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毓民
初生的寶寶十分可愛,然而小寶寶還相當脆弱,可能發生這樣和那樣的“異常”信號,年輕的家長莫驚慌,必須要了解這種“異常”信號其實是生理現象。
NO.1馬牙
多數嬰兒在出生后4~6周時,口腔上顎中線兩側和齒齦邊緣出現一些黃白色的小點,很像是長出來的牙齒,俗稱“馬牙”或“板牙”,醫學上叫作上皮珠,上皮珠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的。馬牙一般沒有不適感,個別嬰兒可出現愛搖頭、煩躁、咬奶頭,甚至拒食,這是由于局部發癢、發脹等不適感引起的,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馬牙”不影響嬰兒吃奶和乳牙的發育,它在出生后的數月內會逐漸脫落。
NO.2假月經
部分新生女寶寶在出生6~7天后,換尿布時可發現陰道內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可持續2天左右,這是因為母體內雌激素經胎盤傳給胎兒,使其在出生后受到雌激素的影響導致陰道分泌血性黏液。
NO.3喉部喘鳴
新生兒先天性單純性喉喘鳴是指喉部組織過度軟弱,吸氣時向內塌陷,堵塞喉腔上口而發生的喘鳴。喉組織軟弱可能是由于妊娠期營養不良,胎兒的鈣或其他電解質缺少或不平衡所致,故又稱為喉軟化癥,是新生兒期喉喘鳴最常見的原因,約占新生兒喉鳴的60%~70%。喉鳴多為高音調雞鳴樣的喘鳴聲,也可為低音調的震顫聲,一般只在吸氣時發生,重者呼氣時也可發聲。癥狀多為間歇性,睡眠或安靜時消失,啼哭和躁動時明顯,俯臥時減輕或消失,仰臥時明顯。喉鳴時可同時伴有胸骨上窩、肋間和上腹部凹陷,但生長發育良好,哭聲正常。喉鳴癥狀常在18~24個月間逐漸自行消失,不需特殊治療。
NO.4體重下降
剛出生的寶寶在幾天內體重可下降6%~9%,這是由于寶寶進食及喝水都較少,肺和皮膚的不顯性失水及大小便排泄導致了體重下降,約10天之后體重會逐漸增加到出生水平。
NO.5皮膚斑塊
新生寶寶皮膚會出現粉色的斑塊,這是由于皮膚嬌嫩,受到外界刺激充血所致,1~2天后可消失。
NO.6大便發黑
在寶寶出生24小時內可排出黏稠的黑綠色無臭味的大便,這是由消化道分泌物、咽下的羊水和脫落的上皮細胞組成的,3天內可轉為正常大便。
NO.7脫發
新生兒生理性脫發是胎毛的自然更新,無其他異常。這種脫發的特點是剛出生時頭發是黑的,但慢慢地變黃了,到出生后四五個月時彌漫性脫落。這種脫發無需治療,大多能自然好轉。
NO.8乳房腫大
男女嬰兒皆可見,多在出生后3~5天出現。大小如蠶豆至鴿蛋,一般于生后2~3周消退。原因也是孕婦雌激素對胎兒影響所致。不可強力擠壓。
NO.9紅色尿
新生寶寶出生后24小時內排尿,在尿布上可見到被尿染成的磚紅色,這是尿中的尿酸鹽引起的,父母不必擔心。
NO.10異常頭形
正常陰道分娩的寶寶頭部成橢圓形,像一個腫起的包,這是由于分娩時胎頭在產道內受到壓迫所致,大約6~10周會逐漸消退。
NO.11皮膚發黃
在寶寶出生2~3天后,面部、胸背及四肢皮膚出現輕度黃疸,這叫生理性黃疸,一般在1~2周內逐漸消退。
NO.12粟粒疹
新生兒出生幾天后在前額、面頰、鼻尖等處出現一些針頭大小、黃白色的小顆粒,一般多見于3個月內的嬰兒。原因是嬰兒的皮脂腺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由皮脂堆積而形成的。一般在寶寶出生后數周就會自然消失。
NO.13青記
嬰兒身上的青記醫學上叫“兒斑”或“胎生青記”。這是人體皮膚內色素細胞堆積的結果。胎生青記不腫、不疼、不癢,一般到四五歲左右就會自然消退。
NO.15脫屑
寶寶鱗形上皮的最外表為角化層,胎兒在宮內即有角化細胞脫落在羊水中。寶寶出生后從浸在羊水中的濕潤環境轉變為干燥環境,新陳代謝旺盛的新生兒,其表皮角化層也不例外而成為皮屑脫落。由于新生兒表皮與真皮之間的組織不夠緊密,腕關節、踝關節等皺褶部以及軀干部在出生2~3天后還可出現脫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