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光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重慶 401331
高職民政社會工作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周曉光**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重慶 401331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各個領域均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尤其近年來社會各界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能夠給予我國學生更優質的教育,我國已經全面實施了教育改革。本文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簡要介紹了高職民政社會工作類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優化高職民政社會工作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相關措施,以期能夠為我國高職民政社會工作類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高職;民政社會工作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措施
如今我國教育理念有了明顯轉變,當代教育提倡實施素質教育、創新教育以及通識教育等,經過多年發展,如今高職院校越來越能受到大眾認可,在培養民政社會人才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重慶城市管理學院近年來也越來越重視此方面人才的培養工作,雖然在新課改全面實施下,人才培養模式得以優化,但在實際應用中依然會暴露出些許問題,因此相關機構和人員應加強對此方面的研究。
目前雖然我國越來越重視社會工作類人才的培養,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難以實現全面目標,重慶城市管理學院在此方面也有待提升,其教學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很多學生對于其今后的就業方向并不十分明確,導致此種狀況的一大因素在于培養方向不明;二,通過對學生的調查分析,可以發現很多學生對該方面往往缺少熱情,并表示畢業后未必會從事此方面工作;三,由于多種因素影響,重慶城市管理學院能夠為學生提供的實訓機會較少,學生難以將理論寓于實踐中;四,師資力量匱乏,不論是重慶城市管理學院,亦或是其他高職院校,均存在此問題[1]。
(一)明確專業方向
社會工作質量、模式如何往往受很多因素影響,如當地風俗、經濟發展以及政府政策等,并且也會受到學生素質、能力等方面的影響,因此在明確專業方向之前,應首先進行市場調查,充分了解我國各個省份的經濟發展現狀,重點分析重慶當地各方面特點,以便于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課程。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國力有了明顯提升,然而也漸漸步入了老齡化社會,如今老年社會工作正進行的如火如荼,并且其也是今后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因此可以將其作為主要的專業方向之一,另外,農村社會工作方面也有不錯的發展前景[2]。
(二)拓展辦學資源
民政社會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實用性以及實時性,因此不應將理論課程作為唯一的重點培養模式,如今校企合作模式廣受學校與企業的青睞,今后可以實現校企合作、校政合作等,尤其在教學資源方面。政府部門作為社會工作的重要機構之一,其擁有著豐富的經驗,可以積極吸收其編寫的教材,并邀請優秀人士來擔任兼職教師,如今不僅可以使學生得以提升,也可以有效壯大教師隊伍。另外,相關企業或政府部門可以為學生定制相關項目,由學生獨立完成,或在教師的陪同、指導下完成,如此一來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此方面工作模式、工作要求等[3]。
(三)開展實踐活動
前文中提到過實踐活動對學生的重要性,針對社會工作特點,可以為學生量身定做項目服務,通過此種方式不僅可以拉近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彼此之間的距離,也可以在實際任務中使學生感受到服務他人所帶來的幸福感覺,另外,此種方式也可以使學生有用武之地。社會工作往往需要與不同的人相處,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接觸不同的人,解決各種不同的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各項能力也會得以釋放,甚至可以創造出全新的工作方式,此種情況無論對于被服務者,或是學生自身均具有很大的意義。
(四)提升學生專業認同感
民政社會工作最早并不是起源于我國,如今雖然我國已經全面開辦此專業,但無論教師、學生或是大眾,對于該專業依然存在認知偏差,甚至排斥該專業,尤其很多學生選擇此專業完全是由于新鮮或一時找不到更為適合的專業,在學習過程中往往由于具服務性強的特質,使得學生逐漸打起退堂鼓。鑒于此種情況,學校今后應加強對此方面的宣傳工作,使學生能夠明白社會工作的本質,并將本校優秀學長、學姐的事例進行宣傳,加強學生對社會工作的認可度。
綜上所述,鑒于民政社會工作的特點,在培養該方面人才時應根據該地社會環境、人文環境以及其他因素作為參考,并且充分實現新課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另外,除了使學生豐富理論知識、掌握工作技能外,也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其能夠真正明白民政社會工作的本質,做到以人為本。
[1]陳宇鵬.基于校政企合作的地方高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5,02(06):114-115.
[2]劉茂香.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三階段—交互式”培養模式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4,02(06):108-109.
[3]張平芳,楊飏.高職婚慶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以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4(01):12-13.
* 2014年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志愿服務與高職民政社會工作類專業人才培養整合路徑研究”之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號:143136)。
** 作者簡介:周曉光(1980-),女,內蒙古人,碩士研究生,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社會工作。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