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典
遼寧工業大學,遼寧 錦州 121000
習主席的生態思想
李 典*
遼寧工業大學,遼寧 錦州 121000
在習主席的諸多治國理政思想中,生態思想是其中一項主要的內容。本文從習主席生態思想提出的背景出發,探討其基本的內涵以及具體的實施路徑。
習主席;生態思想
在人類物質文明建設不斷向前發展的進程當中,人類所賴以生存的環境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空氣污染、土地沙漠化、溫室效應、地質災害等等已經成為了全球生態環境惡化的集中表現。在這一發展背景下,習主席提出了與時俱進的生態思想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習主席提出生態思想是從當前嚴峻的生態環境形勢出發結合我國改革開放發展的實際情況而提出來的。從國際上來看,由于歐美等國家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以犧牲自然、破壞自然為代價,最終導致了全球溫室氣體過量排放,臭氧層遭到破壞,極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極端自然災害頻發。從國內來看,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將經濟建設放在第一位,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在發展方式上過于粗放,對于生態環境與經濟建設之間的關系缺乏統一。這種發展路線導致了我國的生態環境難以承載,最終動搖了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根基。習主席從馬克思主義出發,在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提出了生態思想。
習主席生態思想的提出是建立在當前的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新的歷史環境下。從政治的層面上來看,作為全球最大的執政黨。我黨在治理與發展的進程當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集中表現為政治生態不和諧,信念及信仰建設出現滑坡。領導干部貪腐現象比較突出,有些地方竟然出現了塌方式腐敗,這些都為我黨的領導與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從經濟的層面來看,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在發展速度與總量上都取得了讓世人矚目的成績,但是,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改革已經進入了深水區,在經濟的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等方面所呈現出來的沖突與矛盾正日益凸顯。如何在經濟的宏觀調控與頂層設計方面更好的為經濟建設的穩健發展服務,需要一個全局的思想來進行指導。從文化方面來看,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過程當中,文化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但是,由于西方不良思想的滲入以及各種自媒體的濫用,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存在著誤區。所以,在上述的種種客觀形勢下,習主席提出了生態思想這一理念并作為其執政思想體系的重要內容。
習主席提出的生態思想在內涵及外延上更加深刻。從內涵上來講,該生態思想囊括了社會建設,經濟發展等諸多領域。例如,關于人際之間和諧關系的文明觀;當前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注重家庭教育、家風建設、表彰“感動中國”的先進典型等等就是一種建設人際之間和諧關系文明觀的具體呈現。關于注重社會公共福祉的民生觀;當前,我國財政拿出專項資金來重點扶持社會民生領域。例如,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上調養老金發放比例,做好城市綠化帶及景觀公園建設,改善落后地區的辦學環境,關注農村的留守兒童及空巢老人等等。
注重可持續發展,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發展觀;國家相關部門在建設項目的審批以及政績考核的過程中,將環境污染情況以及環境治理成效納入整體的考核體系。通過設立專項巡視與督查部門來引導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相處,共同發展。強調法治建設,注重依法保護生態的法制觀;無論是在立法層面還是在執法層面,注重環境保護是當前法治建設的一個主要方向。根據當前的環境保護新常態及時的進行相關法律的補充與完善,避免法律中存在真空區。
不能碰觸生態紅線的安全觀。這里的安全,不僅僅是國防層面的安全,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安全。一旦環境出現了不可逆的破壞,其所造成的影響是一系列的。從外延上來看,生態思想已經覆蓋了治國、治黨、治軍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及部門都需要從自身的職責與使命出發,為生態環境的改善與和諧作出自己的貢獻。在整個生態思想的外延中,每個公民,每個社會的參與者,包括國際上的其它國家以及相關的國際組織都需要發揮出自己的作用。
作為習主席執政思想及理念的重要內容,生態思想的意義是極為重大的。從理論層面上來看,生態思想的提出是馬克思主義等相關理論在新的歷史環境下的具體應用,一方面,完善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理論體系。另一方面,也為今后生態文明及建設相關理論的深入與完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在生態思想之前,我國幾屆領導集體也曾經提出過類似的思想,但是,其在內容的廣度以及深度等方面已經呈現出了一定的滯后性,整個國內、國際的生態環境發展與保護形勢也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習主席生態思想的提出是對過往相關思想的高度提煉與總結,其中凝結了黨中央的集體智慧,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與發展的又一個重要的理論成果。
從實踐層面上來,習主席生態思想的提出將生態文明建設以及自然環境保護建設提到了一個歷史的新高度。隨著生態思想的不斷普及,在政治領域、經濟領域、科學技術領域、教育領域等等形成了營造良好生態環境的好風氣。這種氛圍的營造為我國順利實現兩個百年計劃,全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作為重要的執政內容來進行貫徹,為我國打贏生態文明建設這場戰役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與參考依據。生態文明的建設與保護是一個科學與系統的工程,科學思想的指導是極為必要的。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看,習主席生態思想的提出為我國今后生態文明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思想理支持。只有在這種科學理論的指導下,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生態環境建設才會有的放矢,穩步推進。
從整體上來看,習主席生態思想的提出也為全球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借鑒。當前,環境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地球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在面臨生態環境惡化的挑戰。習主席從執政的角度來踐行生態思想為世界上其它國家重新梳理自己的執政策略與執政思路樹立了很好的標桿。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影響力的不斷提升,習主席的生態思想所產生的意義與影響將會更加的深遠。
總之,無論是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習主席生態思想的提出都是非常有力和及時的。
