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洋
前幾年,進口水果要問誰最火,許多人不假思索會蹦出“車厘子”三字。確實,其果實色澤鮮艷,紅如瑪瑙,黃如凝脂,味道甘甜,尤其是富含鐵元素,難怪深受喜愛。但近200元/公斤的高昂價格,也往往讓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
不過,吃貨們逐漸發現,其實在中國,也有車厘子,只不過,換了個名字,叫作“甜櫻桃”,也叫大櫻桃。論味道,一些品質好的國產大櫻桃,與進口貨幾乎難分伯仲。關鍵價格頗為經濟,46元/公斤,可以吃到爽。
由于經濟效益好,甜櫻桃種植面積在我國極速擴張,最早是山東、遼寧等地,繼而是北京、河北、陜西以及云貴川等冷涼高地。許多人并不知道,實際上,從20世紀80年代起,長江中下游地區就開始探索引種甜櫻桃,但多以失敗告終。
由浙江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聯合其他3家單位,歷時12年,分階段、分步驟從國內外引種甜櫻桃,開展在南方地區適生甜櫻桃的品種篩選,并攻克配套的關鍵栽培技術,終于取得實質性進展,首次實現了浙江種植甜櫻桃獲得經濟產量,以及規模化生產的目標。
我國作為商業栽培的櫻桃主要有甜櫻桃和中國櫻桃兩種。前者通常所指的就是歐洲甜櫻桃,也稱大櫻桃,俗稱車厘子。與中國櫻桃相比,甜櫻桃果實大,而且品質好、耐貯運,是目前乃至今后櫻桃發展的主要方向。
盡管比起進口車厘子,國產甜櫻桃價格已十分實惠,但五六十元每公斤的身價,也足以讓其躋身高檔果品之列。在一些早熟地區,每公斤甜櫻桃的價格可超過60元,而在保護地,則高達120元,甚至更高。因此,甜櫻桃這一超高利潤的種植業,也被譽為“黃金種植業”“朝陽產業”。
過去,甜櫻桃一直在北方地區表現良好。在市場效益的推動下,“傳統”環渤海灣地區及“新興”冷涼高地開始大力發展甜櫻桃產業。而每年,大量的大櫻桃運往南方地區。事實上,20世紀80年代起,江浙滬等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科研單位與農業企業,就開始嘗試將甜櫻桃產業向南推進了。
據了解,以浙江為例,春季較北方升溫早,如能成功栽培甜櫻桃,可比北方露地栽培提前上市,既能延長甜櫻桃的市場供應期,還能節省運輸成本,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關鍵是,還可為這些地區日益火爆的農旅融合新型業態增加元素。此外,由于甜櫻桃成熟早,果實發育期短,從坐果到成熟,基本不用農藥,更容易達到“綠色”或“有機”標準。
總之,甜櫻桃在南方市場前景頗為可觀。然而近30年中,引種試驗屢屢失敗。專家介紹,與適宜區相比,這些地區種植存在的突出問題就是坐果率低,往往只開花不結果,業內稱之為“花而不實”,該現象非常嚴重。
過去一直認為,主要癥結在于南方溫暖,不能滿足甜櫻桃對低溫即需冷量的要求。事實上,能否解決該問題,不僅關乎甜櫻桃能否成功“落戶”南方,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這些問題同樣在北方冷涼地區越來越突出。
鑒于此,2005年,浙江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山東省果樹研究所、浦江長豐果園種植有限公司、浙江浦江縣農業局經濟特產站成立項目組,開始了甜櫻桃從北向南的整套技術研究。
項目組中,最早“吃螃蟹”的是“長豐果園”的老板鄭家祥。剛開始,許多人都表示懷疑,甚至還有人喝倒彩,但鄭家祥一直都沒打退堂鼓。就這樣,在前面的七八年中,一株株從北方引進的甜櫻桃樹苗在上海過渡后,再扎進浦江的土壤。
“有了!”2013年,那是鄭家祥牢記的年份。同年的中國甜櫻桃年會上,如獲至寶的鄭家祥揣著南方甜櫻桃亮相,震驚全場。之后幾年,通過不斷的努力,在長豐果園里,終于出現了4種性狀穩定的新品種。這時,中國甜櫻桃年會也形成了“南方一定小氣候條件下可種植甜櫻桃”的新論。
如今,長豐果園里內有“江南紅”“朝陽一號”等4個甜櫻桃品種,有的屬于早產型,填補了市場銷售淡季;有的柄長,適合游客自采自摘;有的果型大且果肉飽滿,可媲美進口車厘子。最出眾的莫過于“江南紅”,前段時間,其正式通過了浙江省農作物品種認定委員會的現場考察,系首例我國南方選育的甜櫻桃品種。
據了解,“江南紅”的品種特性表現為,樹體半直立,樹勢中等,一般在5月中旬成熟,平均單果重7~8克,最大單果重可達13克,呈紅色到紫紅色,可食率超過了92%。
除了品種,項目組還利用小氣候,輔助栽培技術,突破了甜櫻桃在浙江有花無果的困境,首次實現了穩定的經濟產量目標。據介紹,這些技術的中心是要平衡樹勢促花保果,主要運用了矮化砧木、避雨遮陽,并采用改良紡錘形、重視摘心、拉枝和刻芽等修剪措施,以及平地起壟種植等。經過前期試驗,標準化栽培模式下,成年樹產量可達700~800公斤。
通過研究和探索,項目組還驚喜地發現,限制南方地區甜櫻桃種植的限制因子不僅是需冷量的問題,更與南方雨熱同季高溫高濕造成甜櫻桃樹體營養生長過旺有關。接下來,隨著栽培技術的發展,項目組還將進一步引選出適合浙江等高溫高濕地區種植的多個甜櫻桃品種。日前,中國園藝學會櫻桃分會的兩位副理事長都對“江南紅”的色、味、果型、產量給予了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