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祥生
寒冬的鎮江,凜冽的北風呼嘯著。
一陣急促的“嗚嗚嗚”警報聲刺破了凌晨的寂靜。我一骨碌躍起,速速地打背囊,領槍支,身負30公斤多的戰斗裝具沖向集合點。連長洪亮的聲音響起:“根據上級命令,要求我們連X時前到達某戰斗高地,現在出發!”一聲令下,整齊的步伐,昂揚的斗志,嚴明的紀律,在漆黑的黎明前和刺骨的風吼中竟如此和諧,這是以實戰為背景的實裝50公里徒步拉練。
這次高強度的戰斗體能訓練,對于我這個新兵蛋子是場嚴峻考驗。我體弱矮小,重感冒還未痊愈。祝班長問我能不能堅持?我氣壯如牛地回答,決不給班拖后腿!祝班長緊緊跟在我身后,聽到我呼吸有些不均勻時就給我鼓勁:“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看到我掉了隊,就一把抓緊我肩膀趕上,還要替我背槍支和戰斗裝具,我婉言謝絕了。在祝班長無微不至的關心下,我瞬間力量倍增,腳底如涂了層油,一股作氣達到終點。脫下軍鞋后才發現,腳底磨出了幾個血泡,可一點也不覺得疼,為此我受到連長表揚。
正當我意氣風發,勇往直前時,一封家信險些將我擊垮。信是姐姐寫的,告訴我父親最近胃痛厲害,到醫院一查已是胃癌晚期,醫生說熬不過三個月,姐姐再三叮囑我要請假回家見父親一面,了卻父親心愿。這封家信如雷擊頂,萬箭刺心,我淚如泉涌。父親是老兵,我心目中的偶像,對我關愛有加,遠的不說,就談近的,我高考差2分沒有被大學錄取,決心圓心中夢當兵,可母親執意要我復讀,是父親一錘定音我才穿上軍裝。這次父親身患絕癥,我說什么也要回家盡孝子之心,我邊哭邊寫請假報告,并幼稚地作了最壞打算,萬一組織不批準就冒險當逃兵。
我寫好報告剛站起,不料祝班長早已守候在我身旁半晌,好言安慰我說:“別急!我已經向指導員匯報了,你可以先到連部打電話回家了解情況再作決定。”我喜出望外,大步流星直奔連部。
電話通了,是父親接的,我喊了聲爸爸,聲音就哽咽了。少許,父親雄渾、鏗鏘有力的聲音響起:“兒啊,你看到姐姐的信,我想你肯定心亂了。剛才我還在批評你姐姐,怎么瞎寫信亂你軍心呀,我告訴你,你別信她的,她是瞎說,我不是好好的嘛……”
“兒啊,爸爸告訴你,爸爸這次可出風頭嘞,縣人武部、縣雙擁辦領導都在百忙之中上門慰問我,還給我請了專家醫生進行會診。他們夸我兒子在部隊干得不錯,聽到這個消息,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呢。你說我高興不高興?你說我幸福不幸福?”
“兒啊,你要記住:軍旅夢,強軍夢是你和我的夢,我以老兵和老子雙重身份命令你,不準為我分散精力,任何情況下都不準請假回家。兒啊,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你要為神圣的制高點挺進……”
父親的一席話,令我倍受鼓舞,倍受啟迪,心中一塊大石頭終于落了地。趁著祝班長不注意,我悄悄將請假報告撕得粉碎。
打過電話后,我渾身有使不完的勁。我不怕苦累,不惜流汗,不計費時,刻苦訓練,勤奮學習,不斷攻關,雖苦猶樂,雖苦猶榮。一張軍營履歷就是最有力的佐證: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士兵”,榮立“三等功”三次、軍事訓練全優、政治學習全優、作風紀律全優、撰寫長征精神讀書筆記十多萬字,在部隊宣講長征精神20余場。
有人問我:你父親講的神圣的制高點寓意是什么?我響亮地說,獻身國家是軍人的光榮感,筑強軍夢是軍人的使命感,錘煉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師是軍人的責任感,弘揚長征精神是軍人的不竭動力。我將為之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