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路露
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人民檢察院,河南 南陽 473000
城鄉結合部幼兒園狀況調查分析
趙路露
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人民檢察院,河南 南陽 473000
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勢必在2—3年內形成一輪新的入托高峰,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城鄉結合部幼兒園的存在和發展是應市場之需而生,也是民間通過自發智慧和力量解決政府難以作為的社會問題。職能部門應當轉變理念,認識民間力量的積極作用,改革僵化的管理辦法,將非正規教育發展與鄉鎮建設及社會綜合治理相結合綜合考慮現實問題。
城鄉結合部;非正規幼兒園;安全隱患;完善管理
近日,南陽市臥龍區人民檢察院公訴局受理了一起校車超載的危險駕駛案,涉案幼兒園為本轄區城鄉結合部某鎮的一所無證私人幼兒園,案發當日小小的面包車內共有24人,一名老師,一名司機,其余均為3—5歲的幼童。經調查核實,該車輛核定人數為9人,實際乘坐24人,載客超過額定乘員167%,屬嚴重超員載客。在接下來的調查中,更可謂問題重重、隱患多多:無駕證、無手續、無保險、達到報廢標準、改裝等等,目前該案駕駛員白某某、幼兒園園長高某某因涉嫌危險駕駛罪移送臥龍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法益是根據憲法的基本原則由法律所保護的,客觀上可能受到侵害或者威脅的人的生活利益。該案是臥龍轄區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實施以來因涉嫌危險駕駛罪審查起訴的首例案件。雖是首例,但超載的問題由來已久,在城鄉結合部尤為突出,案件中的這些孩子,這些幼童,生活在隱患重重的環境下,他們的法益如何保護,誰來保護,便是此篇文章的初衷與歸屬。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進城務工人員近年來大多選擇以家庭模式大量涌入城市。拖兒帶女,面對城市高額的消費水平,他們大多選擇居住在生活成本較低、距離城市中心不遠的城鄉結合部生活。“入園難、入園貴”同樣也是他們要面臨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在特殊的城鄉結合部,大量形式多樣的民辦托幼教育機構應運而生,但該類機構中無資質的占大多數。正是資質的缺失,無審批、無監管,收費低廉、時間靈活,使此類民辦托教機構生意火爆。貌似存在即是合理,但筆者要在這里指出的是,無資質幼兒園沒有任何財政政策補貼,幼兒園的建設標準、硬件設施能簡就簡、能省則省,往往需要依靠3到5年的一個周期才能進行相關修葺和改善。
經大量走訪、數據收集,涉案某鎮共有幼兒園25所,其中公辦13所,民辦已審批3所,民辦無審批9所。規模最大的為聚星幼兒園(公辦),共222人,教師7人,有食堂、無餐飲許可證,有校車一輛、核載人數為19人;規模最小的為趙吉從幼兒園(民辦無審批),共22人,教師1人,無食堂,無校車。這25所幼兒園的收費通常為每學期700元至1000元不等,在鎮上條件好的幼兒園每學期收費為1200左右,但只有一所;偏遠點的幼兒園每學期收費為700元左右。本文中的涉案幼兒園是該25所中的一所,屬民辦無審批,共55人,教師3人,有食堂、無餐飲許可證,有校車一輛、核載人數為9人。筆者認為這些數字是經不起推敲的,以該鎮某大型幼兒園為例,即按其上報數字來分析,60人乘車,但該園僅有一輛核載19人的專用校車,其中的問題不言而喻。
(一)幼兒園設施參差不齊。城鄉結合部的公辦幼兒園雖然達不到城市的標準,但有起碼的硬件設施,消防、安全裝置,活動室與休息室分開,聘請的老師大多數是幼師畢業;民辦幼兒園往往是家族式或鄰居搭幫式,規模較小,園舍即為私人的民房,有的就是創辦人的家庭,沒有任何消防、安全裝置。
(二)師資匱乏、家族式管理。城鄉結合部人員流動性大,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民辦幼兒園基本上無正規的老師,孩子、家長眼中的老師往往就是創辦人自己,或者是其家庭成員。學前教育設施就是墻上掛著的幾幅拼音、識字圖畫,教具嚴重匱乏。案例中的幼兒園就是由高某某一人創辦,無任何手續,本人是園長還是保育員,兩個兒媳婦是老師和管理人員。
(三)安全隱患重重,無任何保障。無資質的幼兒園最多只能做到在教辦室登記,相關社區、鄉鎮也無法對相關負責人進行有關衛生、疾控、消防等方面的宣傳教育,攝像頭、消防栓、正規校車等更無從談起。該鎮的25所幼兒園,沒有一輛正規校車,且均無餐飲許可證。
(四)接送學生校車安全狀況較差。從該鎮備案幼兒園情況來看,25所幼兒園中,其中專用校車5輛、非專用校車8輛,涉案幼兒園的問題校車也在備案之中。在城鄉結合部,存在大量偷用無營運資質的社會車輛,甚至有小貨車、三輪車、農用車接送學生。這些車輛往往手續不全、安全性能低,駕駛員素質參差不齊,安全意識差,極易發生群死群傷重大事故。
(一)成本低、經營靈活。無資質幼兒園未辦理任何手續,往往根據所處位置,因地制宜興辦,普遍規模小、投入少。行業收費水平也比較低,通常每學期在700元—1000元(包括伙食、接送),比較符合邊緣群體的承受能力。靈活的時間掌控,即使延時服務一般也不另外收費,對于那些從事個體經營、建筑、裝修等職業的家長來說,顯得更加的重要。這些是優于作息制度嚴格的正規幼兒園。
