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交易中心:2017年5月國家政策性糧食成交1676萬噸創競價銷售單月成交最高水平
據統計,2017年5月國家有關部門共安排國家政策性糧食銷售計劃3941.2萬噸,實際成交1676萬噸,成交率42.5%,成交金額251.2億元。分品種看,成交玉米1500.5萬噸、小麥140.6萬噸、稻谷34.9萬噸。
自5月5日起國家重新啟動國家臨儲玉米競價銷售,當月共銷售成交1500.5萬噸,成交率達84.6%,成交均價1372元/噸。 其中東北三省一區分貸分還玉米銷售成交1307.6萬噸,成交率達84.3%,最高成交價1670元/噸,成交均價1387元/噸,遼寧幾近全部成交,吉林成交率高達97%,內蒙古、黑龍江成交率分別為89.5%、63.7%;定向銷售玉米成交192.9萬噸,成交率達87%,吉林、浙江、山東,河南、廣東、重慶全部成交,河北、山西、青海成交率在90%以上。玉米高成交的原因:一是競拍底價比市場價低。二是標的量相對小,吸引一些小貿易商入市競買,拍賣參與主體較去年多且熱情高。
分地區看,河南、江蘇、安徽、山東、湖北小麥成交較上月分別減少18.5萬噸、17.7萬噸、10.5萬噸、2.1萬噸、0.4萬噸,河北本月新增2016年產小麥銷售,計劃投放量30萬噸,實際成交16.4萬噸,成交率55%。新疆小麥上月全部流拍,本月成交2萬噸,其中新增2011年產小麥成交0.9萬噸,成交率45.2%。此前新疆小麥成交比較低迷,本月國家適當地投放了2011年產小麥,并降低了2009年、2010年臨儲小麥的起拍價,成交率有所上升。據了解,2009年、2010年產小麥存儲時間較長,且多為高海拔地區收購的糧食,相對品質較差,面粉廠及貿易商較容易接受新調整的起拍價;新增投放的2011年產小麥的品質與價格符合當前面粉廠的心理需求,企業爭相購買。
近期湖北及河南個別地區新麥已收割上市,隨著新小麥陸續供應市場,國內部分大中型面粉企業將采購目標轉向新小麥市場。
早秈稻成交3.9萬噸,成交率1.6%,成交均價2735元/噸。江西、湖南、湖北分別成交2.7萬噸、1.1萬噸、0.1萬噸,安徽全部流拍。
中晚秈稻成交24.1萬噸,成交率7.8%,成交均價2827元/噸。中晚秈稻成交分地區看,湖北、安徽、江西、江蘇中晚秈稻分別成交16.1萬噸、4.1萬噸、1.8萬噸、1.4萬噸,湖南、四川零星成交,河南全部流拍。據了解,湖北2015年產中晚秈稻質量較好,吸引企業競買。
粳稻成交6.9萬噸,成交率2.3%,成交均價3178元/噸。成交主要集中在江蘇、黑龍江,成交量分別為4.7萬噸、1.7萬噸。粳稻拍賣底價高于市場價格,企業競拍積極性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