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璐
(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上海200233)
許多生產廠家、供應商和品牌商對于服裝標準都非常熟悉,也非常關注標準的變化和發展。但對于一些服飾標準,如FZ/T 73001《襪子》卻并不關注。殊不知這些關系著日常使用的服飾小物件的標準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適用性變得更明確,操作性更強。此類服飾小物件標準的變化同樣也影響著對應產品的質量和生產。
襪子作為日常使用的服飾產品代表,體積雖小,卻是貼身使用之物,產品質量的優劣自然不容忽視。將襪子標準的新舊版本進行比較,旨在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新版本標準的重要內容,為控制襪子產品的質量保駕護航。
首版FZ/T 73001《襪子》標準于1991年發布,期間經歷了4次修訂,最新版已于2016年10月發布,并于2017年4月1日起開始正式實施。最新版本在2008版的基礎上做了大幅度地改動,修改內容主要包括擴大標準的適用范圍、引入“是否含有彈性纖維”作為產品分類的條件、減少了工藝性的指標、重新規范了檢測項目和要求,使檢測更具操作性。這些修改使得《襪子》標準逐漸由生產型標準向市場型標準轉化。
隨著市場發展的需要,主要將新版(2016)標準中的適用范圍、產品分類、質量要求、標志標識等主要內容與舊版(2008)標準進行了比較。
2016新版標準適用范圍主要針對適用人群和產品功能進行劃分的,而2008版則主要針對襪子的成分和生產工藝進行劃分。其中2016版襪子標準主要適用于鑒定男襪和女襪的質量,不適用于壓力襪、經編襪、運動襪、防脫散襪等質量的鑒定,也不適用于36個月及以下嬰幼兒襪類;2008版襪子標準適用于鑒定棉襪、化纖襪、棉與化纖混紡及交織襪的質量,其他品種襪子可參照執行,對嬰幼兒襪類質量也適用。對于不適用于2016版新標準的襪類產品質量,可按表1中的產品標準執行。
由上述內容可知,2016版標準的適用范圍更趨向于成人穿著的普通襪類,對于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襪子或是嬰幼兒穿著的襪子,建議執行其他更為合適的產品標準。
2016版標準引入“是否含有彈性纖維”作為產品分類的條件之一,而2008版標準則以襪子所含原料成分和工藝類型來分類的,詳見表2。

表1 其他襪子質量適用標準

表2 新舊版標準襪子產品分類方法
由表2可知,了解掌握襪子所含成分和生產工藝需要一定的專業背景,所以2016版標準中分類方式的更新大大方便了標準使用者對襪子種類的區分,有利于襪子產品后續一系列規格標注和測試操作的選擇。
從質量要求設定的框架看,2016版標準的質量框架與2008版標準大體一致,均分為外觀質量要求和內在質量要求。
2.3.1 外觀質量
外觀質量主要包括規格尺寸及公差、表面疵點和縫制規定,其中變化最大的是規格尺寸及公差。
2008版標準根據襪類產品所含原料成分及生產加工工藝將規格尺寸及公差分為6個表格,包含了棉羅口短襪,錦綸絲羅口、寬緊口短襪,彈力錦綸絲羅口、寬緊口短襪,高彈無跟襪,棉/彈力錦綸絲(滌綸絲)交織襪和棉/氨綸包芯紗交織襪。看似詳盡,實則選擇起來難度很大,尤其對于位于整個產品鏈下游的品牌商、經銷商和檢測公司來說,因為無法得知其加工工藝就無法找到對應的規格尺寸表來選擇合適的規格尺寸。而2016版標準改變了這一現狀,考慮到滿足穿著的主要因素與襪子彈性大小有著直接的關聯,便將舊版標準中的6個表格整合成無彈有跟襪、彈力有跟襪和彈力無跟襪3個規格尺寸表,大大方便了使用者對于規格尺寸的選擇。
2.3.2 內在質量
內在質量主要包括直、橫向延伸值、纖維成分含量、GB 18401項目和色牢度項目。對于纖維成分含量、GB 18401項目和色牢度項目,2016版標準僅刪除了耐唾液色牢度一項,因為新版標準不再適用于嬰幼兒襪類,其余項目的質量要求均無很大的改變。對于直、橫向延伸值項目,由于該項目與規格尺寸表有關,在規格尺寸表做了較大幅度的整合后,該項目相應地也隨之進行了整合,表格刪減為3個,分別對應規格尺寸的無彈有跟襪、彈力有跟襪和彈力無跟襪表,進一步提高了該項目檢測的操作性。
由于規格尺寸與直、橫向延伸值的表格內容過多,不在文中逐一展開。詳細的指標還需查看具體的標準內容。
新舊兩版標準均規定產品使用說明應按GB/T 5296.4執行,新版標準還強調兒童襪的使用說明應該符合GB 31701的規定。由于產品分類方式的變化,2016版標準不再要求標注高彈連褲襪的“分特克斯”數和薄棉襪的紗線密度。
在成分標注方面,考慮到市場上現有產品種類的復雜多樣性,2016版標準在原有標準推薦標注腳面部位成分含量的基礎上,又增加可標注襪底部位成分含量的條款。因而很多國外買家和品牌商開始關心關于“被標注了整體的成分襪子是否可以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問題。從新版標準看,這一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確實某些國家針對襪子成分的標注會要求標注整體成分,如何讓各國襪子的成分標注統一也成了各品牌商們的一大難題。但筆者以為,成分標簽的作用就是明示消費者這一產品的主要組分,無論是何種纖維成分的標注方式,只要將所標成分及對應的襪子部位在標簽上表述清楚,不會誤導消費者即可。雖然在FZ/T 73001新版標準中優先推薦標注腳面或襪底的成分,但也并未指明不可以標注襪子整體的成分,所以標注襪子整體成分也是可行的。

表3 襪子號型規格標注示例
關于襪品號型規格的標注,新版標注更為清晰地給出了每種襪子號型規格的標注示例,方便了標準使用者依照示例規范地去標注襪號,詳見表3。
值得一提的是,在為彈力有跟襪選擇合適襪號時有兩組襪號可供選擇。一組是以單數跳檔的,如23~24;另一組是以雙數跳檔的,如22~24。由于襪號的選擇會影響到直、橫向延伸值的符合性,建議根據實際產品的彈性強弱來選擇合適襪號。對于彈性較弱的彈力有跟襪,可選擇單數跳檔的襪號;對于彈力較強有跟襪,選擇雙數跳檔的襪號。
通過上述對新舊版標準的比較,可以看出新版標準擴展了標準的適用范圍,明確不適用范圍,以方便業內人士適用;相關方不再為標準中找不到對應的要求而犯難;襪號的標注不再與纖維成分掛鉤,而是與是否加入彈性纖維有關;增加了纖維含量測試的取樣部位,方便了企業和檢測公司操作;提供了明確的規格標注示例,方便標準使用者規范標注。
總而言之,透過FZ/T 73001《襪子》標準的這次大幅的改進,可以看出相關產品的標準正朝著更科學、更實用的方向邁進。而作為一名檢測行業的工作者,只有通過深入學習和理解標準,才能更好地為客戶服務。借由《襪子》新舊版本標準的比較,一方面對自身理解和掌握標準內容進行總結;另一方面希望通過呈現自己的觀點,給相關人員在學習、操作新標準時提供一些參考,幫助大家一起了解新版《襪子》標準。當然對于整個標準還有未盡述詳細的地方,有待日后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斷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