在踐行習主席生態思想的過程中,需要從思想上、行動上等諸多層面來進行思想的全面貫徹與執行。本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習主席生態思想的具體踐行路徑。
首先,要在思想層面統一認識。在我國過往的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遭受巨大破壞的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各級政府部門及廣大的民眾對于生態保護重要性的認識不足甚至是缺失,最終導致了現在所面臨的生態環境日趨惡化的事實。所以,在今后的社會發展中,要充分借助輿論媒體的力量加大生態思想的宣傳力度與廣度。通過樹立生態保護典型的方式,來引導地方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注重生態環境的建設與保護,同時,對于在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過程當中出現的各種違反生態思想的行為要進行及時的糾正與查出。引導社會大眾及各地的公益組織,從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生態環境保護及修復計劃,為整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大的助力。只有全黨及全國各族人民在生態思想層面達到高度的統一,今后在生態思想建設過程中所存在的種種困難與挑戰才會更有信心去應對與解決。
其次,政府職能部門要各負其責,助力生態建設。習主席生態思想的一大亮點是將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所以,在貫徹習主席生態思想的過程當中,各個部門要在履行政府與人民所賦予的職責的同時,最大限度的為生態建設提供助力。例如,國家立法機關,應該在依法治國理念的指導下,圍繞生態思想的具體實施思路,從法律層面為生態建設及保護提供保障。國家環境保護部門,要恪守習主席生態思想中的生態思想,對于在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過程當中出現的各種違反生態思想的行為要進行及時的糾正,將其對生態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同時,繼續貫徹一票否決制度以及約談制度,定期對相關地區的大氣污染指標進行檢測,對于出現一段時間以來,生態環境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甚至出現惡化與下滑的地方,要對地方主要負責領導進行約談,督促其制定并實施詳盡的環境改良方案。國家的文化教育部門,應該加大生態思想的宣傳力度,借助當下流行的網絡及各種媒體,使用大眾普遍能接受的方式來促進習主席生態思想的深入人心。只有將這種生態思想的種子埋入每個大眾的內心深處,生態環境建設及保護才會獲得更大層面的群眾支持。無論是政府的職能部門,還是生態建設的參與者都需要具備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在日常的工作實踐中將生態建設落實到位,實現崗位職責,生態建設的有機結合。
再次,促進經濟發展轉型升級。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經濟的發展是通過資源的消耗來實現的。隨著各種資源總量的逐漸減少,如何實現環保型發展已經成為經濟持續穩健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一方面,我國應該大力引導與扶持新能源的發展,逐步取代傳統能源。例如,通過風能、太陽能等來進行發電,倡導綠色出行及新能源汽車等等。另一方面,企業,尤其是大型的國有企業要將發展的模式由過往的資源及規模逐漸過渡到技術與人才。在今天的市場經濟中,誰擁有了技術與人才誰將擁有了發展的主動權。因此,國家發改委要因勢利導,通過相關的政策與制度來促進更多的企業來實現轉型與升級。不過在這個過程當中,要從根據地區發展情況的不同,有計劃的逐步推進。對于轉型的企業要做好職工的分流與安置工作,避免因為盲目的轉型與重組而導致失業人口增加,影響著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企業的轉型需要在發展的戰略上逐步向生態型靠攏。只有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進行發展戰略的制定,其所獲得發展空間才會更加的廣闊。在進行戰略轉型的過程中,要將創新作為第一驅動力。未來的企業競爭及發展,創新是一個重要的工具。鼓勵企業進行創新,鼓勵高端人才的引進,鼓勵企業在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謀求更大程度的平衡。這將是生態思想在經濟建設領域的重要表現,也是實現預定的生態環境保護及建設目標的題中應有之義。
最后,建設學習型社會。西方一位科學家曾經指出:人類最大的敵人就是無知。從生態環境的建設的層面來看,就是因為人類自身的盲目自大與自私,只求自己一時的發展而忽視了整個生命共同體。所以,如何應對無知這個惡疾,學習是一劑良藥。無論是對生態思想的正確認識,還是踐行自己的崗位職責,都需要建立在一個良好的主觀認識的基礎上。這種認識的提升需要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及平臺。當前,我國正在打造一個學習型社會,不僅是為了提升廣大居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也是為了提升其人文情懷。通過學習型社會的構建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來助力大眾在生態文明建設層面思想意識及覺悟水平的提高。在人類與自然關系中,對立統一是一個亙古不變的法則。如何最大限度的實現人與自然的統一,很大限度上取決于人類對于自然的正確認識。這種認識的獲得是需要學習來實現。所以,各級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門,要將提升廣大居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力放在一個突出的位置。只有整個社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風氣與環境,那么生態思想的踐行則會更加的順暢。在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過程當中,要在硬件及軟件等諸多方面來為學習型社會的打造提供更大層面的助力。例如,引導博物館、圖書館積極向社會開放,通過全民讀書日的活動來促進良好的社會大眾讀書氛圍的形成。
總之,踐行生態思想需要全社會,每一個人行動起來,在自己所在的崗位上,按照生態思想的統一要求,從點滴做起,共同努力,最終實現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環境友好社會的偉大目標。
習主席生態思想的提出為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兩個百年的發展與奮斗目標指明了方向。本文主要探討了習主席生態思想的提出背景以及其所具有的理論及現實層面的意義。最后,在借鑒的基礎上,探討了今后踐行習主席生態思想的具體路徑。例如,在思想層面要提高認識,發揮各個崗位的作用,促進企業的轉型發展以及打造學習型社會等等。
[1]丁美美.淺析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8).
[2]孫雯,屈維意,王玉.發展理念引領下的水生態文明實現路徑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16(08).
[3]葉君,黃明健.新形勢下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法治保障研究[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4).
[4]臧凈,苗興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及其現實意蘊[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16(04).
[5]肖峰.生態文明建設中黨政同責措施的科學實施[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6(04).
李典(1989-),男,遼寧沈陽人,遼寧工業大學研究生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A811;X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