技類學生社團,一年一度的“舞動安師”街舞專場大型晚會為廣大街舞愛好者提供了街舞文化的學習交流平臺也成為了安陽師范學院的精品社團。
通過調查所知安陽市職業技術學院也一直加強學生社團工作的建立。學院領導老師每年都在給予各種條件鼓勵學生招納各社團創建者。而且這方面也做的不錯。安職的學生編輯部還聯合了安陽師范學院社團聯合會做了溝通交流,安職學生可以有選擇性的加入安陽師范學院相應社團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加強學業素質提升。同時安陽師院可由編輯部按照比例進行推優等各項工作。與此同時安陽職業技術學院目前藝術類相對成熟的社團有梨園社、街舞協會、健美操協會等。
安陽工學院的藝術類社團目前有交誼舞社團、街舞社團;安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也有社團十余所涵蓋器樂、話劇、動版、合唱、舞蹈等多方面;安陽學院學生社團共29個,其中藝術類勁舞堂街舞社、國標舞協會、眾聲器樂社等也都創辦的有聲有色。
以上調查可以看出我們安陽三本三專院校各校間的社團活動還是比較豐富多彩的,但是問題是局限性窄規模性小,除了安陽師范學院規模比較像一個大學該有的社團文化,其余院校都還在發展過程中。并且各院校間的交流合作少之又少幾乎為零。除了繼續發展校園文化建設,各校之間的平臺紐帶建設也是我們各校間的領導老師應該重視及發展的重點。
首先,缺乏一個相應的組織管理部門,或者說至少各單位需要一個相關聯絡人員。個人認為這個部分應該是院團委來協作完成的,因為一般院團委的工作內容含有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學生科技創新工作,這些都是以大學生素質拓展為基礎的,組織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是工作的重點內容。第二,經費問題。無論是專業團學交流還是社團學生交流都是會有經費的產生的。在北上廣這些高校云集的城市,各高校間聯誼活動所產生的經費問題通常分為兩種形式解決,第一種是專業團隊間的文化交流,會由邀請方學校來解決基本經費問題。第二種是學生社團組織的校園間的聯誼活動和民間音樂舞蹈文化交流,通常是校方出資和自籌經費兩種方案來解決的。校方出資一般是社團間組織的大型且有意義的某些設定活動,經校方審核批準后會助籌劃撥一部分經費用在交流活動上。而大部分社團活動由于是學生自發組織的,所以通常是自籌經費型。目前各高校在經費審批上還比較困難。第三,活動的組織與審核。平臺建立就是為了加強藝術交流,那么該做哪些活動,該怎么做活動如何審核這些活動也是一塊大的問題。
平臺建設除了架起高校間的互聯平臺,提高安陽大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還應做的是通過專業院校和團隊之間的長期交流,去思考各類院校的音樂、舞蹈課程如何改改與創新。安陽的四所有音樂、舞蹈專業的院校分別是二本、三本、大專、中專。這幾類高校招生模式、專業方向、課程設置都是不同的,我們可以通過平臺更多了解專業課程的設置和藝術團隊的組織模式,取長補短,對自己院校的課程設置、內容等方面進行改革,調整腳步,取長補短,更好的發揮自己院校的優勢。
其實我們安陽高校及地方藝術家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努力,比如說安陽師范學院合唱團的原創歌曲《易》,民樂團的原創曲目《羑里》,舞蹈團的《甲骨隨想》《玄鳥生商》;安陽市天舞舞蹈學校的《甲骨文字秀》;安鋼文工團的《安秀女》等等都是地方音樂、舞蹈藝術發展中呈現出的優秀藝術作品。這些作品在無形中呈現了我們安陽地方百態、人文環境、歷史文化、地域瑰寶。專業院校做藝術交流,我認為應該往這方面去靠攏去做研究,去挖掘。挖掘我們安陽的民間藝術精華,傳承和發揚安陽地區文化,同時亦是強化高校辦學特色的好舉措。大學的學生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這在無形中推廣了我們安陽文化、安陽高校、安陽地方藝術及藝術家。安陽高校間大學生音樂、舞蹈藝術交流平臺的建設相信也會讓更多人認識安陽、認識安陽的各所高校。讓地區音樂舞蹈藝術在高等院校這塊沃土上開出深遠絢爛的花。■
[1]呂藝生.舞蹈教育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146.
[2]黃書敏,劉峰.試論高等院校藝術專業發展與地方文化藝術發展的關系[M].科學與財富,2012,1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