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山
徐杰還沒到青梅鄉上任之前,就聽說過“不會乒乓球,青梅不敢留”的說法。青梅鄉盛行打乒乓球之風,街上隨便抓個娃兒,都能“發球有范兒,殺球帶旋兒”,干部們要是不會打幾拍子乒乓球,會被百姓瞧不起,交流起來都費勁。
有時候,鄉干部想找百姓協調點事兒,老百姓動不動就一指球臺子,說先打贏他們再談事,要輸了,一切免談。干部們經常輸得一塌糊涂,好些工作開展不順,一連幾任鄉長都發怵。徐杰倒不怕,他是個乒乓球高手,正怕沒機會露一手呢。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徐杰這第一把火,就是大張旗鼓地舉辦乒乓球比賽。不抓經濟抓球賽?一時間,徐杰的舉動在縣里引起了一陣不小的轟動。
舉辦大賽的消息一傳出,十里八村的老百姓一下子就熱鬧起來。比賽規則還沒制定出來,就有群眾來找徐杰,說各村之間比賽歸比賽,到時候鄉政府的干部也要組成一個參賽隊,老百姓要和他們比試比試,徐杰連磕巴都沒打一個,爽快答應了。
有干部對徐杰說:“徐鄉長,您不知道,這幫百姓打球很厲害,省市縣的專業隊都有他們輸送的子弟,咱們政府的幾個人恐怕都不是他們的對手,要是輸得難看,會被他們恥笑的!倒不如我們當組織者和裁判者,讓各村組隊比賽好一些。”
徐杰擺擺手說:“我既然答應了,就不怕他們,他們厲害,我也不是吃素的,當年上大學時,我就曾拿過省里乒乓球比賽業余組的第三名,給我挑幾個能打的,我當隊長帶隊出征!”
聽徐杰這么一說,在場的干部都有了底氣。大家推薦了幾個實力派的人物,組成了政府乒乓球隊,工作之余,徐杰親自指導他們訓練。
按照比賽規則,各村隊決出前七名后,政府隊才開始參賽捉對廝殺,決出前三名。
一時間,青梅地界上,各村之間賽得好不熱鬧。一周過去,決出前七名時,青梅村隊以一局不敗的戰績,名列第一。
一開始,七支球隊誰也沒把政府隊放在眼里。可是,誰也沒想到,這位新來的徐鄉長甚是了得,總在關鍵時候上場,將對手殺落馬下,力挽狂瀾。老百姓對這位球技高超的鄉長刮目相看,激動的鄉干部們再上街都覺得腰桿子挺了不少。
戰到最后,政府隊殺進決賽,要和青梅村隊爭奪第一,比賽定于五一勞動節當天進行。
徐杰早就把目光盯上了青梅村隊,對他們進行了研究。青梅村平時球風最盛,村民打球以快著稱。村隊隊長青三長就是個有名的快球手,接發球又快又狠還“旋”得厲害,一般水平的人接他的球,沾拍就飛,其他幾個主力隊員也是個個身懷絕技,出手不凡。
之前,青三長比賽時,徐杰悄悄在旁觀戰了好幾次,對青三長的球路了然于胸。
決賽當日,天氣晴朗,紋風不動。比賽決定在鄉中學操場舉行,圍觀群眾人山人海,連市、縣電視臺都來了。
按照自定規則,兩隊采用單打決勝負,五局三勝制。和正規體育比賽不同的是,每局結束都可以換人,但是一人必須打滿一局,中間不能替換。
前兩局,政府隊派出兩員得力干將出戰。沒想到,青梅村隊根本不理他們,只派出一個小學生和一個小媳婦應戰,頃刻間,就把政府隊打得滿地找牙,連輸兩局。這樣一來,第三局就成了賽點,關鍵時刻,徐杰只得親自出馬。
一看徐杰上陣,青梅村隊里閃出一人迎戰,正是隊長青三長。看來,就算藏龍臥虎的青梅村隊也不敢小覷徐杰,早就重點防守他了。關鍵時刻,青三長對徐杰,正可謂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第三局開局,輪到徐杰發球,他拋球揮拍,別人都以為他要發上旋球,沒想到要觸球時,徐杰拍形速變,發出一記又快又低的下旋球,青三長一愣神,接球下網。徐杰給了青三長一個“下馬威”后,趁著青三長銳氣受挫,徐杰又發出一記似快實慢的半高球,青三長判斷失誤,上去就是一記大力抽殺,力度過猛,球飛出臺去而敗。
連輸兩球,青三長心理上有些動搖,徐杰趁機發威,一陣窮追猛打,拿下一局。
第四局,青三長根據徐杰的風格,快速改變應對方案,幾次和徐杰打成平手,甚至一度反超。但是,徐杰韌勁十足,臨近局點,他突然發力,連續幾次漂亮的反手拉球,硬是將比分反超,青三長再度敗北。
