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燦李柱
(1衡水學院教育教學質量監控中心河北衡水053000;2南和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河北南和054400)
京津冀一體化下衡水市現代農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王燦1李柱2
(1衡水學院教育教學質量監控中心河北衡水053000;2南和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河北南和054400)
現代農業是指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的社會化農業。近年來,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衡水市農業結構調整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我們要清醒地看到,衡水市農業的傳統生產方式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面對當前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勢在必行。
衡水屬于環渤海經濟圈和首都經濟圈的“1+9+ 3”計劃京南區。京九鐵路、石德鐵路等8條鐵路或規劃鐵路途經衡水,被社會經濟學家費孝通先生稱為“黃金十字交叉處”。2014年,衡水明確了“一樞紐四基地”發展定位,現代農業是服務首都需求與加快衡水市發展的重要結合點。2016年,農業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京津冀現代農業協同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目的是以現代農業的發展來撬動華北平原的協同發展。《規劃》明確,按照都市現代農業區和高產高效生態農業區的布局,推進京津和河北省環京津27個縣市加快建成環都市現代農業圈,實現農業田園景觀化、產業園區化、功能多元化、發展綠色化,發揮率先突破、引領帶動作用。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衡水市現代農業發展迎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應該充分挖掘好、利用好,發揮農業這個杠桿的巨大作用。
近幾年來,衡水市在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實現了蔬菜、畜禽、林果等農業內部產業的合理布局、協調發展。首先,衡水市積極實施“菜籃子”工程,加快發展設施栽培,形成了桃城區櫻桃西紅柿及特菜,饒陽大棚西紅柿、甜瓜,阜城西瓜等一大批規模種植、配套齊全、優勢明顯的特色區域蔬菜生產基地。武邑、阜城、饒陽、桃城被列為全國蔬菜產業重點縣。其次,利用豐富的糧食、秸稈等資源優勢,把畜牧業打造成為農業的“第一產業”,根據區域資源特點,重點發展奶牛、斯格豬、蛋雞三大產業,積極發展肉牛、肉羊、肉禽、肉驢、皮毛產業,建設了一批如安平京安、浩源,景縣津龍,武強蒙牛,開發區雨潤等規模化、標準化的生產基地。再次,衡水市立足建設生態宜居北方湖城的戰略地位,優化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壯大區域經濟,改善生態環境,加快發展現代果品產業,形成了以武邑、棗強、冀州、饒陽和深州為優勢聚集的蘋果生產基地,以深州、阜城、饒陽、冀州和武強為優勢聚集的梨生產基地,以深州、饒陽、安平、桃城、景縣和故城為優勢聚集的桃生產基地,以饒陽、安平、武強、阜城和棗強為優勢聚集的葡萄生產基地,以桃城和阜城為優勢聚集的雜果生產基地。四是大力發展觀光農業。桃城區鄧莊鄉推進經濟轉型,是全省農業特色鄉,打造“鄧莊農業園區”、“北蘇閘村”2張名片,取得了良好效果。2016年衡水市政府先后認定了安平縣京安現代農業園區、衡水錦湖養正現代農業園區等36個現代農業園區為衡水市現代農業園區。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扶持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大對現代農業園區的支持力度,幫助園區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農業產業化格局發展的較快,農產品的質量也有明顯的提高。2010年饒陽縣春雷蔬菜專業合作社的黃瓜、茄子,饒陽縣祥灣果蔬專業合作社的黃瓜,饒陽縣向陽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番茄,饒陽縣呂漢村眾興瓜菜專業合作社的茄子、番茄,饒陽縣諾農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番茄、茄子,武邑新紀元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茄子、豆角、黃瓜等11個蔬菜產品通過了農業部綠色食品認證。
衡水市近幾年在現代農業方面發展的較為迅速,但是由于機械化程度低,技術力量薄弱,調查顯示,很多地方依然采用傳統的農業管理方式,這就限制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另外,在我國城鎮化持續推進的過程中,大量的農民涌入到城市當中,造成了農業勞動力的轉移,使當地的勞動力質量不斷降低。真正有文化、懂管理的農戶非常少。在京津冀一體化的背景下,嚴重阻礙了衡水市現代農業的發展進程。
3.1 發揮地理優勢,發展現代農業。衡水市地處河北沖積平原,土層深厚,質地多變,但以輕壤土為主,土壤礦質養分較為豐富,地下水質好,無洪澇鹽堿威脅,適宜發展農業。發展現代農業是一種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在考慮農業發展的影響時,不能僅僅局限于農業發展經濟影響,還要對農業的就業功能、社會穩定功能、生態保護功能、觀光休閑功能和文化傳承功能,都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3.2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強示范引領作用。政府的支持和引導對于現代農業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政府不僅要加大在現代農業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也要督促協調各部門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各級有關部門應該認真落實扶持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大對現代農業園區的支持力度,幫助園區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切實加強對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領導,有效整合涉農資金項目,優先向現代農業園區投放,努力把園區建設成為現代農業發展要素的聚集區、先進技術的示范區、深化改革的先行區、產業融合的試驗區,示范引領全市農業現代化建設。
3.3 落實綠色環保理念,推動生態建設。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的一個明顯特色是融生態農業于一身,這就為都市農業生態性建設發展提出新的目標。城市的發展對土地需求量增大,城市規劃不夠具體完善,許多農用地被侵占,許多作為城市防護欄的農業地帶也被城市侵占,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威脅。京津冀地區城市的空氣質量在逐步下降,霧霾天氣逐漸增加,人們對藍天綠水的渴望更加急切。因此,衡水市在發展現代農業的同時,要做到農田防護與水土防護相結合,公園綠地與自然保護區共同保護,實現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對衡水現代農業的發展也提出一些新的要求,一是生態文明的理念要貫徹現代農業發展的全過程,要自覺推動低碳、循環、綠色農業的發展;二是要以治理大氣污染為重點,精準化治霾,系統化、整體化修復生態,推進山水田林湖的綜合治理。
[1]王春梅.衡水市特色農業發展現狀和特點[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05):136.
2016年度衡水市社會發展研究課題:京津冀一體化下衡水市現代農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課題編號:201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