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哲
(通化師范學院,吉林 通化 134000)
略談鋼琴藝術教學兩種方法的利用
趙 哲
(通化師范學院,吉林 通化 134000)
鋼琴音樂藝術具有“樂器之王”的大雅大美,以跨民族跨國界的強盛藝術感染力在世界樂壇中廣泛傳播,成為怡養世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天籟樂音”。鋼琴藝術教育在我國備受重視,在家庭藝術教育的選項中很受家長的青睞,在學校藝術教育中從學前藝術教育到高等藝術教育都會給予學生以鋼琴藝術教育的熏陶,尤其對大學生的音樂藝術教育更是離不開鋼琴藝術教育。鋼琴藝術教學中對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是使之感悟琴音、習練技巧、陶冶情操的關鍵性因素,本文僅就鋼琴藝術教學中的傾聽訓練和想象力訓練兩種種方法略談己見。
鋼琴藝術;教學方法;傾聽訓練;想象力訓練
在人類生活中包含了太多太多的美好元素,這些美好元素綻放了人類生活的千姿百態,釀就著人類生活的萬種風情,提升著人類生活的精神品味,讓人類熱愛美好生活,不斷激發感恩生活、創造更美好生活的動力。在人類對美好生活的萬般品味和追求中,音樂藝術審美、音樂藝術陶冶、音樂藝術創造很重要,而鋼琴音樂藝術具有“樂器之王”的大雅大美,以跨民族跨國界的強盛藝術感染力在世界樂壇中廣泛傳播,成為怡養世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天籟樂音”。鋼琴藝術教育在我國備受重視,在家庭藝術教育的選項中很受家長的青睞,在學校藝術教育中從學前藝術教育到高等藝術教育都會給予學生以鋼琴藝術教育的熏陶,尤其對大學生的音樂藝術教育更是離不開鋼琴藝術教育。鋼琴藝術教學中對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是使之感悟琴音、習練技巧、陶冶情操的關鍵性因素,那么,就鋼琴藝術教學說來,應該以怎樣的更奏效的方法來培養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呢?
鋼琴音樂形象主要是聽來的,在聽的過程中感受音韻、感受故事、感受情感、感受教育和啟迪。因此。在鋼琴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培養學生學會傾聽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鋼琴音樂教學中,很多教師重視對學生的彈練要求和彈練能力的強化培養,忽視對學生所要習練技巧和所要習練曲目傾聽能力的培養。事實上,學生對鋼琴音樂的感知力首先是建立在傾聽基礎上的。傾聽不同于聽到,傾聽是仔細的聽、動腦的聽、有品味和有目的的聽,通過傾聽,來感受音樂形象,分析和感悟琴音的演奏特色、演奏技巧,音樂形象有了,音樂彈奏才可能有的放矢。正如俄羅斯著名鋼琴家涅高茲的闡述:“任何鋼琴演奏總是以發出聲音‘制造出’聲音為目的,那么無論你彈奏的是練習曲還是藝術作品,彈鋼琴必然就是在聲音上下功夫。”在鋼琴教學中,具有核心地位和指導意義的就是傾聽訓練,它是檢驗鋼琴音樂和聲音最有效的試金石[1]。
培養學生對鋼琴音樂傾聽能力的途徑和方法有很多,譬如聽觸鍵,在臂力自然落下、手指支撐、手腕提起中感受斷奏;聽旋律,感受觸鍵的力度、音色線條的特色、情感的內容;聽節奏,感受節奏強弱、長短的彈性、慣性、動力、重音;聽音名,感知音符或音組的形象。無論對學生鋼琴音樂傾聽訓練采用何種途徑方法,都要引導學生靜下心來、仔細傾聽、聽出細微變化、聽出味道、聽出領悟。
鋼琴音樂藝術的內涵豐富、藝術流派眾多、民族特色和情感的表達方式色彩紛呈、前輩的積淀和后來者的創造集于一身,使得鋼琴音樂形象含蓄并飽滿。鋼琴音樂藝術教學既有定律可循,又不可限于尋常規走老路的循規蹈矩之中,教師要善于采用培養學生對鋼琴音樂藝術的想象力、表現力、創造力上下功夫。
鋼琴音樂藝術是想象力的藝術,正如黑格爾的闡述:“最杰出的藝術本領是想象,培養一個人的創造性想象力,是非常必要的。”鋼琴音樂的一代代創造者和表演者都是具有鋼琴音樂藝術豐富想象力的代表,不具備對鋼琴音樂藝術的豐富想象力就不能建立鋼琴音樂創作和表演的形象,鋼琴曲目的神韻就刻畫和表現不到位。在鋼琴音樂藝術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的對學生進行想象力的訓練培養,既要能夠培養學生的定向思維的想象力,也要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想象力。定向思維想象力是對鋼琴曲目應該把握的想象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要求和自己能夠傳遞給學生的想象內容,來培養學生對某一具體的鋼琴曲目及其表現手法的思考,這類想象力的培養亦可稱為“合理想象”。還要鼓勵學生放飛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從自我感受和結合生活體驗的基礎上來馳騁想象。教師不要限制住學生的思維,在音樂教學中有一個作業就是為一個樂曲編寫結束語句,這個過程教師就應該充分的利用它,此類練習沒有明確的答案,因此非常適合學生做發散思維的一種練習,讓學生大膽想象,大膽地進行編寫、構思和改造,積極地鼓勵學生去創作樂曲,逐步學會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2]。
培養學生對鋼琴音樂傾聽能力的途徑和方法也有很多,這里所要強調的是不拘一格、教無定法。鋼琴演奏藝術大雅大美的特質總會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限于一定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音樂想象能力的培養限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忽視對學生音樂天分和個性差異的考慮。學生生活的環境不一樣,接受的教育不一樣,教育的方法也不盡相同,他們自己對音樂的感悟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對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所以他們對音樂的理解也不相同[2]。因此,訓練學生對音樂的想象力要在教師充分引導的基礎上,激發學生、鼓勵學生的個性想象,給予學生個性想象的自由和發散性思維的馳騁。
[1]孫倩.鋼琴教學中傾聽能力培養研究[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11)135-137.
[2]鋼琴教學研究及探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10):98-99.
J624.1
A
趙哲(1982—),女,吉林省通化市人,通化師范學院教師,碩士,研究方向:民族音樂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