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華章
(余姚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總站 浙江余姚 315400)
辣椒新品種‘天宮1號’關鍵栽培技術
鄭華章
(余姚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總站 浙江余姚 315400)
辣椒是浙江省余姚市濱海平原的主要夏季蔬菜,常年種植面積350 hm2左右。為改變生產上面臨的品種單一、種性退化嚴重、抗逆性減弱、效益低下等問題,促進辣椒產業健康穩定發展,我們開展了辣椒新品種的引進比較試驗,篩選出的新品種‘天宮1號’,該品種具有適應性廣、綜合抗性較強、豐產性好、商品性佳、農田產出效益高等優點。從播種育苗、整地定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采收等方面介紹了‘天宮1號’的關鍵栽培技術,供生產者參考。
辣椒;‘天宮1號’;栽培技術
‘天宮1號’是2014年引種成功的辣椒新品種,2015—2016年示范田667 m2產量和產值分別為3 350 kg和6 720元,比傳統品種增產增收30%以上,深受廣大菜農歡迎,已成為浙江省余姚市濱海平原露地辣椒的主栽品種之一。
‘天宮1號’是安徽省蕭縣新椒種業有限公司育成的雜交品種。該品種熟性中熟偏早,定植后65 d左右開始收獲;植株高度60~70 cm,株幅70~80 cm;葉色淺綠,果色綠里顯黃,果實表面微皺,辣味較濃;果長22~26 cm,果寬1.8~2.0 cm,單果質量25~30 g。適應性和綜合抗性較強,一般667 m2產量3 000 kg 以上[1]。
根據浙江省余姚市濱海平原的種植制度與茬口安排,辣椒露地栽培的播種期以1月下旬為宜。播種前先澆足底水,然后將種子均勻撒播于苗床,播后覆蓋0.5 cm厚的營養土的同時蓋好地膜,地膜要拉平、拉直,而后搭建小拱棚,同時在小拱棚上蓋好薄膜,四周用泥土壓實。為防止大風揭掉薄膜,在苗床邊緣竹弓中間插入長0.5 m左右的竹樁或木樁,兩邊用繩子或壓膜線系牢壓好薄膜。當30%的種子出土后,應及時揭去地膜。定植前7 d左右開始煉苗,以增強幼苗的抗逆能力,縮短緩苗期。
定植前7~10 d,清除田間枯枝殘葉,并深翻土壤,基肥每667 m2用三元復合肥30~40 kg。畦寬(連溝)1.3~1.5 m,精細整地成龜背形。為獲取高產,提早上市,應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定植一般在4月中下旬、選擇冷尾暖頭的晴天進行。每畦種2行,株距30 cm左右,每667 m2種植3 000株左右。定植后用泥土壓實穴口,用淡肥水澆根1次,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促進成活。
2.3.1 肥水管理 定植后15 d,每667 m2用碳酸氫銨、過磷酸鈣各5 kg輕施苗肥1次。當進入盛花期到結椒初期時,在畦中間破膜開溝追施重肥1次,每667 m2用三元復合肥30~40 kg。以后可結合防病治蟲酌情進行根外追肥。如果到7月下旬辣椒植株長勢還比較旺盛、有望進行越夏栽培的,8月上旬在畦兩側開孔追施尿素1次,每667 m2用量10 kg[2]。辣椒大田生長期常常要遇到“梅雨”、“臺風”和“高溫干旱”等3個不利性氣候,必須加強培育管理,確保辣椒獲得穩產高產?!懊酚辍焙汀芭_風”來臨時,應及時清溝培土,做到深溝高畦,防止田間積水和植株倒伏。高溫干旱期,早晚可采用灌“跑馬水”的方式補充水分,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提高果實商品性。
2.3.2 植株調整 由于辣椒株型較大,可在畦兩旁距離地面40 cm處拉一道鐵絲或小竹竿支撐植株,既方便田間作業,又防止植株倒伏。為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田間濕度,減輕病害發生,減少營養物質消耗,要及時整掉基部側枝,摘掉基部枯黃老葉及病葉。植株調整應選擇晴天進行,以促進傷口愈合[3]。
辣椒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煙粉虱等。在抓好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基礎上,適時選用低毒低殘留農藥進行化學防治,做到經濟、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蟲害發生。在發病初期,病毒病可用20%嗎胍·乙酸銅可濕性粉劑、8%寧南霉素水劑等藥劑噴霧防治;疫病可用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250 g·L-1嘧菌酯懸浮劑等藥劑噴霧防治;炭疽病可用250 g·L-1嘧菌酯懸浮劑、25%咪鮮胺乳油、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等藥劑噴霧防治。每隔7~10 d噴霧1次,連續防治2~3次。煙粉虱、蚜蟲可用99%礦物油乳油、22.4%螺蟲乙酯懸浮劑等藥劑噴霧防治。以上藥劑均需根據產品使用說明合理使用,以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當果實充分膨大,果實表面具有一定光澤時即可采收。門椒、對椒應適當早收。采摘宜在早、晚進行,中午因水分蒸發多,果柄不易脫落,容易損傷植株,引發病害。
[1]鄭華章,張慶.濱海區域特色蔬菜栽培與加工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
[2]許映君,張慶.出口蔬菜標準化栽培與加工技術[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3]汪炳良.南方大棚蔬菜生產技術大全[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2017-09-12;
2017-10-20
鄭華章,男,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蔬菜技術推廣工作。E-mail:yyzhz567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