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麗
(汕頭市翠英中學,廣東 汕頭 515041)
初中音樂課探析
鄭燕麗
(汕頭市翠英中學,廣東 汕頭 515041)
音樂是一門藝術,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自從美育被列入國家教育方針之后,音樂教育事業獲得迅速發展。音樂課是通過聆聽音樂、欣賞音樂而達到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以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的活動。初中音樂課不僅是一種審美教育,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步驟,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發揮重要的作用。初中音樂教學也在發展初中生的智力、培養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優勢。
初中音樂;音樂課堂;音樂教育
教育專家伍向平先生說過,“初中沒有完美的音樂課,只有相對完美的音樂課。”的確要上好一節初中的音樂課還真是的讓老師多下功夫。在本文中,我將根據音樂教育課程標準、結合2013汕頭市初中音樂優質課比賽的課例,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對初中音樂課展開探析。
在音樂課程標準中是這樣給學生的音樂學習定學段目標的。讓我們來看看初中階段的學習目標。
7-9年級:學生生理、心里漸趨成熟,參與的意識和交往的愿望增強,獲得知識和信息的途徑增多,在學習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經驗,表達情感的方式較之1-6年段學習有明顯的變化。通過多種形式的藝術實踐活動,鞏固和提高表現音樂的基本技能擴大音樂欣賞的范圍,更有意識地將音樂的人文內涵融入教學中。
在學段目標中我們可以看出,初中階段學生已具有一定的感受、理解、表現音樂的能力。但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教師應積極引導,使學生能夠親身感受音樂作品的思想情感。授課中,要善于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活動中感受音樂作品,使他們的創新思維得到發展。
以分析,比較,體驗,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欣賞,了解掌握旋律,節拍,節奏等音樂要素對表達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聯系學生生活經驗通過創編環節的練習,培養音樂創新能力。
同時,在初中階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重要,其實大多數學生還是喜歡音樂的,只是老師的引導問題。老師有時候要主動展示自己的能力,先以個人魅力贏得學生的歡迎,帶動學生的自主學習。
讓我們來看當前初中學生學習音樂情況調查的分析報告:
音樂研究小組設計了20道調查題目,受調查人員選擇了七、八、九年級各一個班,共135人。通過調查,分析如下:
1、選擇喜歡音樂的占79%
2、選擇喜歡音樂課的占80%
3、選擇以前也喜歡音樂課的71%
4、對學習音樂的興趣,選擇比以前有興趣的占50%當前初中學生學習音樂情況調查的分析報告:
5、認為音樂對人的成長有益的占87%
6、認真對待音樂課的占79%
7、能主動回答課堂問題的占22%
8、認為課堂上學習一些音樂理論很有必要的占76%
10、音樂欣賞課,認為老師的引導對理解作品很有幫助的70%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大部分的初中生都從小學開始對音樂有興趣、也喜歡上音樂課,甚至有一半的學生比以前對音樂學習更有興趣,認為音樂有益和認真對待音樂課的同學占的比例也很高!對音樂理論的重要性和老師范唱的示范作用也持很高的肯定態度。除了主動回答問題的方面確實是比較確實令人擔憂,這也是初中音樂課難上的原因之一,師生的互動就小學來講確實相差甚遠!“唱不了、跳不了”,“不好意思唱、不好意思跳”,“不主動配合老師”成了音樂課中老大難的問題。但是,綜上所述總體的音樂趨勢還是很不錯的!所以做為音樂老師的我們要看到學生的這些優點,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多鼓勵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學習,充分挖掘他們的個人潛能,上好寶貴的初中音樂課。
針對初中生的特點,本人認為音樂老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夠從授課內容、教學方法和課型的設置上下功夫,那么音樂課能夠收到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一)初中音樂優質課比賽為教師開展音樂教學引航
周二教研活動的這一天,我參加觀摩了2013汕頭市初中音樂優質課比賽的全過程。這次學習,不僅使自己的眼界得以開闊,而且使自己對初中音樂新課程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結合平常的教學經驗,對初中音樂課內容的安排和教學方法的實施,有了進一步的分析思考。
汕頭市初中音樂優質課比賽共有11節課,課的類型比較豐富,其中包括戲曲課、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創造課以及綜合課等。
首先,我借用伍教授的話對本次優質課比賽進行小結,與大家分享。“在本次比賽中,每位老師的課都有自己的特點,其中“同課異構”的有四節、戲曲一節,全體老師都抓住了音樂的特點:“聽覺的藝術”、“參與的藝術”、“人文性”,根據中學生的特點,想辦法從“審美性”的角度進行欣賞的比較,選取了不同風格的樂曲作品,交代、介紹,關注了知識技巧、知識的學習,這些都與新課標的要求是一致的。
1、授課的效果:教學目標達成的效果好,重難點突出,三維目標清晰,特別是龍湖區黃丹瑜老師寫的《桑塔露琪亞》教案的三維目標就很清晰,突出主導和主體關系;授課的時候,教師的教學方法為前提條件,目標明確,學法多樣化!授課教師能運用多種方法與學法相結合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蔡慕丹老師執教的《溜冰圓舞曲》能夠重視音樂知識技能的滲透,認真圍繞圓舞曲,從聽,唱,跳等多方面,特別是認真地唱圓舞曲主題,設置有趣的掌上手指操來參與音樂的欣賞體驗活動來達到教學的目標,學生對音樂的掌握就扎實了。黃丹瑜老師上的《桑塔露琪亞》用O音唱旋律,再加上歌詞,帶動學生熟悉歌曲旋律,降低了學唱歌曲的難度,便于學生的掌握;包括平時,老師也可以用流行音樂來帶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等。鄭毅臻老師的器樂的課上得很充實,器樂教學最主要的特點是教和學,最主要是符合課標要求、完成教材內容,初中音樂課鼓勵器樂教學,而樂器教學中可以加入伴奏配和弦等,這樣教學更多樣化,教學的內容更豐富;另外,專家提出,音樂課的音響注意要音量,要調整到讓人有美的享受,怎樣表達音樂,才能讓學生獲得音樂美的享受。”
