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取經互補共贏
——滬吉兩地聯手推進青年農場主“抱團”發展
9月11~14日,我省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37名來自上海各區的青年農場主赴我省,參觀考察青年農場主產業基地,與當地青年農場主進行座談,深入交流,分享經驗,展示產品,共同探討產業發展和市場拓展大計的活動。
在為期四天的活動中,上海青年農場主參觀考察了吉林市九月風家庭農場、金色秋天香瓜園、春新家庭農場、金珠花海、綠興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甜香家庭農場等基地,就香瓜生產、糧食供應以及經營模式等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在9月13日舉行的“大市場、大基地、大聯合——滬吉兩地青年農場主產業發展交流座談會”上,兩地青年農場主分別介紹了各自的主打產業、營銷模式、市場需求、產品供應等內容。我省代表帶來了大米、雜糧、人參、木耳、雞蛋、蜂蜜、榛子、粘豆包等特色產品拿到現場展示,大家一邊品嘗,一邊交談,氣氛十分熱烈,達到了互通有無、交流推介的目的。
上海農廣校副校長黃輝表示,吉林省是農產品生產大基地,上海是商品流通大市場,希望通過這次的交流活動,幫助上海青年農場主開拓視野,尋找到中意的合作伙伴。
上海桂峰臺農果蔬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劉海燕,在上海,她擁有一個響亮的名字——“草莓姐姐”。在推介過程中,她對吉林省的鮮食玉米產業、大米產業以及香瓜生產都提出了中肯建議,發揮吉林的資源優勢,提供大量的優質農產品原料,利用上海的資金、項目和市場優勢,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放大產業優勢。
我省的青年農場主王蘭花是撫松縣沿江鄉永恒食用菌合作社的理事長,也是今年我省赴日考察的青年農場主成員之一。她帶著自家生產的林下參、木耳、靈芝、天麻等產品在對接會上現場展示,并用手機播放了基地生產環境的視頻,受到追捧,當場達就成1萬斤木耳的銷售意向。
省農委科教處副處長侯宇心介紹,2016年,省農委與上海市農委本著資源共享、互通有無、促進合作、共同提高的原則,簽訂了兩地青年農場主長期交流培訓協議。當年11月,首批25名青年農場主及指導教師赴上海開展了為期3天的培訓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這次交流會是滬吉兩地落實培訓協議的具體措施,也是上海青年農場主對我省的回訪。我省組織吉林市、松原市、白山市等地的40名農場主參加了對接活動,他們主要從事果蔬、特產、雜糧雜豆、水稻、養殖等,都來自生產一線,有自主產業的農場主。
2017年我省新一期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訓工作已經啟動,全年計劃培養現代青年農場主410人,通過系統培訓,幫助他們適應農業結構調整,選擇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培育成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的主力軍。
(來源:吉林省農村經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