(二)身份尷尬、管理缺失。無資質幼兒園地處城鄉結合部,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盡管設施簡陋、師資匱乏、隱患眾多,但對于居住在這里的進城務工人員來說,顯的是那么的迫切,因為他們需要有人、有機構來替他們看孩子,只要不受餓、不挨凍即可,僅此而已。該類幼兒園是因地制宜、應需而生,但折射出的是教育行政部門在幼兒教育管理上的理念。身份的缺失,使得此類幼兒園長期游離于政府和教育部門的視線之外,為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處于無序的惡性競爭之中,競相降低學費,爭搶生源。
(三)老師和家長安全意識淡薄。在本次的走訪、數據收集中,不少幼兒園的家長和老師對“問題校車”視而不見,認為只在村上跑、鎮上行,又不進城,沒啥危險,有多少拉多少,能跑多快跑多快。
(一)正視問題、引起重視。非正規幼兒園的存在和發展最重要的原因是應市場之需而生,也是民間通過自發智慧和力量解決政府難以作為的社會問題。職能部門應當轉變理念,認識民間力量的積極作用,改革僵化的管理辦法,將非正規教育發展與鄉鎮建設及社會綜合治理相結合綜合考慮現實問題。特別是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勢必在2—3年內形成一輪新的入托高峰,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建議當地政府部門把非正規幼兒園納入學前教育監督體系,降低非正規幼兒園的辦學隱患。雖然目前民辦幼兒園沒有拿到入學手續,但卻解決了城鄉結合部孩子“入園貴、入園難”的現實問題,避免引發新的社會矛盾。對此類幼兒園進行登記,給予其指導、扶植,幫助其升級。限定時間內不能達到相應標準的再予以關閉。
(二)明確職責、綜合管理。必須以政府為主導,建立以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為主體,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安全防控體系。政府部門要結合本地濟發展水平、人均收入制定切實可行的幼兒園管理辦法,明確責任,協調相關部門的關系,加強對管理措施的監督檢查;教育部門要對幼兒園實行分級管理,從現實情況出發,根據當地的經來確定當地的幼兒園辦園標準,而不是理想化。特別建立臨時性多層次性幼兒園辦園標準,以滿足邊緣群體對托幼(保育)服務、幼兒成長、學前教育等多層次的需求。切實從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的角度出發;安監部門要對嚴格督促各幼兒園對學生接送安全管理措施的貫徹和落實,對校車進行經常性的檢查和抽查;公安交警部門要認真做好校車的檢測工作,嚴禁不合格車輛接送學生,定期對相關駕駛人員進行學習和培訓,加強對接送過程的檢查,及時查處超載等違法行為;城管部門要加大經費投入,完善幼兒園附近交通標志線建設,重要路段要設置警告、限速、慢行、讓行等交通標志,使幼兒園及周邊交通環境明顯好轉,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三)帶培帶訓、提升水平。當地教育部門應建立和完善相關機制,充分利用公立幼兒園師資力量,調動優秀幼兒園教師的積極性,使教育資源利用效率達到最大化,鼓勵優秀幼兒園教師到相對資源匱乏的幼兒園代課、教課,通過傳幫帶及人員的交流使城鄉結合部幼兒園的水平逐步提高。
(四)建立長效機制,做好校車安全工作。建議由公安部門介入在全市范圍內對所有校車進行一次摸底調查,對相關的詳細信息進行登記備案,并在全市范圍內進行一次“校車專項整治”活動,對查出的違法車輛在當地媒體給予曝光,觸犯法律的則按相關的法律程序追究到底。此項活動要長期進行,公布舉報電話、建立臺賬,接受群眾監督,真正把學生幼兒安全工作做到實處,切實有效的預防群死群傷事件發生。
(五)加強宣傳、強化安全意識。建議交警聯合教育部門通過播放光盤、發放安全畫冊、宣傳單、召開家長會等形式,開展以安全教育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宣傳超載、酒駕等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提醒廣大人員不乘坐無牌無證車、不乘坐帶“病”車,讓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
2006年11月,在美國印第安納首府,一輛素以彪悍著稱的悍馬撞上了停在路邊的無人校車。結果,悍馬半個車體粉碎,校車卻安然無恙。自此,美國校車聲名鵲起。除了結實,校車還很有地位,整個交通要為校車讓路。在每一個既定的上下車點,司機都會先亮起警示燈,然后將標有“STOP”字樣的紅色指示牌往一扳,此時路上所有的車輛就會像看到紅燈一樣,立即自覺靠邊停車,總統的座駕也不例外。
始于校車,終于安全。校車背后不僅是安全,還有理念,有政府的理念,也有群眾的理念。希望大眾都能轉變理念,提高認識,從做好校車安全工作到規范城鄉結合部幼兒園管理再到整個社會的安全意識,切實有效的保護好我們的孩子,就像習書記說的那樣,“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1]成玉霏.盡早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內蒙古教育,2009(22).
[2]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G617
A
2095-4379-(2017)32-0136-02
趙路露,女,漢族,河南南陽人,法學本科,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員,研究方向: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