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瑩瑩
(貴州省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貴州 銅仁 554300)
論高師古箏教學的缺失及其路徑選擇
曠瑩瑩
(貴州省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貴州 銅仁 554300)
人們對教育事業關注程度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對一些綜合素質科目的關注,相比以往提升了許多。高師古箏教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整體來看我國高師的古箏教學還存在一定的缺失,需要結合時代的特點給出合理的解決策略。
高師古箏教學;民族器樂;弊端
古箏是我國傳統民族器樂里非常耀眼的明珠,不僅在古代歷史文化中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在信息時代仍可以起到陶冶情操、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作用。高師古箏教學是高師教育體系中重要的一環,可以非常好地協助提升相關院校的教育效率以及質量,也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的發展。但整體來看還存在著很多的缺失,需要結合時代需求做出合理改變。筆者試圖對此展開研究,探討其解決之道。
受新課程體系改革的影響,加之我國整體音樂院校發展存在目標缺失問題,整體來看我國高師古箏教學存在著較為嚴重的過度重視理論的問題。對于古箏演奏技術的高度重視這無可厚非,但因此忽略了其他有關的內容,尤其是藝術的美感,就不利于整體發展了。以筆者實際的從業經驗來看,部分高師院校盲目的向著音樂學校學習,在科目設置和教學目標的設立上,都一味模仿。其次,很多高師院校為了圖省事,將科目的重點全部都放在了技巧提升上面,使學生學習的所有精力和時間基本都花在了古箏技術的練習上,雖然可以提升個人技巧,但過于枯燥的方式會讓他們對古箏表演失去興趣,對于古箏基本原理和文化內涵的了解也很缺失。這不僅對其個人的發展非常不利,對我國古箏的實際傳承而言也是非常不利的,不符合古箏教學引入到高師教育中的初衷和目的。
再次,很多的高師院校都沒有安排學生外出演奏,這就使得學生只能在校學習、表演,基本上沒有任何社會經驗和實踐經歷。藝術家都需要審美的眼睛,與思想水平文化意識和日常的生活閱歷有著很大的聯系。
我國高師古箏教育缺乏對于廣泛教育方式的探究,基本上還是結合傳統方式教學,很多內容和設計都已不符合時代的特點和人們的需求。這類教師主動、學生被動的模式已被這個時代淘汰。除此之外這類模式基本沒有任何的創新,相關教育者可以拿著自己的教案固定講授同樣的內容很多年,這對教育質量而言沒有任何的保證,學生也會很快就非常煩躁,無法與教育者配合構建合力[2]。
除此之外在高師古箏教育中,大部分都結合小課的方式在教授,這類模式的確很針對,可以保證其效率,但所花費的成本過高,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充足的精力保證;除此之外學生們也沒有很好的交流溝通空間,對于彼此的問題都基本不知曉,也沒有自己個性可言,這在以人為本的時代里是不正確的,是需要做出改變的。
高師教育古箏教育都非常重視最終的成績,但對于舞臺的經驗積累基本上是不重視的,毫無疑問這是非常不正確的。除此之外高師教育科目體系中也沒有足夠多的實踐課目可供學生自主學習,學生缺乏外出表演和實踐的理論基礎,在各項綜合實力上都相對缺失。
首先,高師古箏教育應努力做到理論與實踐的共同進步,這對于高師古箏教育發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策略。隨著我國整體經濟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有了上大學的機會,各地區院校都在廣泛的擴招,這就使得實際生源的質量有了下降。很多高師學生基本上都不具備任何的古箏基礎,對古箏知識的了解非常少;即使有部分學生掌握些許古箏知識,大多也都是為了應對高考而臨時學習的。所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相關教育者必須將知識理論的學習加入到自己的實際科目中來,為學生的進步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多實踐,不要閉門造車,要把自己的理論合理的運用到各類表演中去,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為其個人的綜合發展帶來幫助。
我國高師古箏教育的科目體系還需要進行合理調整。正如上文所分析的那樣,很多體系都已過時,必須要結合時代的特點做出改變。在科目體系設計中,必須要結合本高師學院的教育目標,還要結合時代的特色和實際的需求來處理;在課本選擇上盡量結合著時代發展來做選擇,絕不要過分的守舊,抱著傳統的課本不放。在實際教育模式的選擇上,也要做出合理創新。各級學院必須時常交流,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自己的教學體系設計是合理的、是不過時的。
高師古箏教育從業者必須努力的為學生們創造鍛煉機會。在課堂上可以適度引入各類別表演的環節,比如設計模擬表演會,使學生們機會參與到演出中、結合自己的實力來進行演出的機會;在課下教師要結合自己所有關系,為學生盡量提供外出演奏的實際機會,可以參與大型的演出,也可以加入到小演奏之中,只要是提升學生個人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操作,都是值得鼓勵和贊揚的。相關教育者必須負起責任,不可將教育事業單純視為簡單的業務處理,要將自己作為教師的責任納入其中,協助學生提升個人素養,促進實際發展和進步。
整體來看我國高師古箏教育存在部分缺失,需要結合時代的需求進行轉變。這不僅有利于提升我國高師教育的實際效率,對于我國傳統歷史文化的發展和推廣而言也是有利的。
[1]王莉萍.高師古箏集體課教學改革研究——以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為例[J].藝術研究,2013.
[2]陸媛媛.論高師古箏教學的缺失及其路徑選擇[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0.
J60
A
曠瑩瑩(1992—),女,貴州銅仁市思南縣,助教,研究方向:音樂教學,古箏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