比賽至此,政府隊扭轉乾坤,硬是和青梅村隊比成了二比二平,雙方重新回到原點。鹿死誰手,就看最后一局了。徐杰看青三長已經露怯,心里不免有幾分得意,第五局他志在必得。
就在他考慮著怎么變招時,青梅村隊里慢悠悠地走來一位老者,看年紀六十上下,只見他一擺手,青三長居然乖乖地退了下去,看臺上人群里一陣喧嘩。
這是怎么個劇情?堂堂青梅村居然在關鍵時刻派個老頭出戰?這種巔峰對決時刻,來者肯定不是等閑之輩。徐杰正在疑惑,就聽那位老者開口了:“徐鄉長,我老青頭陪你玩一局!”徐杰笑著點點頭。
按照順序,又輪到徐杰發球,他直接發了一記最拿手的下旋球,又快又狠。只見老青頭接球接得有些手忙腳亂,勉強算是把球接了起來,但是球觸拍子后幾乎是豎直著彈起老高,就在徐杰和大家都以為這球要出臺時,它斜著畫個弧過網,愣是蹭了一下徐杰那邊的球臺側沿,擦邊球!徐杰想補救時,已經無能為力。
第二球,徐杰發側上旋球,按照他的計劃,這老青頭再用上次那種接球法,就沒有那么幸運了,球會斜著飛出去。這一次,老青頭快速倒退兩步,等徐杰發的球已經落到球臺平面以下時,他才彎腰一個“海底撈月”把球“撈”了起來,動作十分滑稽。只見那球擦到了球網上,甚至還做了片刻的停頓,然后一歪,掉到了徐杰一側,徐杰急忙伸拍想挑起來,可惜已經遲了。回擊球擦網不算犯規,徐杰再輸一分。
等到老青頭發球時,他姿勢很難看地發出了一個長高球,直奔徐杰的左側,徐杰退后一步調整姿勢準備殺球,結果,感覺這球像要出臺,正猶豫間呢,這球居然精準地落在了球臺的邊角尖上,等徐杰揮拍強行抽殺時,這球已經二次下落變向,徐杰殺球出臺!
看臺上的群眾一陣歡呼,有個年輕人大呼:“哇,接個球擦邊,發個球都卡臺角尖,這運氣爆棚啊!這不就是《天龍八部》里傳說中的掃地僧嗎?”這話引得大家一陣大笑。
徐杰接連受挫,不敢輕敵,使出了渾身解數,還是無法應對老青頭的“好運氣”。一場球下來,算了算,老青頭居然搞了七個“運氣球”:不是擦邊、蹭網,就是卡臺角。徐杰縱使球技再好,遇到這種“神仙球”,也是瞪眼沒法,敗得很慘,輸得不服。
青梅村隊靠老青頭關鍵時候的“神技”,一舉奪得冠軍,現場百姓歡呼雀躍。
看著徐杰輸得有點不服氣,老青頭對徐杰說:“徐鄉長啊,不瞞你說,我在村小學看大門,小學操場上有個乒乓球臺,沒事的時候,我自己就在那里瞎練,專練三招絕技:擦邊、蹭網、卡臺角。十年下來,終于小有成就,別看我平時打球不好看,關鍵時刻上場比賽,那可是專治各種不服啊!”
徐杰恍然大悟地說:“我說呢,還一直以為是你運氣好,原來,你是專門練擦邊球什么的啊!”
老青頭沉默了一會兒,說:“徐鄉長,看你打球的樣子,像個干事的人。說句話,你別不愛聽,像我這樣的小老百姓打不違規的擦邊球倒也沒什么,說到底不過是玩個小游戲。這要說真正的擦邊球高手,那還要屬一些鄉里的干部。老百姓遇到問題找他們解決,他們官話套話政策法規說得頭頭是道兒,東轉轉西瞅瞅,不是這理由就是那原因,反正一件事在他們手里,轉來轉去就是光見打雷不見下雨啊。當干部的對老百姓打‘擦邊球,當他們需要協調百姓辦事的時候,百姓自然也使絆兒,所以說,這種‘擦邊球才是最要命的……”
徐杰握著老青頭的手,使勁晃了幾下后,才說:“這場球我輸得值啊!”
在接下來的頒獎儀式上,徐杰拿著一個簡易話筒,站在主席臺上,對著臺下脫稿演講:“我之所以頂著不務正業的壓力,大張旗鼓地舉辦這次乒乓球賽,有兩個原因:一是通過比賽,拉近干群關系;二是要把民間盛行的打乒乓球之風開發出來,發展成獨具特色的青梅鄉乒乓旅游業!我們老百姓靠打球就能發展經濟,而且綠色環保……”
話音未落,臺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徐杰拉過早就請上臺來的老青頭,對著臺下說:“這位老青頭先生,用一局球給我上了深刻的一課,在這里我要對鄉里的干部們說一句,打球可以擦邊,但是誰要敢在今后的工作中打擦邊球,我就讓你出局!請鄉親們監督!”
臺下的許多干部都羞愧地低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