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有機食品巨大的發展空間
超有機食品巨大的發展空間的機遇包括人類對安全食品的迫切需求、全世界高度關注的環境機遇以及有機食品產業自身的高產量、高品質、高安排性和低成本即“三高一低”的競爭優勢等。
需求決定市場,市場競爭力的強弱決定發展空間的大小。如今,食品安全問題引發了全人類的恐慌。全人類都迫切需要安全、優質、好吃、不貴的食品。但由于人類至今還沒有研究出擺脫農產品產地環境污染的技術和方法,擺脫依賴投入化肥、農藥的種植方式和方法,因此無法獲得安全的糧食、蔬菜、水果等農產品;還沒有研究出擺脫污染草原、牧場養殖環境以及依賴投入殘毒飼料、化學添加劑、化學獸藥、抗生素的畜禽養殖技術和方法,因此,無法獲得安全的肉、蛋、奶等畜禽產品。農產品的安全問題依然困擾著全人類,通過科技創新技術和方法,創建出徹底凈化產地環境和徹底擺脫依賴投入農用化學品的農產品生產方式,徹底控制了農產品的源頭污染。
嚴重的全球污染問題,引發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當前,以節能減排為主旋律的環保運動正在世界興起。眾所周知,化學農業是高度依賴石油等能源物質的產業。因此,科學家們稱現代化農業為石油農業或者化學農業。比如,化學肥料的生產必須采用天然氣或優質煤為原料,并需要高耗能的高溫、高壓生產工藝條件生產。超有機食品的生產方式,則是不用化學肥料、化學農藥等農用化學品的生物農業生產方式。擺脫了農產品的生產對能源物質的依賴,擺脫了對高耗能生產工藝的依賴。超有機食品的生產方式,創造出節能減排的環保產業方式,這是其一。其二,超有機食品的生產方式,是重建自然和諧的生產方式。解除了化學農業生產過程中,必須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有害氣體的方式。
3.1 安全優勢:超有機食品是“零農殘”安全意義上的食品,其它所有的食品均是“有農殘”的食品。所以,有機食品與現代化學食品比較,不是同一個安全層次上的食品。就有機食品而言,無論是歐盟原創性有機食品,還是我轉化型有機食品,都執行有一定農殘限量的標準。超有機食品跳出了現行所有食品安全標準的層次,躍入到重建大自然和諧的天然食品層次,即“零農殘”安全標準層次。這是超有機食品的唯一性,正是人類所渴望已久的安全食品。這必然賦予了超有機食品巨大的市場競爭力。
3.2 品質優勢:化學農業造成了農產品品質的嚴重下降。這種農產品品質下降,不但是表現在瓜果不甜、肉蛋奶不香、糧食不好吃的表面,更為主要的是農產品的營養成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涉及營養物質種類的缺失和營養結構的失衡等。即便是當前的各種有機食品,也無法彌補農產品品質低劣的缺陷。由于超有機食品的生產方式是通過技術創新,重建大自然和諧。
3.3 產量優勢:化學農業之所以霸占農業產業近一個世紀,其主要優勢就是高產。也就是說,化學農業能夠為人類提供更多的農產品,解除由農產品不足造成的饑餓危機。今天的有機食品生產方式,即便是解決了農產品安全問題,但由于產量過低,成本過高,也無法與化學農業競爭。超有機食品的生產方式,不但保證了農產品的“零農殘”的安全性,同時,還創造出比現代化學農業還要高產的模式。經實踐證明,超有機食品生產方式與化學農業比較,小麥、水稻可增產10%以上,玉米、小米等可增產30%左右,蔬菜、水量可增產30%~ 80%。這種增產優勢徹底動搖了化學農業增產的地位。因此,超有機食品的生產方式——超有機農業模式,為人類創造出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模式。
(房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