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
本期熱議互動主題:童年那些事兒
小時候我的家鄉有很多小河,河里有很多魚,根本不需要一竿一竿地釣。有一年夏天比較干旱,一條小河的水量明顯見少。我們十余個小伙伴決定干一把大的,于是帶了鍬、鎬等工具一窩蜂似的沖出村子。我們的宏偉規劃是筑一條土壩把河水攔腰斬斷,整個下游的魚就都是我們的了。忙了一上午大功告成。小伙伴們脫得精光,把衣服往岸邊一丟,歡天喜地地跳進淤泥里撿魚抓魚去了……悲催的是,沒過多久我們的簡易水壩就被沖毀了,大水瞬間沖走了我們所有的衣服。你能想象得出十余個大大小小的男娃子渾身精光地被家長擰著耳朵拎回村里的壯觀場面嗎?你能想象得出哥回家需要穿過整個村子時的崩潰心態嗎?你能猜到那晚的那頓男女混合雙打有多激烈嗎?哥差一點就享年10歲了。
誰小時候沒因為釣魚玩水被家長揍過?我就沒有!我的絕招就是——裝!要看清火候,把握時間,家長不高興的時候就一臉無辜乖得不能再乖了,安靜地窩在家里翻暑假作業,家長一出門我就跳過大墻跑了,等他們回來時我又是一副三好學生的表情在院子里摟著大黃狗玩呢。就這一招保佑哥兒們整個童年安然無恙。每次看到我那同學三娃子狼哭鬼嚎地要被他爹大義滅親的時候,我都替他的屁股疼得慌。真笨!不過這小子在他爹的鐵砂掌的連環攻擊下,抗打擊指數噌噌提高,現在據說不玩水了做替身演員呢,也算是有了一技之長了。
小時候一次釣魚,看到了一個大螞蟻窩。看電視里講過非洲人把白蟻當食物,我也想嘗嘗,可螞蟻畢竟很小,嘗了幾個也沒嘗出味道,我干脆把魚竿扔在一邊一直吃,后來要不是我哥來找我,估計我能把螞蟻連窩端了。再后來釣魚的時候,我嘴里發麻、腦袋迷糊、肚子疼身上癢……最后是我哥把我背回去的。我爹還以為我哥沒看好我,揍了他一頓,說再也不許我倆去河邊瘋了。現在回憶起來,依然無比懷念我那犯二的童年。
童年時,我最喜歡玩兒的就是找個大點的罐頭瓶,往瓶里撒點剩飯,在瓶口系上繩子,然后慢慢沉進屋子后面的池塘,過半小時去提上來,就能看見瓶子里有小魚。我們玩得可開心了,這成為當時我們幾個小伙伴最愛的活動。
小時候村子邊的山里有一道小山澗,里面有個大坑水又清又涼。那個時候大人嚇唬小孩無非就幾個版本——那里有專門吃小孩的水鬼;里面有怪物、有妖精啥的。反正怪嚇人的我們都不敢去玩,但是后來又聽說站在高處能看見潭子里有好多大魚游來游去,這一下我心里又癢癢了,有那么多大魚可釣實在太誘惑了。有一天我和哥說,咱倆去山里玩啊,去看看那個水坑唄。然后我倆就一路小心翼翼地出發了,不知不覺到了目的地,我坐在一塊大石頭上居高臨下望著潭水發呆,哥哥無聊地轉悠到了一邊去偵察一棵大樹。突然哥哥嚎了一聲:快跑!把我嚇得一激靈撒丫子就跑……等我被狼攆了一樣一口氣出了山,我問哥哥看到啥了,哥哥告訴我,那棵大樹下有好多小骨頭,像是小孩的……后來才知道那棵樹上住著一只老鷹,野兔啊野雞啥的被吃掉了,骨頭就扔在了樹下。反正那次驚悚的經歷給我心里留下了陰影,直到現在我也不啃骨頭。不過我還是打算給我那好奇的童年一個好評。
我爸爸小的時候家里是開豆腐坊的,養了頭毛驢拉磨,我爸爸負責喂驢??晌野职重澩?,借著打草的機會就在河邊釣魚、摸河蚌、抓蟈蟈什么的,驢總也吃不飽。有一天爺爺怒了,踹斷魚竿后把爸爸綁在了磨盤上:“成天玩魚摸蝦,今天你干活吧!”我爸說從那以后毛驢看見他都是趾高氣揚的。
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小時候,爸爸每個禮拜三中午都要請假回家,接上放學的我(那個時候我們這邊小學禮拜三都是半天),簡單地在家吃一口掛面,然后風塵仆仆騎著腳踏車帶上我奔赴離家最近的上寺水庫。那時候我也小,天兒也熱,去了就直接光屁股坐在水里。等回家了后背基本都曬爆皮了,我媽就把我和老爸一通數落。但不論怎樣被罵,我和老爸依然像約定好的一樣繼續著自己快樂的釣魚旅程!所以,直到現在,釣魚已經屬于我生活的一部分了。
小學五年級那一年,我花了30元的“大價錢”買了一根玻璃鋼魚竿,告別了陪伴我幾年的竹竿。每次去河邊釣魚我都要計算收獲:這要是拿去賣,該值xx元了……應該收回魚竿的成本了!直到工作后換了第一根碳素竿,玻璃鋼魚竿才被收了起來。迎日出伴日落,它陪伴我走過了快樂的童年時光。
本期互動獲獎名單:
那年花開、山川無顏色
以上讀者將得到本刊贈送的精美浮標一支。
以上讀者將得到本刊贈送的精美浮標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