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飛
江蘇省如東縣人民法院,江蘇 如東 226406
我國民間借貸民事法律規制研究分析
劉鵬飛
江蘇省如東縣人民法院,江蘇 如東 226406
本文從介紹民間借貸的含義入手,闡述了民間借貸這一民事行為的一系列特點,從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缺乏科學的利率定價機制、缺乏完整的監管體制和缺乏完善的危機處理機制等角度分析了我國民間借貸法律法制現狀,并針對我國民間借貸民事法律規制存在的缺點提出了建議。
民間借貸;民事法律;規制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市場社會發展迅速,民間借貸行業也隨著壯大。民間借貸作為一種符合當代國民需求的融資模式,最早起源于江浙,在得到了相應的效益之后,火速被推廣到全國。以現階段我國的經濟趨勢現狀來看,傳統意義上的金融資金已經出現短缺的現象,各大銀行的借貸條件和門檻也相對較高,同時,我國政府和當地政府對借貸流程的監管也較為嚴格,其審批程序時間長且復雜。全球的市場經濟時局動蕩且競爭激烈,保證資金的順暢流通可以看作成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標準,也是一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是都能夠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民間借貸與傳統的借貸方式不同,其優點在于能夠一定程度上解決個人和企業融資的困難,還可以通過剩余資金發展更多的投資渠道,充分實現了資金的投資價值。
(一)民間借貸的含義
民間借貸對于不同時期來說概念均不相同,總體來說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概念中,民間借貸所擬定的合同是不包括金融機構的,民事主體雙反之間擬定的借款合同。而民間借貸活動則是指自然人之間、自然人與組織之間,雙方之間的一方想另一方借用資金并擬定合同,到期返還借款并按約定支付利息的民事行為。從狹義的角度來講,民間借貸就是指我國公民之間不通過國家金融行政主管的相關機關批準或許可,自行擬定合同并且依照約定進行具有相關法律效應的資金借貸行為。
(二)民間借貸的特點
1.借貸主體具有廣泛性
我國公民,也就是自然人與企業組織等被稱為民間借貸的主體,總的來說,除了正規國家所屬的金融機構之外,其他民間市場主體都具備成為民間借貸主體的資格,但是我國的民間借貸法規定,企業之間不可以直接拆借貸款,因此,接待主體具有廣泛性。
2.借貸形式多元化
由于我國市場的經濟發展趨勢和社會經濟現象,民間借貸已經發展成為我國的普遍現象。民間借貸形式可以分為自由借貸、中介借貸、合會借貸、典當行借貸等。其中,自由借貸是現階段最多的民間借貸形式,是借貸雙方通過自發聯系所形成的資金融通關系。
3.借貸過程簡單靈活
民間借貸相對于國家正規的金融結構的資金借貸來說,其過程較為簡單,形式也較為靈活多變,審批時間明顯縮短。民間借貸程序簡單、便利,合同形式也較為簡易,甚至可以接受口頭協議,但是通常一般沒有擔保或只有簡單的擔保,民間借貸的在風險控制方面通常都是依靠借款人的人緣、血緣等信任基礎,雙方達成一致后,則可以完成借貸。
4.借貸行為的隱蔽性
目前,我國的民間借貸行為通常情況下都不能接受相關法律的認可和保護,因此,進行這一行為的過程中,需要具有隱蔽性。我國政府的相關政策對金融市場準入方面較為嚴格,除了合法的典當、集資等形式的民間融資行為,其他民間借貸行為普遍均具有隱蔽性。
(一)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
現階段,我國GDP增長迅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放緩,導致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進度有所下降,各大金融行業的投資公司的融資渠道發展緩慢。但是,民間借貸融資卻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民間借貸的標準低、流程及手續簡單,憑借這幾個明顯的優勢就能夠充分滿足當代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盡管民間借貸的發展解決許多社會經濟難題,但是縱觀我國現有法律,卻沒有一部法律能夠準確將民間借貸進行定位,只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對民間借貸的概念提有只字片語,并不能形成完整的民間借貸法律體系。現階段,我國的社會經濟急需資金的流轉,但是民間卻積聚了大量的閑置資金,在這一大背景下,民間借貸必然會成為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主流。即使作為調控國家資金流轉的主流方式,還沒有一部關于民間借貸的法律法規,是嚴重阻礙社會經濟健康發展的。