2、本次比賽的課例中滲透了課程的基本理念。
(1)理念指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不斷提高音樂的素養,豐富精神生活。在教學中,根據教材的選取均勻安排各課時的內容,盡量豐富多彩,動靜結合,融合音樂知識,欣賞、歌唱為一體,在音樂的體驗中感受樂趣激發興趣。本次比賽的課例內容豐富多彩,教學形式生動活潑,確實給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覺,讓我們幸運飽餐一頓初中優秀的音樂課。
(2)課標中還指出: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音樂是一門極其創造性的藝術。中學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造,目的在于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在陳旭華老師的《聲音的創造與表現》一課中,給我們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們在課堂上看到了電子琴、大白桶、盤子、玻璃杯,欣賞了老師用電子琴演繹的各種不同的聲效,特別得逼真,老師的豪爽,真性情,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習的興趣;引入也很有趣,課堂中,老師讓學生參與到各種不同的聲音模仿表現中來,她的激情生動,大自然和生活的聲音模仿的維妙維悄,如“風、雷、雨、車禍、風景”的聲音都很逼真,全場都為師生的生動演繹所感動!完全按照課程的理念來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和創造力。
(3)課程理念中還指出:要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的多樣性。曾經在電視上看到老外唱我們中國的京劇,才感嘆我們的國粹以在慢慢地失傳!今天,能在初中優質課的比賽中第一亮眼就看到了我們的國粹,甚為安慰。在蟻桂貞老師的《唱念做打學京劇》一課中,老師運用自身的基本功,從唱腔、念白和做功上,用自身的示范,多媒體的配合,帶動學生一起探究唱、念和做的基本知識,感受其在京劇藝術中的魅力,也讓學生不忘了國粹是中國的劇種精華,弘揚了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
(二)結合本人的教學經驗談初中音樂課
托爾斯泰說:“音樂是人類情感的速記”不同歌曲的節奏、旋律、力度、速度變化等都能夠給人帶來一種不同的感受,在音樂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完整的聽賞歌曲不僅可以消除學生因為純粹學唱歌而殘生的厭倦心理,而且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唱欲望,是學生能夠主動持久的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去。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例如:歌曲《念故鄉》表現了一種孤獨、悲哀和思念家鄉的情緒。在教學中我并不過多的介紹歌曲的背景和特點而是直接讓學生聽賞歌曲,在欣賞中體會和感受歌曲情感和內涵,并和學生一起討論和分析作品的處理方法和表現手段。通過這種思路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又如,七年級新教材中的《游擊隊歌》,教師也可以提示學生積極思考進行創編,用肢體語言把機智勇敢的游擊隊員表現出來,使學生在律動中充分感受創作的成功感。
再如:我在音樂課上創設舞臺,展示自我,在設計“班制舞會”,放手讓學生盡情地唱、盡情地跳,把整堂課營造的喜悅氣氛推向最高潮,讓學生在無拘無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在教唱,《四季歌》、《天竺少女》時,我和同學們共同在優美動聽的音樂伴奏下跳起了歡快的舞蹈。
初中階段的是學生人生成長中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習生活、活動、性格的養成都為以后成人打下重要的基礎。所以在這個時期對學生進行音樂的熏陶,除了音樂課上給學生審美的教育,還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來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音樂修養,這對其一生能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在課堂上發現不同的音樂苗子,選拔她們參加各種音樂的比賽或展演。
學校可以設學生廣播站,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撰稿主持中來,在優美的音樂聲中,聽到各種欄目內容的播出,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在兩年一屆的合唱比賽中,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常規的訓練,在比賽的時候組隊參加,不但豐富了音樂活動,培養了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團體的合作能力,更是豐富了學生的音樂生活;在器樂比賽和其他的比賽中,音樂老師也可以挖掘學生中的人才,選拔優秀的苗子,給他們展示的舞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給學生藝術生涯的鍛煉機會,也推動其他學生對音樂的喜愛。
總之,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作為新世紀的初中音樂教師,我們更應該有一套新的教學模式,即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也要有良好的文化知識;既要掌握素質教育的理論和教育教學的方法,又要不斷的學習新的音樂知識理論,提高自己的教學理念,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使他們在感知,想像思維,科學的發聲法,情感教育、互動合作以及欣賞這幾方面不斷的提高并能有機聯系在一起,這不斷的促進和提高學生的智力、技能、思維、和興趣,使他們在提高藝術修養的同時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