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亮點解析
新修訂的《條例》明確,將原來由多部門負責的農藥生產管理職責統一劃歸農業部門,解決重復監管、監管盲區并存等問題。農藥登記、生產、銷售、監管和推廣應用歸口農業部門統一管理,實現環環相扣、步步把關、層層監管,可以實現農藥產銷用全程一體化管理。
評點:變多頭管理為獨家管理,既可以提高管理部門的權威性,又可以提高管理部門的責任心,提高辦事效率,還可以節約資源。無論是對農藥的生產、銷售、應用,還是對老百姓關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都是一大進步。特別是對農藥行業而言,是簡政放權、節本提效的大好事。
新《條例》明確對農藥經營實行許可制,提高門檻,同時首次明確了農藥使用者的義務,規范農藥使用行為。此外,對制售假冒偽劣農藥等違法行為加大了懲戒力度。
評點:農藥是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解決了農藥使用問題,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強化對使用環節的管理,促進農藥科學合理施用,是從農業生產源頭把住了農產品質量關。對無證生產經營、制售假冒偽劣農藥等違法行為除原有處罰措施外,通過提高罰款額度、列入“黑名單”等加大懲戒,提高了企業的違法成本,將對違法行為形成有效震懾,能更有力地規范農藥生產、銷售的自律行為,為餐桌上的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新《條例》提高了行業門檻,取消臨時登記,登記資料允許轉讓,農藥產品可以委托加工,這些改革都將推進企業優勝劣汰,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評點:廠家數量多、規模小、競爭力不強,登記產品數量多,低水平重復登記現象嚴重,是農藥行業的一大痼疾。取消臨時登記,以后登記的農藥技術水平更高,保證了科學性,對正規農藥生產企業十分有利。登記資料允許轉讓,有利于農藥企業簡化登記成本,也有助于擁有登記證的企業活化不良資產,一批擁有登記證的中小型企業可能加速退出行業。農藥產品可以委托加工,將極大便利農藥行業優勢互補企業、跨區域企業間的分工協作,大幅減少低水平重復建設投資。登記資料可轉讓制度,將避免后登記企業低水平重復試驗的耗費,也使得先開發產品企業的創新開發費用可以得到補償,有利于盤活行業的創新開發成果。
(東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