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菊
2016年1月,美國宇航局宣布,宇航員斯科特在國際空間站成功培育出一朵百日菊。這是第一朵在外太空開放的花朵,更是人類探索太空種植路上的一塊里程碑。
引力波
2016年2月11日,美國科研人員宣布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探測到了引力波的存在。這不僅證實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最后一部分,更意味著人類可以通過一種全新的方式去探索更廣闊的宇宙。
天宮二號
2016年10月19日至11月17日,中國航天員第一次在天宮二號空間站長時間駐留。天宮二號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這也為未來的太空站建設和深空探索鋪平了道路。
基因編輯
2016年11月,國內外20位科學家對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等人關于基因編輯實驗的結果提出質疑,稱無法重復實驗的結果,從而讓“基因編輯”這個詞卷入了輿論的旋渦。而基因編輯本身則是人類探知生命奧秘、治愈疾病、改變世界的重要工具。不管如何,人類的基因終將掌控在自己手中。
自噬作用
2016年度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授予了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以獎勵他在“細胞自噬機制方面的發現”。自噬作用是維持生物體正常運轉的保證,對我們理解生物體更新以及各種疾病治療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