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峰+楊宏軍
剛從北安局孵化分廠風塵仆仆趕回來的楊宏業,透著滿臉的誠實和謙遜,濃密的胡茬還未經修理就接受了我們的采訪。
這名剛過三十歲,剛剛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年輕人是巨浪牧場宏旺鵝業的掌舵人。
磨難和挫折沒有使少不更事的他向生活低頭,反而激發了他的斗志,不是錢能解決一切,但他要賺錢證明自己的能力。在自己賺錢以后幫助身邊的鄉鄰,還將事業拓展到了北安管理局……風雨兼程的日子里,他始終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困難和挫折,他始終堅定信念,執著追求。他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后……
孝心讓青春折翅,堅守使理想飛翔
楊宏業是土生土長的巨浪牧場人。1999年,初中畢業的他,為了減少家里的負擔,能夠提前就業,他考上了一所自己理想的中專。懷揣著青春與夢想,年輕的他謀劃的人生絕對不是今天這個模樣。但當時因為家窮,父親體弱多病,生活的重擔將堅強的母親逼得滿面愁容。母親微薄的工資維持著風雨飄搖的家。讀了半年后,他的飯錢都成了母親的壓力,他毅然決定放棄學業。回牧場務農一年,賺不到幾個錢,也沒有讓自己家的經濟狀況有任何起色。但他決心用自己稚嫩的肩膀的扛起家的擔子,用自己的雙手幫助母親撐起一片天。
2001年,他從幾個親友處湊來了1萬元錢,開了一個小賣部,每天進貨、賣貨,充實而忙碌。但小賣部的收入尚不足以擺脫家庭的窘境,為給父親治病,常常還是捉襟見肘,入不敷出。年輕的心一直沒有安分,他尋找著商機。幾年來管理局貼息貸款號召群眾養鵝創收,但購買鵝雛卻比較困難。2005年,默默做了一下市場調查,覺孵化鵝雛也許是一條出路。因為成本不太高,回錢比較陜,于是下決心試一試。他買了800個種雞蛋,2000個種鵝蛋,學著母親的傳統方式進行人工孵化。由于缺乏經驗,10天后一照,收購的種蛋就有一半是寡蛋。為了要掌握好溫度,他要每隔兩三個小時翻動一次蛋,連覺也不敢好好睡,一個月堅持下來,雞雛、鵝雛終于出來了,他整個人雖然瘦了一圈。但是,看著毛絨絨的小雞小鵝,心中還是欣喜不已。總結經驗,當年又孵化了兩批次,一次比一次成功。由于他用的方式方法傳統而單一,孵出的幼雛成活率較高,幼雛很快被搶購一空。當年賺了6000多元。
認準辛苦賺錢路,干出事業成產業
孵化雖然比較賺錢,但是它是季節性活,只能忙春夏之交的幾個月,八月以后的鵝雛到秋天長不成,過冬需要大量的糧食飼養,還會有大量損失,群眾不愿意飼養,下半年剩下的時間就空閑下來了。楊宏業是一名閑不住的棒小伙子,還很自立地想脫貧致富,他一直在尋找好項目。他將沒銷售出去的雞雛自己養了起來,他決定開養雞廠。管理局、牧場都號召發展家庭經濟。首先,他在選擇雞的品種上,又做了充分的市場調查,當時市場上養的比較多的是肉雞和蛋雞(三黃雞),很少有人養群眾喜歡吃并覺得放心的小笨雞,經過再三考慮,最終決定養原生態小笨雞。因為,小笨雞的肉有韌性,且肉質鮮美。他買了一些養雞的相關書籍,邊干邊學養殖知識。他要從一個門外漢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他深知自己兩年賺的那一點辛苦錢,根本經不住任何折騰,必須保證萬無一失。
2008年,他籌資金兩萬元,說干就干。第一步,是要收購種蛋。他騎賣鵝雛買來的摩托車去周邊的鄉村挨家挨戶的收購種蛋。因為當時養笨雞的比較少,常常是走了半個村屯都收不到百十個蛋。硬著剛起的春風早出晚歸,甚至連飯都顧不上吃,水也顧不上喝一口。辛苦20多天,才收了2000個種蛋。當孵化出的1800多只小笨雞歡蹦亂跳地放養在圍欄里時,他還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經驗不足的階段。給雞喂水、喂料、7天進行一次防疫工作。但是,養雞和孵化不一樣,學問大。由于養雞的空間比較小,加上溫度掌握的不好,常常出現遇冷雞就扎堆,遇熱雞就互相啄的現象,常常是很多雞連毛都沒了,甚至有的雞白天還好好的,到了晚上就被壓死好幾只。心疼就積極想辦法,將雞分群飼養。入秋,除了自留的300只作為種雞外,其余全部賣出,收入40000多元。這一年,雖然有苦有甜,但是,讓他不但能在春夏完成孵化鵝雛、雞雛,還對養雞這項事業,充滿信心。
2009年初,他想小笨雞如果在野外散養,不僅場地大,而且雞還能自己采食,省了飼料不說,純天然、綠色飼養雞也會更暢銷。于是,他閑暇時間開始尋找適合的場地。幾經周折,在附近農村,找到了一塊有幾間土房的甸子,由于多年無人居住,房舍雖然已是破爛不堪,但這里很適合養雞。輾轉找到了房子的主人,很便宜久樂于賣給他,于是就決定在那里飼養。
