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水


隋文帝楊堅以外戚身份從北周靜帝手里奪取皇位后,短短數年間開創了“開皇之治”的輝煌盛世。按說,如隋文帝這么高智商的人,對江湖術士那套說辭,即使不能一眼看破,起碼也不會輕信、盲從。可事實上,隋文帝不僅對術士寵信不疑,言聽計從,還受其左右而不自知。
隋文帝之所以尊崇江湖術士,也不全是個人喜好,而是與自身經歷有關。早年北周主政時,他就結識了南陳術士韋鼎。韋鼎以給人算命謀生,自稱參透人生富貴,卜算壽數長短,上至房屋的建造、下到墓地的選擇,均屬業務范圍之內。韋鼎看到楊堅大權在握,遲早都會取北周而代之,于是他有意裝作神秘兮兮的樣子對楊堅的心腹說:“楊堅必將代周而興,南陳也必會為他所滅。”
后來,楊堅建立大隋王朝,不久又順利滅掉南陳。楊堅殫精竭慮,有時就連晚上做夢都與鞏固皇權有關。一次楊堅夢見在爬一座高山,只因山高坡陡,剛爬到山腰就再也爬不上去了。這時,不知從什么地方突然冒出來兩個人,一個扶著他的腰,一個架起他的胳膊,直接將他送上了山頂。等他過后回頭一看,卻發現沒有了去路。
楊堅不知此夢是吉是兇,命人把韋鼎傳來解夢,韋鼎先是察言觀色一番,然后討好楊堅說:“恭喜陛下,此夢大吉,陛下被人扶持上山,表明忠臣保駕,預示大隋江山堅如磐石;陛下上山后沒有了去路,則暗示陛下與高山齊壽。”韋鼎因為此次解夢契合了楊堅的心思,被授予上儀同三司銜。
楊堅生有五個兒子,他在給每個兒子起名字時都煞費苦心,自然是希望兒子們都能人如其名,不負自己厚望。比如,他為長子兼太子取名楊勇,是希望他能勇而有為;次子楊廣原名楊英,是希望他出類拔萃,一世英雄。看到楊堅每每以此引以為傲,韋鼎卻不以為然:“晉王楊英的‘英’字不祥。‘英’與‘贏’讀音相近,‘楊’與‘殃’讀音相近,‘楊英’與‘殃贏’字音相諧,如果反過來讀,就是‘贏殃’,意思就是說姓楊的要遭殃啊!”楊堅雖然覺得這樣解釋太過牽強,但出于對韋鼎的信任和楊氏后人的安危考慮,遂將楊英改為楊廣。
后來楊勇失寵,楊堅有了更換太子的心思,便請韋鼎給皇子們相面,以印證自己的判斷。韋鼎雖清楚楊堅的心思,但他也擔心一旦表態錯了,日后楊堅反悔,必招致殺身之禍。他只有顧左右而言他:“萬歲高瞻遠矚,思慮深遠,豈是臣等可預知的。”楊堅知道韋鼎有顧慮,也就不再勉強。
開皇二十年(600年),楊廣為奪取太子之位,構陷楊勇謀反。以楊堅的精明,肯定不會受此蒙蔽。但由于他早就對楊勇心生厭惡,加之楊廣演技高超,善于偽裝,便來了個揣著明白裝糊涂。韋鼎判斷出楊廣遲早會取太子而代之,當楊堅又一次以諸皇子的“姿容儀表”向他垂詢時,韋鼎當即表示:“太子看上去溫文爾雅,細觀卻一臉晦氣,不是有福之人;倒是楊廣成熟穩重,眉宇間自帶英氣,貴不可言,有仁君之相。”這下,楊堅才算吃下了定心丸。
直到駕崩時看到楊廣的本色出演,楊堅才回味過來,但已經于事無補。事到臨頭,他方徹底醒悟—江湖術士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