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眾多的中國鋼琴作品中,汪立三鋼琴作品《他山集》以其鮮明的藝術風格和美學追求,在浩瀚的鋼琴作品中獨樹一幟。《他山集》所顯露出的美學特征,體現出作者淵博的知識內涵以及積極的人生態度。其鋼琴音樂之美比其他作品更為深切,表現出汪立三堅實的學術根底以及獨特而又精致的審美觀點。
【關鍵詞】鋼琴作品;《他山集》;美學特征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1-0099-01
在中國鋼琴音樂發展歷程中,著名的鋼琴音樂創作家有許多,汪立三是其中一位才華橫溢的佼佼者。在浩如瀚海的鋼琴作品中,具有獨特而又精致審美觀點的《他山集》以其鮮明的美學追求,在中國音樂史上獨樹一幟,表現出汪立三獨特的藝術氣質以及深厚的審美內涵。
一、天然淳樸的美學創作理念
汪立三創作《他山集》這部作品,最初的愿望和心意就是追求一種天然淳樸。藝術來源于生活體驗,《他山集》與汪立三早年被打為“右派”的經歷與體驗是分不開的。在去北大荒接受改造、體驗艱苦生活的日子里,汪立三不僅深入民間,接觸到了最純粹的民歌音樂,還受到啟發,創作出了具有歡樂美特征的音樂作品,如《我們走在大路上》《北大荒的姑娘》等。在鋼琴音樂的創作上,汪立三以音樂本身為創作首要前提,音樂以外因素很難干擾其創作理念,他只創作單純的鋼琴音樂作品,天然淳樸的創作理念,也增添了汪立三鋼琴作品創作的美學特征。細觀汪立三的音樂作品,不僅富于深刻內涵,表達了作曲家的真情摯感,還是單純的,蘊含著靈感與智慧,都是百姓喜聞樂見的作品,只有單純的音樂作品才最令人愉悅,給人帶來一種美好的感受,歡樂美的美學特征才更加突出。
二、“歡樂美”的美學特征
任何時代、任何民族音樂,“歡樂美”都是其最重要的美學范疇之一。歡樂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形態,它所表現的是人類樂觀主義精神。音樂的歡樂美往往表現在輕盈的和聲、明亮的調式,活潑跳蕩的節奏,歡快流暢的旋律等方面。在中國,具有歡樂美特征的鋼琴作品有許多,而汪立三的《他山集》五首音樂,表現歡樂美的就有三首。作品不僅通過俏皮的旋律、明快的節奏體現音樂的歡樂美的特質,還以作品的天然淳樸化展示自身獨特的音樂歡樂美特征。汪立三鋼琴創作不追求單純的演奏炫技,他強調鋼琴創作要以音樂的創意為根本,炫技性裝飾音可以根據作品內容與形式的需要適當設計,這點,在鋼琴作品《他山集》中,汪立三先生運用得非常恰當,聽起來既不嫌多也不嫌少,既體現了很強的“故事性”,又體現了“歡樂美”的美學特征。汪立三的鋼琴音樂作品,比較符合大眾審美眼光,他彈奏出來的聲音流動、干凈,不繁雜,汪立三始終堅持創作最單純的音樂作品,《他山集》的歡樂美美學特征,只不過是他個性創作的一個部分。
三、崇高美的美學特征
崇高美這一美學特征,貫穿于汪立三《他山集》整部作品。在《他山集》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一般崇高美的特征,還可以感受到人格的崇高,感受到音樂給人帶來的崇高感受。汪立三通過音樂感染欣賞者,通過音樂中的崇高美啟迪人的心智,以此表現崇高美。在鋼琴音樂創作中,汪立三喜歡使用典型的標義性標題來表示音樂內容,如《他山集》這首作品,標義性標題特征就比較突出。作曲家采用標義性標題感染啟迪欣賞者,通過精準的表情記號,提升欣賞者對于音樂之中所體現出來的崇高思想認識。五個樂章的標題緊緊相扣音樂的主題,如第一樂章《升F商書法與琴韻》的第二部分,曾有一段激流般的十六分音符,該音符能夠引發聯想到書法中的奮筆疾書,還有第三部分中曾有一段極強力度的柱式和弦,該音符能夠引發聯想到琴韻中的起伏跌宕,將樂曲編制在一起,可以使人聯想到高遠的抱負和壯闊的胸懷。汪立三運用靈活的創作技法,感染啟迪欣賞者,使其在音樂欣賞中領會崇高美的內涵。作品《他山集》另一個特點,就是標題后面的文字題詩。這些文字題詩不僅增強了標題的感染力,還進一步感染啟迪欣賞者更深層次理解作品中的崇高。作曲家企圖以文字題詩引領我們領略這個樂章的韻味,對音樂家崇高品質的理解。襯托出作者返璞歸真的渴望。
四、結語
在汪立三鋼琴音樂創作中,《他山集》具有里程碑式意義。通過對《他山集》音樂美學特征的剖釋,我們可以感受到汪立三鋼琴作品的獨特個性,天然淳樸的歡樂美,標義性標題、崇高美的美學特質,靈活的創作技法,構成《他山集》的美學特征,給予鋼琴創作以深刻啟迪。
參考文獻:
[1]黃芳.汪立三鋼琴作品在中國鋼琴音樂發展中的地位[J].商業文化(學術版),2007(07).
[2]葉思敏.他山之石,這樣攻玉——汪立三《他山集》的藝術成就[J].音樂藝術,2004(01).
[3]陳黎麗.詩情·畫意·他山集——汪立三及其鋼琴音樂探究[J].福建藝術,2003(06).
作者簡介:
張春佳子(1984-),女,漢族,新疆烏魯木齊人,博士學歷,副教授職稱。單位:重慶文理學院音樂學院。主要研究方向:音樂學(鋼琴表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