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俠
(新民市新城街道辦事處 123221)
●節水農業●
節水灌溉技術模式及其推廣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趙洪俠
(新民市新城街道辦事處 123221)
我國是農業大國,也是水資源短缺的國家。一方面,長江流域多發洪澇水災;另一方面北方嚴重干旱。近幾年,南方也發生大旱,西北災情更為嚴重。自然資源的不可再生和缺乏,對農業發展影響巨大。而在國外嚴重缺水的以色列國家,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卻給農業生產的發展帶來了希望。
節水灌溉是充分合理利用各種水資源,采取水利、農業、管理等技術措施,使區域內有限的水資源總體利用率最高及其效益最佳。節水增效灌溉的地區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千差萬別,灌溉的對象也多種多樣,必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依據不同地區、不同作物的不同要求,建立不同的節水工程技術模式來予以實施。
1.1 新建井灌區節水增效
在新建的井灌區發展節水增效灌溉。以開采有穩定可靠補給來源的淺層地下水為主,將井灌建設和節水灌溉結合起來,建設成節水型井灌區,做到既促進農業的發展,又防止地下水超采、環境惡化的結果。
1.2 渠灌區節水改造
在對干、支渠等輸水工程進行防滲的同時,對田間工程進行節水改造。改造的模式是:對斗、農渠進行防滲襯砌,平整土地,重新確定溝渠規格,采用小畦灌、溝灌、長畦短灌和波涌灌等先進的地面灌水技術,并通過開展非充分灌溉、水稻控制灌溉、降低土壤計劃濕潤層深度和采用覆蓋保墑等農業綜合節水技術,實現渠灌區全方位節水。
1.3 井渠結合節水
單一依靠渠灌還是單一依靠井灌都存在水資源不足,或引起其他生態問題,必須實行井渠結合灌溉。開展地面水與地下水在時間上及空間上的聯合調度。渠灌部分進行適度防滲輸水渠道,井灌部分采用管道輸水;田間采取長畦改短實施小畦灌溉及覆蓋、化學節水、節水灌溉制度等農藝和管理節水措施,實現水資源的優化調度和農業高效用水。
1.5 城郊農業節水灌溉
城郊農業的特點主要表現為產值高、生產效率高、為城市生活服務。因此,必須發展高效農業,即資源利用率高、生產效率高、經濟效益高的農業。這類地區的節水灌溉工程技術模式為:大田糧食作物建設噴灌、管灌工程發展噴灌、小畦灌,蔬菜、果園及經濟作物發展微灌和噴灌,灌溉用水管理實施自動化控制。
設施栽培,采用大棚膜下滴灌,有效的控制棚內空氣濕度,提高地溫,減少病害,促進作物早熟,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1.6 節水抗旱灌溉
我國無論是北方或是南方地區,均存在著許多季節性缺水地區,如不采取抗旱灌溉輕者減產,重者絕收。對這類地區,采取的節水灌溉工程技術模式為:選用適宜當地的各種節水灌溉技術如坐水種、軟管灌溉、移動式噴灌機組和平整土地、修建梯田、植樹種草培肥土壤、覆蓋保墑、合理耕作、節水灌溉制度相結合。
節水灌溉是充分有效地利用灌溉水和自然降水,根本目的是通過采用水利、農業、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水從水源通過輸水、配水、灌水直至作物耗水過程中的損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單位耗水量的作物產量和產值。廣義的節水灌溉內涵包含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輸配水系統的節水、田間灌溉過程的節水、用水管理節水以及農業節水增產技術措施五個方面。
2.1 選擇節水灌溉技術
目前可供選擇的節水灌溉技術有很多種,但都有一定的適宜范圍,必須因地制宜,作好調查研究,進行充分論證和多方案比較,特別要考慮我國農村土地承包延長30年不變的國情,選擇最適合本地發展的節水灌溉技術措施。如經濟實力強、灌溉水源特缺的地區宜發展噴灌或微灌;如經濟實力弱,則可考慮采取簡易的田間節水灌溉技術,即平整土地、劃小畦塊、細流溝灌和隔溝溝灌、坐水點種等,或采用節水灌溉制度;如灌溉經濟作物、果樹、蔬菜等產值高的作物,可考慮采用噴灌或微灌;如灌溉大田作物宜選擇渠道防滲或低壓管道輸水;如連片種植、又實行規模經營管理的,可考慮采用噴灌;如高揚程灌區節水即節能,宜選擇噴灌或微灌等等。切忌主觀盲目,互相攀比,不按經濟規律辦事,不考慮本身條件,一味追求高新技術,造成不良后果
2.2 節水灌溉的標準
目前適合我國應用的節水灌溉技術有很多種,但節水節到什么程度才算節水,效益高到什么程度才算高效,用哪些標準來衡量,以往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有的只在輸水部分采取某種單項措施,而田間卻是大水漫灌,種植粗放,雖然減少了輸水損失,但增產效益很低。
2.3 節水灌溉應與農業節水增產技術緊密結合
過去發展節水灌溉過程中,往往只重視單項工程技術,而沒有注意將農業增產技術措施予以配套,雖然節水但產出效益并不高。當前農業節水增產技術一般包括:水肥耦合技術、蓄水保墑的耕作技術、適雨種植的作物合理布局、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栽培技術、秸稈或地膜覆蓋技術、采用化學藥劑的抑制作物蒸騰、抗旱、吸水、保水技術以及耐旱品種的選育技術等。應特別強調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將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與農業增產技術組裝配套,發揮綜合的節水增產效益。在建設規模較大的節水灌溉工程時,應有農業部門參與論證和實施。
2.4 選擇優質的節水灌溉設備
必須把選擇優質的節水灌溉設備作為建設節水灌溉工程的一件大事來抓。在選購節水灌溉設備時,一定要打破地方保護主義,選用經過國家法定檢測機構檢測合格的產品。
2.5 制定發展政策
