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銘澤 楊敬銘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21世紀以來,國家啟動了新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頒布了《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2011—2020年)》等。懷化市熱烈響應并積極開展了新課程改革,從內到外地開始實施課程改革教育方案,小學音樂教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內容。
對于兒童來說,音樂最重要的不是表演也不是“藝術”這類的詞語,而是他們內心深處最自然的情感表達。音樂教育帶給兒童的是更為豐富的拓展力,是不斷延伸的行動力。奧爾夫曾說過:“讓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創作音樂,是最重要的。”
進入21世紀,全國各地的素質教育迅猛發展。作為一線城市的北、上、廣,更是起到領頭的作用,將素質教育的發展理念全面給予貫徹落實,充分發揮了經濟發展水平較好的城市,其教育也不能落后的帶頭效果。而像成都、廈門這些二線城市,它們的素質教育發展也在迅猛前進。湖南作為一個全國聞名的音樂大省,素質教育所占的地位不言而喻,音樂教育發展更是位于第一位。懷化市作為近幾年來迅速發展的城市,它的教育程度也在不斷提升。
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曾提出過“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的教育理念,而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指出,“音樂確能改變靈魂的本質,既然它有這種力量,我們就用來它培養青年一代”。如今的社會,要求的都是復合型人才、創新型人才等,人的全面發展顯得尤為重要。而音樂作為培養人的身心素質的重要一環,就是必不可缺少的。
絕大多數的學校校長并不是音樂專業出身,他們缺少對音樂教育規劃以及系統整理的能力,只是一味地把重心放在應試教育的文化課上,也很少去聽音樂課的公開課,不愿意與音樂教師溝通交流,只憑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就決定了音樂課程的未來。就這一點來說,我們要不斷提高學校校長探索音樂教育課程的觀念,并改變他們原有的教育觀念。校長的想法和素質體現一個學校的水平,只有校長不斷地想提高藝術教育水平,努力沖破個人對音樂的誤解,克服困難,在音樂教育方面增加投資力度,加強音樂人才引進力度,才能使學校風氣變得更好。
教師的職業素養關系著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以及看法。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和成長都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音樂教師這個職業對于其他職業來說是特殊的,因為個人的一言一行都展現在兒童青少年的面前。教師自身的謹言慎行,不斷努力提高自身修養的同時,給學生帶來一個良好的榜樣,再加上及時改善教學理念,才能使學生更加尊重教師。
教師要鼓勵學生學習優秀音樂文化。青少年能接觸到的音樂多為流行樂,但是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要讓學生多接觸一些國外優秀音樂作品,鼓勵學生探究。小學生的心理年齡多不成熟,他們活潑好動,內心敏感,想象力豐富。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表現得更為明顯,因此音樂教師更需要了解各個階段的學生,觀察他們,多收集一些符合少年兒童身心特點、思想內容健康向上的歌曲,如《我和我祖國》《國家》《明天會更好》《愛我中國》等優秀歌曲。這些旋律優美、節奏歡快的歌曲,再加上音樂教師課堂上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及教學內容,來激發學生對于民族音樂、古典音樂的興趣,從小培養他們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小學音樂教育是最值得我們去關注的。它關系著兒童在啟蒙時的健康成長。懷化,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城市,雖然在音樂素質教育中還有許多不足,但是就目前來看,它迫切需要解決的一點就是教師專業分布不均、職業素養亟須提高的問題。只有教師專業分布均勻了,職業素養提升了,才能更好地為少年兒童服務,為他們從小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那么就更需要協調好各個科目的全面發展,不能缺胳膊少腿前進,努力發揮音樂教育的最大作用。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懷化市音樂教育發展起到一點綿薄之力,在未來的生活中,其素質教育能更加穩定、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