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可明
近年來,市場經濟發展程度不斷加深,農村經濟飛速發展,農民的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水平也隨之提升。在農村經濟管理中,財務管理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整個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與社會的穩定程度。但就農村的發展現狀而言,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存在著諸多問題,財務管理混亂、制度欠規范、監督不力等,都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產生一定的阻礙。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問題,轉變財務管理理念,貫徹財務管理制度,增強人員素質,強化民主理財,進而促進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在農村經濟管理中,需要一套科學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涉及財務收支與預算、農村資產管理及開支審批等內容,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但從當前管理現狀來看,許多農村干部對財務管理制度的確立不夠重視,且財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對財務管理制度并未嚴格貫徹,財務管理制度形同虛設。另外,許多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不高,只是一味地遵照干部的指示辦事,存在財務信息失真的問題。在干部換屆時,財務交接工作不到位,影響財務管理秩序,導致許多死賬、呆賬的出現,影響財務管理的工作實效。
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確保管理實效,實施財務公開是非常必要的。但就當前農村財務管理現狀而言,財務公開只是一句口號而言,落實起來存在很大的困難。具體表現如下:缺乏民主意識。在農村財務管理中,理財小組成員多為農村干部與村委會指定,實質上是為村干部服務的,民主理財往往流于形式,無法真正發揮其作用。財務監督不到位。農村理財小組一般由農民組成,對財務知識了解甚少,且不懂民主理財的實行方法,往往起不到有效的監督。財務透明度不足。在財務管理工作中,有相當一部分村組織對財務情況不能及時公開,尤其在農村基礎建設、支出項目等重大財務支出上缺乏真實性,難以贏得農村居民的信任。
就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而言,因經費不足等因素的影響,農村財務人員多由村干部兼任,真正專業出身的財務人員十分有限,高學歷的財務專業人員更是少之又少。而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對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業務能力均提出較高的要求,這就與農村財務人員隊伍建設現狀形成明顯對比。另外,在日常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人員往往不注重對財務理論的學習,個人修養不高,無證上崗現象尤為嚴重,再加上缺乏專業培訓,導致財務人員業務能力無法滿足財務管理工作的需要,對財務管理質量產生嚴重的影響。
近年來,依法治國方略日益加深,大部分農村干部能夠做到依法辦事,法制觀念也有所增強。但對于個別農村地區,部分村干部法制意識淡薄,在具體工作實踐中,無法做到依法辦事,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常常運用自身的財務之便為自己或他人謀取私利,甚至將自己的私人花銷與村務開支混為一體進行報銷,不顧法律制度的約束,不受村民的監督,將財務管理事務凌駕于制度之上,使村民自治逐漸轉變為村干部自治,在工作中存在強烈的僥幸心理,導致農村財務管理混亂。
農村財務管理問題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財務監督力度不足所導致的。我國許多農村地區在村級民主制度的建設上力度嚴重不足,導致財務監督缺乏有效性,且使農村居民產生錯誤觀念,認為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是上級政府的責任,與自己毫無關系,缺乏自我維權意識,使得村民的民主管理與監督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作為農村財務管理的直接主管部門,鄉鎮經營管理站因日常事務繁雜,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與管理產生一定的忽視,在報賬審核工作上缺乏嚴謹性,即使發現有違法亂紀行為也視而不見,更加加劇了農村財務管理混亂的局面。
現如今,我國農村的現代化發展程度日益加深,農村經濟得到飛速發展,再加上會計制度的更新,對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農村財務管理現狀而言,缺乏業務水平高、工作能力強的財務管理人員,而村干部的管理能力也極為有限,這就使得農村財務管理水平嚴重滯后,無法滿足當前農村經濟的發展需求。另外,從以往的情況來看,個別違反財務制度的村干部并未得到嚴厲處罰,處罰力度對其他村干部無法形成有效的震懾作用,這也縱容了更多違法亂紀行為的產生。
近年來,農村經濟不斷發展,一些新問題逐漸產生,這為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因此,針對農村發展新局面,應在全面分析農村經濟現狀的基礎上,制定科學有效的財務管理制度,完善財務管理行為。
實行“一簽一批三審”制度。在具體的財務管理工作中,應做到業務經手人親自簽字,由村委會主任負責業務審批,再由村助理會計、理財小組、農村財務服務中心逐一審核,以此獲得業務的執行權。
改進獎懲機制,適當增加對違法亂紀行為的處罰力度。在日常工作中,應堅持原則,對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的人員給予表彰,對違法亂紀人員予以嚴肅處理,以對他人形成有效的震懾作用。
對于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應做到財務公開透明,接受民主監督與管理。具體而言,成立民主理財組織,并由村民自主參與,全面審核財務收支狀況,對于不合理的報銷項目予以拒絕,同時,對農村財務收支狀況進行實時公開,使村民真正了解本村的財務狀況。作為村干部,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帶頭示范作用,加強財務管理制度的貫徹與落實,并自覺接受村民及上級部門的監督,杜絕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確保財務工作的健康運行。
首先,對農村財務人員實行統一考試,選拔能力強、水平高的專業財務人員充實財務管理隊伍,通過業務培訓,提升其業務水平與工作能力,從整體上提升財務工作水平。
其次,針對人員工作能力與業務水平,適當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薪資待遇,吸引更多優秀的專業財務管理人員進入農村,為農村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
最后,強化財務人員后繼管理,改進財務人員任免制度,增加財務人員的工作緊迫感與責任感,使其能正確處理服務與監督的關系,真正履行好自身的財務管理職責。
總而言之,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并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從某種角度來講,也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是實現反腐倡廉、加強黨風建設的重要舉措。在農村新的發展形勢下,應重視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從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方面著手,全面分析當前農村經濟的發展情況與發展趨勢,將農村財務管理作為農村經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財務管理情況列入村干部事務考核,建立長效發展機制,實現自身監督、多方監管的治理局面,以此改善農村財務管理混亂的現狀,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