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寧縣農業科學技術推廣中心 任小紅
洛寧縣質保植檢站 孫宗明
洛寧縣農業科學技術推廣中心 王海超 曲新生
洛寧縣2015年秸稈綜合利用現狀與建議
洛寧縣農業科學技術推廣中心 任小紅
洛寧縣質保植檢站 孫宗明
洛寧縣農業科學技術推廣中心 王海超 曲新生
洛寧縣地處豫西山區,洛河中上游,全縣總面積2 306 km2,轄10鎮8鄉388個行政村,總人口48萬人。洛寧縣北靠崤山,南依熊耳山,位于河南省洛陽市西部,洛河中游,東接宜陽縣,西連盧氏縣和靈寶縣,南鄰嵩縣和欒川縣,北靠陜縣和澠池縣。洛寧縣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33萬hm2,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2萬hm2,總產量2.6億kg,平均單產268 kg。
(一)秸稈產量情況
洛寧縣是一個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大縣,也是農作物秸稈產出大縣。2015年洛寧縣共產生各類秸稈65.8萬t,可收集秸稈總量63萬t,秸稈綜合利用量52.76萬t,占秸稈理論產量的80.18%,占可收集秸稈總量的83.75%。其中,小麥秸稈產生量18萬t,利用率87.11%;玉米秸稈產生量22萬t,利用率91.2%;豆類秸稈產生量3.5萬t,利用率82.86%。
(二)秸稈綜合利用情況
1. 秸稈肥料化。此類利用主要是利用機械將秸稈粉碎進行直接還田。近年來,洛寧縣大力推廣機械化秸稈粉碎還田技術,夏收時重點推廣了聯合收割—秸稈粉碎還田—夏玉米機械直播技術,通過給小麥聯合收割機加裝2次切碎裝置秸稈還田機械,將粉碎的秸稈均勻地拋撒在地表,利用玉米直播機械進行免耕播種作業。秋收時重點推廣玉米秸稈粉碎還田,覆蓋地表,然后進行深耕深翻,耬平耙實,再進行機械播種。2015年洛寧縣秸稈肥料化利用量為20.16萬t,占秸稈總產生量的30.64%。
2. 秸稈飼料化利用。畜牧養殖業是洛寧縣的重要產業之一,近年來發展速度迅猛。全縣規模以上養殖場已達505個,其中存欄量50頭以上的肉牛養殖場88個,存欄量200只以上的養羊場19個,牛、羊、豬存欄量分別達19.7萬頭、15.4萬只、12.9萬頭。秸稈飼料化利用的方式是直接飼喂和青貯。目前,洛寧縣秸稈青貯量僅有4.5萬t,秸稈的青貯利用空間還很大。
3. 秸稈能源化利用。從統計來看,2015年洛寧縣能源化秸稈利用量為15.1萬t,主要是洛寧生物質能熱電廠項目,年利用秸稈15萬t,剩余為小型的戶用秸稈沼氣及部分秸稈直接作為燃料使用。能源化秸稈利用占秸稈總利用量的28.62%,占秸稈總產生量的22.95%。
4. 秸稈基料化利用。秸稈基料化利用的方式主要是把秸稈制成食用菌培養基料生產食用菌。河南景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洛寧縣部分個體戶或農民合作社年利用農作物秸稈2萬t,占秸稈總利用量的3.79%,占秸稈總產生量的3.04%,帶來了2 000元/t的經濟效益,相當于0.13 hm2糧食作物的經濟效益。
上述4種途徑利用秸稈總量約為全年秸稈生產量的80.18%,目前尚有一定的作物秸稈沒有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大都廢棄在村頭溝邊和田間地頭。
(三)秸稈利用存在的問題
1.農戶利用量減少。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和生產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戶大多使用煤炭、液化氣、電作為生活燃料,耕種使用化肥,秸稈作燃料、肥料的傳統利用方式正在逐步減少。農村只有極少部分的貧困家庭用秸稈作為生活燃料。雖然近年來沼氣作為農村能源為秸稈利用找到了出路,但全縣沼氣普及率較低,且沼氣用料也比較少,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秸稈利用問題。
2.原料化的利用滯后。隨著農業持續穩產高產,農作物秸稈總量在增加,但綜合利用特別是原料化的利用仍然滯后,秸稈不能有效綜合利用。
3.飼料化利用與規模化養殖發展不相適應。養殖業規模化發展水平較低,間接制約了秸稈的飼料化利用率,秸稈用于青貯飼料的比例較低。
4.農村勞動力缺乏。由于打工經濟的發展,全縣農村青壯年勞力大多外出打工,家中多是留守老人和孩子,對大量的秸稈無力搬運和堆漚,只得一燒了之。
5.用于還田,包括直接還田和堆漚還田。秸稈直接還田作物為玉米秸稈和小麥秸稈,其中玉米秸稈還田,每667 m2需增加農機作業成本35~40元,秸稈直接還田率太低。一方面,秸稈還田機械少;另一方面,還田增加了生產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秸稈的還田利用率。近幾年,洛寧縣委、縣政府雖然有過扶持和引導,秸稈綜合利用率有所提高,但總體利用率仍較低。據調查,2015年洛寧縣秸稈總體利用率約為80.18%,全縣每年秸稈被利用52.76萬t,還約有13.04萬t的秸稈被廢棄或在田間直接焚燒。
(一)積極宣傳
讓廣大群眾了解秸稈綜合利用的效益和好處,為群眾提供好政策引導。政府部門通過政策導向,鼓勵群眾將資金投入到秸稈綜合利用項目上。
(二)積極引導
盡快出臺一些相應的收儲優惠政策,大力扶植和培育秸稈綜合利用方面的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
(三)加快研發
盡快解決秸稈綜合利用方面的技術難題,讓這項造福子孫后代的事情盡快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