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艷,李 智 ,李文信 ,覃斯華 ,李桂芬 ,何 毅 ,洪日新,李天艷,柳唐鏡,葉云峰
(1.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農業部南寧亞熱帶果樹科學觀測實驗站南寧 530007; 2.廣西大學農學院 南寧 530004)
大棚西瓜基質栽培技術規程
黃金艷1,2,李 智1,李文信1,覃斯華1,李桂芬1,何 毅1,洪日新1,李天艷1,柳唐鏡1,葉云峰1
(1.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農業部南寧亞熱帶果樹科學觀測實驗站南寧 530007; 2.廣西大學農學院 南寧 530004)
為規范廣西大棚西瓜基質栽培生產,實現大棚栽培西瓜優質高效安全,促進西瓜產業可持續性發展,經過多年的試驗研究與生產實踐,制定出大棚西瓜基質栽培技術規程,主要內容包括產地環境、灌溉水、栽培基質、大棚及配套設施、播種育苗、田間管理和采收等。
西瓜;大棚;基質栽培;技術規程
大棚設施栽培西瓜具有早熟,豐產,質優,經濟價值高,收益大等優點,大大提高了西瓜栽培的經濟效益,生產面積不斷增加[1],在廣西種植面積逐年擴大,而大棚基質栽培西瓜由于不受土地限制,只需清洗、消毒栽培床和基質或更換基質即可連續種植從而克服土壤連作障礙[2],越來越受到廣大種植者的重視。為規范廣西大棚西瓜基質栽培生產,實現大棚栽培西瓜優質高效安全,進一步促進西瓜產業可持續性發展,廣西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經過多年的試驗研究與生產實踐,總結出大棚西瓜基質栽培技術規程。
本規程規定了大棚西瓜基質栽培的產地環境、灌溉水、栽培基質、大棚及配套設施、播種育苗、田間管理和采收。本規程適用于廣西境內大棚西瓜基質栽培。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GB 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 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T 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T 16715.1瓜菜作物種子瓜類,GB/T 23416.3蔬菜病蟲害安全防治技術規范第3部分:瓜類,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NY 5110無公害食品西瓜產地環境條件。
產地環境應符合NY 5110的規定。
灌溉水質量應符合GB 5084的要求。
選用廣西資源廣泛、成本低廉的原料:樹皮、木糠、甘蔗渣、木薯渣、濾泥、泥炭等。
樹皮或木糠、甘蔗渣、木薯渣、濾泥任何一種占50%,加入泥炭50%。
基質應每2 a(年)更換1次,舊基質堆漚1 a后與新基質按體積比1∶2混配,用劑量為30 mL·m-3的38%甲醛50倍液噴霧消毒后再次使用。
大棚長度及寬度根據地形而定。大棚長25~30 m,寬6.0~6.5 m,棚頂高3.0~3.2 m,棚肩高1.6~2.0 m。大棚間距1.2~1.5 m。采用鋼管結構或竹木結構。大棚外圍設施采取全膜覆蓋,沿棚四周下圍加30 cm高裙膜,裙膜以上設1.5~2.0 m高防蟲網,棚兩邊的薄膜可卷起或放下。
大棚內設3行寬0.7~1.0 m、高0.3~0.5 m的長方形種植槽,每行種植槽種2行瓜秧。為防止根結線蟲危害,可在種植槽內墊膜,用基質隔土栽培。每一條種植槽安放滴灌管。空間架構吊蔓吊瓜架。種植槽中間每隔5 m立1條高1.6~2.0 m樁柱,樁柱上方距地面1.6~2.0 m架2條橫竹條,橫竹條相距50 cm。
選擇抗病、優質、高產、耐貯運、耐弱光、單瓜質量1.5~3.0 kg西瓜品種。
種子質量應符合GB/T 16715.1的規定。
春季播種期在1月中旬至3月上旬;秋季播種期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
7.4.1 種子處理 (1)溫水浸種:選用新鮮、飽滿、無霉變的種子放入10%氫氧化鈣水溶液中浸泡15~20 min,洗凈種子表面黏液,將種子放入多于3倍種子體積的50~55℃溫水中攪拌10~15 min,自然冷卻浸種6~8 h。(2)藥劑處理:溫水浸種后用10%福爾馬林100倍或高錳酸鉀1 000倍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 000倍或70%甲基硫菌靈1 000倍藥液浸種20~30 min,用清水沖洗干凈。(3)催芽:去除種子表面水分,用干凈的濕潤棉布包好放在28~32℃溫度下催芽。無籽西瓜需破殼催芽。
7.4.2 育苗基質 用干塘泥或稻田土和腐熟的畜禽糞肥按體積比3∶2比例混合配制成育苗營養土,或者用專用育苗基質育苗。
7.4.3 播種 胚根長0.5~1.0 cm時點播入營養杯或育苗秧盤。選擇晴天上午,點播前澆足水,濕潤營養土,在營養杯(育苗秧穴)中間插1個1.5 cm深、直徑1 cm的小孔,將種子平放在小孔中,胚芽向下,蓋上厚度1.0~1.5 cm的營養土。