在上年的基礎上,他人工孵化了5000只雞蛋,出雛率在88%左右,自己留了3200只,其余全部賣掉。6月初,他和家人把房子簡單維修了一下。搭上了鍋灶和土炕,還在野外搭了一個窩棚,然后把雞雛運來,就這樣開始了漫長的野外生活。在野外的生活自然條件也是相當惡劣,想到的困難、想不到的困難接二連三。沒有電源、沒有水源、蚊蟲叮咬、天上老鷹騷擾、地下鼠鼬侵害……在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里,騎著摩托車去二十里外運人和小雞吃的水。白天飼喂雞雛之外還要想辦法對付老鷹;夜晚,老鼠活動還很猖獗……到了秋天一數,損失近半。這一年下來,除了作為種雞的600只雞所剩無幾,遠不如想象中理想。但是,他并沒有灰心,因為,這兩年的在齊齊哈爾市、大慶市等地已經建立了穩定的銷路,由于純笨雞的養殖特點,在周邊的鄉鎮也算小有名氣。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010年初,巨浪牧場領導了解他養雞事兒后,對他養雞創業勤勞致富的勇氣和不服輸不怕吃苦的干勁所感動,非常支持和關心。在牧場原第三作業區場院給他批了一塊地,將場房低價租賃給他使用,并無息貸款10萬元,支持鼓勵他在野外散放、散養生態雞,堅定了他的致富信心。
為了更大力度支持他創業,牧場派他參加了農墾總局八一農大“陽光工程”和“健康養殖”培訓班,讓楊宏業對養殖知識加深了解,這一舉措更加增強了他的信心。進一步擴大了規模,人工孵化了10000枚雞蛋,出雛率為85%,同時,還購買了5000只鵝蛋,大鵝出雛率為86%。自己留了3000多只雞雛和2000只鵝飼養,其余全部售出。由于養的雞和鵝都是散養,純綠色的養殖,所以銷路很好。當年,僅是笨雞蛋供不應求。這一年,除了自留的1000只種雞外,賣笨雞蛋、笨雞和大鵝賺了十多萬元。這一年不但賺到了錢,還積累養殖經驗,總結了自己的一套養殖方法。養殖場粗具規模后,他把“慶野笨雞”注冊了商標,請專人設計了禮品盒,把“慶野笨雞”打造成一個品牌。把養殖場取名為“宏旺禽業”,有固定工人3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10年,被牧場評為“養雞大王”的稱號。在原有的基礎上,還增加了珍禽養殖品種。2011年,養殖場擁有小笨雞5000只,大鵝3000只,大雁150只。總產值超過50余萬,純利潤達到20多萬元。
近年來,他逐步擴大規模,由單一的飼養向孵化方向發展。在開辦養殖場的同時又大膽投資五十萬元創辦了宏旺孵化場,走上了自繁+養殖+銷售的產業之路。他考察了山東、遼寧、吉林等地禽類市場,在山東購進20臺大型孵化設備,他孵化出的鵝雛、雞雛結實健壯,一時間,十里八村的人都來他的孵化場購雛,齊齊哈爾市、大慶市附近及省外的養殖大戶也慕名而來,成活率均在93%以上。2013年,他的養殖場擁有小笨雞30000只,擁有孵化機20臺,同時創辦了“慶野笨雞養殖專業合作社”,擁有社員8名。一年總產值超過60萬,純利潤達到30萬元。他實現了自己致富并帶領周遭鄉親共同致富的夢想。
在創業的過程中,他不斷積極探索,勇于發展創新,逐漸摸索出一套比較完整的養殖經驗和規律,尤其是在前幾年禽流感疫情十分嚴重的時候,他總能敏銳的把握時機做好預防,把損失降到最低。作為一個年輕人,要做好這項工作并不容易,他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三個心”要訣,即孵化要有“耐心”,飼養要有“細心”,創業要有“信心”,只有時刻謹記這三個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2015年他與北安趙光農機校聯合,開設了第二個孵化分廠,專門孵化鵝雛。截止目前,已經擁有50臺大型孵化設備,年孵化鵝雛180萬只,利潤近100萬元。
他常說“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致富才是真的富”。在他創業發展小有名氣之后,經常給附近村民義務講課,并為其他養殖戶提供免費技術支持,無償給養殖戶發放防疫藥品,每年將搶手鵝雛賒給周邊貧困戶近50000只,等秋后長大后,他統一收購回收,幫助養殖戶銷售,并以他的品牌高于市場價出售。在他的帶動和幫助下,牧場和附近農村養鵝戶逐年增多,購買鵝雛的客戶絡繹不絕,使周邊的職工群眾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
2010年他被巨浪牧場評為“勞動模范”,2013年被齊齊哈爾管局評為“勞動模范”,2014年被農墾總局評為“勞動模范”,2015年被授予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今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回首來時路,有苦也有甜。他用汗水和執著換來了今天的成長和收獲,在人生的路上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光環不斷罩在他的頭上,但他沒有迷失自己,他覺得自己的責任更重了,為自己的明天創造了充滿挑戰和機遇的無限空間。面對未來,他將以百倍的信心和萬分的努力去迎接更大的挑戰。盡管前方的路仍會有風雨,陽光總在風雨后,歷經風雨才能闖出一片燦爛的天空,我們期待著他的“孵化生金”之路會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