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春華 鐘山職業技術學院
形式感是一種表達的手段和方式,存在于構圖中,有其獨立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其規律性可以被我們理解與運用。材料是藝術表現的一種媒介,后來逐步升華為一種藝術語。材料與畫面中的形式完全結合,孕育出全新的視覺感受。
繪畫作品,致力于美感的表達,精致、巧妙而又有節奏韻律的構圖形式。創作過程中,形式美感的強調與運用,可以給我們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形式感作為一種表達的手段和方式,有其獨特的意義和作用存在于構圖中。具體的感性美的事物形式,被抽象和概括,提煉出一定的形式美,它包括構成事物外形的自然屬性以及它們之間的組合原則。它以抽象的形式存在,是一種獨立的美感形式,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共性美感。畫面中,以此為形式基礎,構圖的意識就是通過這種形式美的法則來進行闡述和表達。
形式感包括構圖、透視、表現方式、畫面節奏、所用的材料,等等。形式的美感,在造型中,依據反復與漸變,規則或不規則的交互作用,在對象的疊加或簡化中,尋找一種新的結構形式,或以律動,或以對稱,形式的各要素相互作用并比較,以曲直、長短、大小、明暗、黑白、銳鈍為界線,相互間對比,強調出各自的特征,在對比中尋找一種平衡的因素,融合各要素,賦予造型的動態結合,達到彼此調和的狀態,以其統一畫面,把材料本身與畫面的形式,完美融合。繪畫中,材料的選擇與組合,通過點線面的復雜構建,形成有意味的形式結構,在作品形成的流動過程中,找到三者的和諧關系,是構建畫面基本結構的基礎。畫面形式的意味,自材料結構的內在顯現外露,共同組合成形式,外示形式的結構,并相互作用,表達我們的藝術觀念。當然,材料本身也帶有色彩的因素,它與其他元素一起,組成某種形式或形式間的關系,激起我們更強的審美情趣,尋獲有意味的形式,這是視覺藝術的共同性質。
藝術形式就是我們藝術觀念的載體,純粹的藝術觀念是不可表述的,只能通過一些具體的媒介來展示,這個媒介就是形式,是藝術觀念所依托的具體形象、元素、材料及其組織方式。藝術家對現實中秩序的提煉、歸納和整理,不做完全的寫實或模仿,隱晦地、潛意識地去表現最本質的內容,直至美的形式感的浮現與傳遞。
作品的材料本身是普通的,不一定代表什么,材料的選擇、組合與藝術化處理,其復雜性與多樣性,以及本身極強的個性,帶給藝術作品更自由的表現空間和狀態。不同的材料,其軟硬、干濕、細膩與粗糙等及外觀的線條與色彩的視覺形態均不相同,同一材料,在不同的作品中,自身雖無太大的改變,但其周圍的形態、空間、色彩等已經有了改變,隨之而來,其本身所展示的形式感及審美也會改變,藝術的想象空間和從作品中傳達出來的表現力和感召力,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感受。材料作為畫面表現的主體,其精神性的表達,突破了傳統繪畫中色彩與形體的變化,將形作為取代色彩的表現要素從而建立了新的空間概念,這打破了傳統繪畫中固定的觀察方法和構圖形式。
材料中挖掘出來的語言形式,飽含著藝術家強烈的審美情感,再表現出來,極大地豐富了作品表達的方式。材料升華為一種藝術語言,材料本身直接進入繪畫語言中,在畫面的形式中直接體現自我,與畫面中的形式完全結合,孕育出全新的視覺體驗。不同的材料,其特征外顯,材質有特定的形式表現方式,例如水墨材質運用于宣紙材料上表現出來的偶然性特點,不同的膠類流淌在畫面中所產生的厚重的流動感,產生粗糙的凹凸感和斑駁的肌理條紋,產生裂紋的漆面呈現出不同的龜裂效果,這些都具有強烈的形式感。材料通過重構,建立新的秩序,賦予材料新的生命力,表現出不同的特性,展示與眾不同的表現風格,強化了三維空間,突出了空間感、體積感和質感。
材料與材料之間要協調好關系,不同的材料有著不同的情感表現,不同的情感表現對作品產生了不同的影響,材料的表現可以通過拼貼、拓印、煙熏、刀刮、打磨、腐蝕、水洗等表現技法進行。每種材料都有自己的質感、肌理和量感,對應特定的情感表達。
材料直接運用于作品中,忽略了對客觀事物細節的描摹,在視覺表現形式上不斷創新,融入情感因素,傳遞出藝術的追求和審美需求,增強畫面構成形式的張力,豐富了表現的方法,活躍了我們創造性思維的空間。畫面中,形式之所以是有意味的形式,是因為形式的后面隱藏著材料自體和終極實在的本身。作品的目的,就是把握和顯示這個“終極實在”,對于我們來說,理智與情感無法完全把握,我們只有在純形式的直覺中,才能更全面、更充分地把握和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