(二)缺乏科學的利率定價機制
由現存的相關法律顯示,我國的銀行利率完全受國家金融法規控制,能夠在大市場經濟下保證貨幣匯率的穩定性,有助于國家進行有效的經濟宏觀調控。總所周知,民間借貸是一種民間融資行為,屬于民事行為,因此,不能參照我國的銀行借貸利息進行規定,應將其主動權交還給市場,由市場定價。
(三)缺乏完整的監管體制
民間借貸雖對市場經濟起到推動的作用,但所承擔的風險與發揮的作用是成正相關的。由于民間借貸過于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大量的借貸事故與糾紛,這就明顯的體現出我國的民間借貸缺乏相應的市場監管制度。
(四)缺乏完善的危機處理機制
由于民間借貸體系還存在許多欠缺,風險性與正規的國家借貸渠道相比較大,承擔主要借貸風險的就是民間借貸關系中的資金出借方,風險因素就是借款人拒不償還出借人債務,甚至出現侵害其財產權益等現象。此類現象的頻發說明了我國在民間借貸方面缺少完善的危機處理機制。
(一)制定專門的單行法
根據我國現階段的社會市場經濟發展情況和狀態,若市場資金流轉僅僅依靠所屬政府的正規金融機構是遠遠不夠的,這些機構原作程序復雜,無法滿足企業和個人所需的資金量,而且,由于我國市場企業制度尚未完全,許多中小微企業并不滿足銀行貸款的條件,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在這種條件下,民間借貸融資的優勢顯而易見。因此,出臺一部專門的單行法律以給民間借貸一個合法的地位能夠起到規范民間借貸行為的作用。通過中國人民銀行與銀監會發布的諸如《貸款通則》、《小額公司貸款意見》等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司法解釋的方式對貸款與民間借貸涉及到的具體問題進行了相應的約束,但是這對于保護民間借貸雙方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積極發展等的促進作用還有一定的局限。
(二)建立利率定價機制
建立利率的定價機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市場定價機制,有效的打擊高息投機行為,消除人們對民間借貸的誤解,擴大民間借貸的市場。現階段我國缺少相應的定價機制,導致出現天價利息等社會現象,造成人們群眾對民間借貸的誤解,大量社會空置的資金不能流入市場。因此,建立完善的利率定價機制和市場定價機制刻不容緩。最高人民法院最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中,將不高于24%年利率的借貸都視為合法利息予以支持,也就是說,利率目前可以在24%以內的范圍內由市場進行自我調整,這也是類似于通過定價機制調整利率,而且否定了過高的借款利率。其次,建立政府預警機制,發布民間借貸利率定價指導,根據不同的時態經濟格局和相關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結合資金流向、資金使用率等相關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同時,也要確定合理的利潤空間,使風險與利潤形成對等關系,相互抵消。
(三)設置健全民間借貸監管體系
首先要明確我國的民間借貸監管原則,對民間借貸市場驚醒嚴格的監管,加大借款人和出借人的安全保障,減少因民間借貸出現的各種不良社會現象,以免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其次就要明確我國民間借貸監管主體,將監管職責落實到相應的組織。再有就是要放寬民間借貸發展環境,我國的社會市場經濟的主要金融機構的商業銀行因長期壟斷著我國的資本,嚴重影響了我國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的、具有規范行的民間借貸監管體系,有效的促進民間借貸的健康發展。
[1]齊欣.我國民間借貸的法律規制研究[J].中國經貿導刊,2012(06):69-70.
[2]石瑩瑩.民間借貸效用分析及刑事法律規制初探[J].中國城市經濟,2012(03):362-364.
[3]常宇豪.民間借貸法律規制三十年進程與衍變[J].南方金融,2017(02):70-80.
D923
A
2095-4379-(2017)32-0198-02
劉鵬飛(1985-),男,漢族,江蘇南通人,學士,任職于江蘇省如東縣人民法院,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