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俊麗
(贊皇縣農業畜牧局 河北 贊皇 051230)
發展節水農業保護生態環境
郝俊麗
(贊皇縣農業畜牧局 河北 贊皇 051230)
農業是用水大戶,其用水量占全市用水總量的70%以上,水資源的短缺與農業粗放低效利用的狀況并存,而水資源的粗放利用,又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程度,水資源的短缺已成為制約當前農業生產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瓶頸”之一。發展節水農業是科學應對水資源短缺問題,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發展節水農業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主要節水形式包括管灌、渠道防滲、微灌等,科技創新在節水農業中做出了突出貢獻,農業生產中抗旱品種的大面積推廣應用,也大大節約了水資源,但在發展節水農業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用水利用率低。由于輸送方式、灌溉方式、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問題,造成農業用水利用率低、用水浪費多。二是運用集成技術差。在節水技術上只注意渠道防滲、低壓管道輸水、噴灌微灌等單項技術推廣,缺乏將這些技術和農藝措施緊密結合的集成技術運用,農業節水的潛力很大。三是投入資金少。農戶自我投入不足,政府的政策性支持資金也只能在示范項目區內進行,難以形成灌區大面積的推廣應用。四是結構約束強。受作物種類的限制,瓜果、蔬菜等經濟作物的節水農業技術推廣相對容易,而大田作物中難以推廣。
2.1 加強政策支持與引導。一是拓寬投資渠道,采取民辦公助,以獎代補等多種形式,調動社會各界投入的積極性,為發展現代農業節水提供保障。二是充分利用現代農業信息網絡,加強節水技術、節水典型的宣傳普及,指導農業搞好農業節水新技術的應用。三是抓好農業節水示范區建設,通過以點帶面、示范帶動推動節水農業的發展。四是充分利用各種傳播手段,加大節水農業的宣傳力度,提高農民對發展現代農業節水的認知度。
2.2 建立與完善適合的現代節水農業技術體系。大力推進農藝節水、生物節水、定額灌溉等農業綜合節水技術和措施,加強灌區節水改造、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設,加強節水灌溉技術、基礎設施等管理工作,建設農業節水基礎設施保障。一是實施工程節水。合理利用地下水資源,配置必要的機井配套設施,完善維修現有的水利設施,積極推廣應用各項適用的節水新技術,因地制宜實施管道灌溉、滴灌、微灌節水措施,推廣農業綜合開發節水經驗,如在雨水集蓄利用方面,建設蓄水池、塘壩等各類雨水集蓄工程。以管道灌溉為主,杜絕大水漫灌,做到科學用水、節約用水。二是發展農藝節水。通過對土壤增施有機肥,農作物秸稈直接還田,改進耕作制度,加大對農作物的田間管理,實施地膜覆蓋、秸稈覆蓋等措施,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改善土壤結構。三是積極引進和推廣抗旱耐旱高產優質的農作物新品種,減少澆灌次數。并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保護性耕作、節水精播、水肥一體等旱作節水農業綜合配套技術。四是管理節水。創新節水機制,成立不同層次和不同行業的用水協會,發揮用水者的主體作用,提高全社會的節水意識,促進節水管理向良性方向發展。五是搞好農業節水示范區建設,發揮農業綜合開發的示范帶動作用。六是因地制宜推廣渠道防滲、管道輸水、微灌噴灌等高效農業灌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