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晶晶
【摘 要】學生的寫生觀察能力對于美術學習而言十分重要的。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美術知識和認知水平必然也會隨之提高,因而他們的審美也不僅僅局限書本中的符號化、概念化的知識了,而是需要通過自身的觀察能力的培養來提高自己的美術水平。那么教師應該通過怎樣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寫生觀察能力呢?本文主要闡述了四種方法:對比觀察法、空間觀察法、紋理(肌理)觀察法以及色變觀察法。
【關鍵詞】寫生觀察;美術水平;對比觀察法
當前的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著這樣的一個問題,即教師過于強調美術課本中的內容,即大多是通過引導學生通過想象、記憶或者是創作的方式來提高美術的水平。直接導致了學生的美術作品普遍存在敷衍的現象,即重復的畫自己之前畫過的東西,這樣就會直接導致學生的美術水平無法提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學生缺乏對周圍環境的觀察,因此,本文主要對于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以提高寫生觀察能力進行了探討。
一、對比觀察法
對比是美術作品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手法。通過作品中的對比,才能夠更加清晰的表達出作者想要表達出來的情感。并且對比也是廣泛存在于現實生活當中的,包括粗細對比、大小對比、方圓對比、色彩對比等等,使學生正確的觀察到不同的環境中的各種對比可以使學生對于周圍的環境有更加深刻、具體的了解,這樣對于學生在進行美術作品創作時,也會更有優勢。
比如在學習《春天的色彩》這一課時的內容時,教師首先可以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放映各個季節的圖片,比如綠色的春天,下雪的冬天,炎熱的夏天以及金黃色的秋天等,學生通過這種季節不同所帶來的不同的色彩則會對于春天色彩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之后就可以在春天的時候帶領學生外出郊游使學生更加的親近大自然,并且要求學生觀察春天的不同色彩進行美術創作。除了可以對比春夏秋冬季節色彩的不同之外,還可以比較春天的各種不同顏色的花朵,從一大一小兩個角度來進行對比觀察,從而進行創作。另外還可以要求學生通過描繪靜物的方式練習觀察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拿出蘋果和梨子作為學生創作的對象,這種顏色、大小、形狀的不同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通過對于具體事物的對比觀察,學生所觀察到和認識到的東西就逐漸的從課本轉向現實,學生所學習到的東西也不再是“概念化”或者是“符號化”了,而是真實存在,可以觸摸到的東西。在不斷的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練習當中,學生的寫生觀察能力將會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高。
二、空間觀察法
一般而言,空間是學生進行美術學習中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對于畫面的理解還往往停留在平面上,而對于通過線條來表達空間并沒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導致他們無法在美術作品當中表達出空間感。但是,空間感對于學生美術作品的質量的影響是十分大的,因此引導學生通過空間觀察法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美術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空間感的主要表現在遠小近大、前后遮擋,因而首先就需要學生正確的認識到這兩點,在能夠在美術創作當中表達出空間感。比如在學習《練筆成圖》這一課時的內容中,因為本課時主要講述的內容就是關于水墨畫,此時,教師首先就可以引導學生觀察一些關于風景的水墨畫作品,可以觀察到一些關于遠處的山的描繪中,山的顏色隨著山的距離越大而變的越淡,山的大小也越來越小,通過這種對于其他作品的觀察就可以使學生意識到空間感應該怎表達?;蛘咭部梢砸髮W生觀察教室的構造的特點,這樣可以使學生學習到如何使用線條來進行空間感的塑造。
通過空間觀察法,可以使學生對于空間感的塑造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對于美術作品的創作也有很大的幫助。教師應該充分應用空間觀察法,培養學生的寫生觀察能力。
三、紋理(肌理)觀察法
紋理即肌理,指的是物品表面的紋路。不同的物品有著不同的紋路,比如水果一般都比較平滑、動物的毛發比較柔順、樹葉表面的紋路各有不同等等。而通過對繪畫對象紋理的觀察,可以使學生對于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認識。但是在實際上會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即學生會因為紋理過于復雜從而直接放棄對表面紋理的繪畫或者是敷衍了事,因此,教師就有必要通過對物品的紋理的觀察來提高學生的觀察和創作能力。
比如在進行人物素描的學習中,頭發的描繪是比較難的。因而,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仔細的觀察頭發之間的規律,比如應該順著哪個方向畫,線條方向應該一致而不應該出現雜亂等等。通過對事物紋理的觀察,可以使學生更加把握住這個物品的特點,才能夠創作出更加真實的作品。教師也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圖片,如頭發的創作,比如頭發可以分為不同的區域,在各個區域進行繪畫,這樣可以保證頭發的創作不會雜亂等。
紋理觀察是比較看重細節的觀察方法,教師應該不斷引導學生觀察的同時培養學生創作的耐心,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美術創作能力。
四、色變觀察法
色變是指是在進行作品的創作當中,不同顏色的物品之間會相互影響,從而改變該物品原有的顏色,比如在畫花束時,由于花的顏色的不同,一朵花在一束花中的顏色和一朵花單獨時候的顏色呈現出來是不同的,這就是因為發生了色變。光線的不同也會導致色變的發生為了使美術作品更加的真實,就應該對于色變進行觀察。
比如在畫靜物如水果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拉開窗簾或者關閉窗簾的方式使學生觀察到兩者之間的不同,并創作出兩幅不同的作品,比較他們之間的差異?;蛘呤窃诋嬕粋€單獨的水果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這個水果中的顏色,這就可以使學生意識到同一個物品中的顏色是不同的,以培養學生的寫生觀察能力。
總之,觀察是提高學生美術創作水平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在美術教學當中應該重視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寫生觀察能力,不僅是需要強調觀察方法,學生在觀察中的體驗和感受也是十分重要的,通過實際的觀察和體驗,學生才能夠真正的領悟。
【參考文獻】
[1]鞠小剛.小學美術學習轉型期線描寫生教學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年16期
[2]劉勃.風景油畫寫生寫意精神的圖式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