國外發展節水灌溉的經驗也表明,當前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農田灌溉用水的效率,包括新的和改進的灌溉技術、農民和水利工作人員對灌溉較好的管理以及灌溉制度的改進。但是,這些措施只有在有關的經濟政策、法律、規定都鼓勵節水的時候才能實現。目前,要促進我國節水灌溉的發展,首先要研究制定好投入政策。節水灌溉帶來的直接效益是擴大灌溉面積、提高灌溉保證率、減少水費負擔,另一方面農業節水可以支援工業和城市生活用水、維護生態平衡,對整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發展節水灌溉的投入政策,要體現國家、集體和農民個人共同負擔的原則。多渠道積累發展節水灌溉的資金,如基建及房地產開發占用耕地要對破壞的節水灌溉設施進行補償,對于工業及城市用水大戶要征收水資源費,投入發展節水灌溉。
2.6 抑制農業用水的浪費
我國一方面水資源緊缺,而另一方面農田灌溉用水浪費很嚴重;一方面國家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開展節水灌溉技術研究、引進國外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與設備,而另一方面卻推廣緩慢、步履艱難。水價不按經濟發展規律核定,必然導致節水灌溉走向惡性循環。因此,必須理順水價,按供水成本和水在農業增產中的作用核定水價,經濟手段抑制農業用水的浪費。
2.7 節水灌溉材料設備的產業化
當前,我國節水灌溉設備生產企業,小而分散,多以生產單項產品為主,相當部分企業缺乏自身發展能力,長期依賴國家投入,技術改造困難,生產條件落后,難以接受新技術,不但產品陳舊,也致使我國許多節水灌溉新成果難以轉化進入市場。加上設備分散零亂,配套性差,農民不易掌握,服務體系又不健全,因此抑制了農民購置新設備的積極性。必須改變現有這種以小生產方式發展節水灌溉的模式,采用工業化的方式即實行規模化生產、企業化管理,將節水灌溉設備生產銷售服務全過程納入產業化的軌道,促進我國節水灌溉設備上檔次、上規模、增效益。
2.8 加強節水灌溉技術研究
我國當前推廣的節水灌溉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比較存在較大差距,在推廣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技術問題亟待解決,要重視節水灌溉技術的科學研究,加大科研投入,加強對我國比較落后的提高水利用效率的綜合技術研究。
(1)節水灌溉發展宏觀決策研究:包括不同類型區節水灌溉發展的途徑、專家系統、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經濟政策等。
(2)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研究:包括農業水資源對農業持續發展的支撐能力研究、農業水資源聯合利用調控研究、灌溉回歸水轉化機理和重復利用技術研究。
(3)以提高水的利用率為目標的灌區技術改造研究:包括不同類型灌區技術改造標準與評價方法研究、節水潛力和改造模式研究、改善灌區運行管理研究。
(4)節水灌溉新技術、新設備研究:包括低投入、低能耗、高效益的噴灌、微灌設備研究,田間地面節水灌溉技術研究,大型灌溉工程施工機械和施工技術研究。
(5)灌溉用水管理現代化研究:包括灌溉水量適時調控理論及計算機管理技術研究,灌區用水管理數據庫系統與動態管理決策支持系統研究,灌溉自動化管理設備研究。
加強對節水灌溉工程的全方位研究和探索,形成系統化管理,提高水資源利用水平,達到節水增產增效的目標,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讓有限的水資源為我國農村農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3.1 提高認識,合力發展
我國水資源缺乏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水資源短缺對生態環境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遠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在發展節水灌溉采取的措施上,要打破常規,采取非常措施,使節水灌溉更大規模、更深入開展,使各方面政策措施更加配套,使節水灌溉的增產增收效益更加顯著。
3.2 應以國家投入為主
目前我國發展節水灌溉是以農民自籌為主,建設資金主要是使用銀行貸款,由于我國農民收入水平相對較低,而節水灌溉的效益主要體現在改善生態環境等社會效益方面,要求農民投入太多的資金用于發展節水灌溉是不現實的。
3.3 提高管理水平
我國節水法規制度建設相對滯后,尤其是灌溉用水的市場機制不鍵全,農用水價偏低,不利于節水灌溉工作的開展。在推行節水灌溉中,管理是最重要的環節,也是目前最不為人們重視的環節,重建設、輕管理仍是長期以來沒有解決好的一個重大問題。
3.4 因地制宜,克服盲目性
目前可供選擇的節水灌溉技術有很多種,要考慮我國的國情,選擇最適合本地區發展的節水灌溉技術措施。
2.5 提高設備質量
實行規模化生產,將節水灌溉設備生產銷售服務全過程納入產業化軌道,按市場經濟規律發展,促扶持,促進科研與生產緊密進我國節水灌溉設備上檔次、上規模、增效益。
在農業栽培中為了節水增效,主張推廣應用膜下滴灌、暗灌、微灌、噴灌。在設施栽培中,采用軟管滴灌、噴灌,既節約用水,又能使田間環境適應作物生長發育需要,避免了順壟大水漫灌這一做法的弊端,不易使作物染病,創造了適宜的環境,節約了用水,提高作物產量,增加了效益。
發展節水灌溉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將農業措施與水利措施相結合、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軟件建設與硬件建設相結合,形成各種節水技術的組裝、配套與集成。
10.16627 /j.cnki.cn22-1215/s.2017.0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