7.4.4 幼苗管理 (1)揭膜:種子點播完后全苗床覆蓋地膜保濕,種芽70%~80%出土后揭開地膜。(2)溫度:出苗前溫度保持在30~35℃,出苗后溫度控制在20~25℃。溫度≤15℃,苗床用地膜全覆蓋保溫;溫度≥35℃,晝夜均不封棚,保持育苗棚通風降溫。(3)水分:整個幼苗階段苗床保持濕潤,保持相對濕度65%~85%。(4)光照:幼苗出土后,苗床盡可能增加光照時間。(5)去種殼:西瓜種芽出土時,應及時摘掉夾在子葉上的種殼。
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5℃以上移栽定植。苗齡:小苗長出2~2.5片真葉時可移栽定植。密度:每條種植槽中種植2行西瓜苗,按“品”字形種植,中間擺放滴灌管(1條或2條均可)。株距40~50 cm,每667 m2種植1 100~1 400株。蓋地膜:緩苗后覆蓋地膜。將膜鋪在栽培槽上,兩頭用沙土壓牢固,在每株幼苗上方開“十”或“一”字口放苗,用基質將瓜苗根部四周的膜壓緊。
按照NY/T 496執行。根據種植基質養分含量狀況和西瓜的需肥規律平衡施肥。以腐熟農家肥和生物有機肥為主,苗期和伸蔓期追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結果期和果實發育膨大期適當增施鉀肥?;收伎偸┓柿康?0%~90%,在種植前結合配制栽培基質一次性施完。方法:每m3基質加入禽畜糞肥12 kg,鋅肥、鎂肥、鐵肥、硼肥各0.12 kg,過磷酸鈣 3 kg,三元復合肥(mN:mP:mK=15∶15∶15)0.48 kg。肥料與基質拌勻后堆高,用塑料薄膜蓋好,四周壓嚴實,1個月翻1次,堆漚3個月。追肥占總施肥量10%~20%,水肥一體化滴灌方式追肥。
9.2.1 溫度 白天棚內溫度≥35℃,應及時打開大棚下端四周的膜,通風降溫;溫度≤15℃,于下午封棚保溫防寒。
9.2.2 濕度 苗期保持幼苗周圍基質濕潤;開花授粉期減少水分供給,植株不萎蔫不供水;果實發育膨大期逐漸增加水分供給,保持基質濕潤;采收前7 d,逐漸減少水分供應,以當天不出現萎蔫為準,采收前2~3 d停止供水。
植株長至40~50 cm時整枝吊蔓,對準每一植株依托支架吊放1條細繩,將主蔓往上繞圈吊蔓,每隔2~3 d繞1次,側蔓20~30 cm時剪除,每次剪除側芽前先用75%酒精消毒手和剪刀。在坐果部位以上6~10節打頂。
每天7:00開始授粉。用雄花的花粉均勻涂抹在雌花柱頭上,以見到雌花柱頭有花粉粒為準。除人工授粉外,還可以采用蜜蜂授粉。為了把握成熟度,在授粉時做好授粉日期標記。已授粉的西瓜雌花不再重復授粉,采取第2~第3朵雌花留果。
小瓜單瓜質量0.25 kg開始吊瓜,用網袋套入小瓜,再用繩子拴住網袋吊掛固定在支架上,或用塑料繩或布條直接綁在果柄處吊起。
大棚栽培主要病害有細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病毒病、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和疫病等,主要蟲害有蚜蟲、瓜薊馬、煙粉虱、瓜實蠅和螨類等。病蟲害防治按GB/T 23416.3的規定執行?;瘜W防治優先選用安全、高效、經濟農藥,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及國家禁用的農藥。農藥使用應符合GB 4285和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規定。合理混用,輪換交替使用。加大大棚下部四圍的通風,降低大棚空間濕度以減少病害的發生;進出大棚時要及時關閉防蟲網門,防止害蟲進入大棚。
果實成熟期根據不同品種特性確定,自授粉坐果后25~35 d即可采收。采收時輕收輕放,做好包裝運輸。
[1]馬躍.西瓜甜瓜設施栽培的現狀與發展[C]//中國園藝學會第十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長沙:中國園藝學會,2005.
[2]李婷婷,馬蓉麗,成妍,等.中國蔬菜基質栽培研究新進展[J].農學學報,2013,3(4):30-34.
[3]李文信,黃金艷,覃斯華,等.桂粵地區西瓜甜瓜生產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瓜菜,2009,22(2):50-51.
2017-06-02;
2017-11-08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CARS-26-19、CARS-26-36);廣西農業科學院科技發展基金(桂農科2015JZ84、桂農科2017JM14)
黃金艷,女,碩士研究生,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西甜瓜遺傳育種與栽培技術研究。E-mail:nkyhjy@163.com
李文信,男,研究員,主要從事西甜瓜遺傳育種與栽培技術研究。E-mail:gxnkyx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