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車禍造成八級傷殘,重拳出擊解決執行難
在實踐中,法院生效判決面臨被執行人難找、被執行財產難動、被執行財產難查、協助執行人難求等諸多難題,因此法院“破冰”執行難刻不容緩。
如果兩年之內不能解決執行難,那么院長和執行局長要自行辭職。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立勇
案例:王志花是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七四村村民。2015年1月11日,鄰居何明安來王志花家歸還電動三輪車,此刻意外突生。由于何明安操作不當,王志花被電動三輪車撞倒在地并被拖行了4米。全家人本以為只是衛生所說的小毛病,而大醫院的全面鑒定卻讓他們后怕不已。
王志花被診斷為T8椎體壓縮性骨折和左側橈骨遠端骨折,經權威鑒定是八級傷殘,對以后的生活都會有影響。
結果出來后,起初還帶著王志花進行了兩次復查的何明安,再也不聞不問。此后雖經七四村村委會多次調解,但雙方未能達成一致,王志花遂一紙訴狀將何明安告上法庭。
費盡周折贏得官司,王志花卻遲遲拿不到錢,這讓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在這種情況下,王志花向西華縣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要求追究何明安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罪的刑事責任。
主持人:這執行難到底難在哪呢?
張立勇:第一是找人難。當事人一旦敗訴,他就玩失聯、失蹤。
第二是查找財產難。預感到自己可能會敗訴,就提前把存款、房產、車輛都登記在別人的名下,要去扣押、凍結、查封他財產的時候,他已經身無分文了。
第三是一些部門和單位的人員法律意識淡薄,不履行協助法院執行的義務。比如,方城縣人民法院去銀行查扣當事人存款的時候,銀行方面不配合,直到我們依法處罰銀行10萬元錢,銀行方面才開始配合執行。
主持人:在這個案例中提到的刑事自訴,對破解執行難有什么幫助呢?
張立勇:去年,最高人民法院有一個司法解釋提出來了,當事人掌握了對方當事人的一些證據和線索之后,到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去控告,而公安、檢察機關不立案、不起訴,在這種情況下,當事人可以直接到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自訴案件。今年我們通過公訴和自訴這兩種形式,對468名被執行人進行了依法嚴懲,動用《刑法》嚴懲判刑居全國首位。
主持人: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向執行難進軍之后,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作了哪些努力和嘗試呢?
張立勇:第一,層層設立軍令狀,三級法院立下軍令狀。如果兩年之內不能解決執行難,那么院長和執行局長要自行辭職。
第二,加大對失信被執行人曝光的力度,該納入“黑名單”的要全部納入“黑名單”。三門峽一個法院把一個當事人列入“黑名單”,他當時正在南極旅游,列入“黑名單”以后他回不來了,趕快叫他家人把錢還上,否則他就不能購買機票了。
第三,從今年5月開始實行“子夜行動”“中秋雷霆”幾個大的活動,配備了560多輛專用車,動用30多架無人機查找財產,再加上我們利用多種現代化手段對存款、股權、房產進行詳細的查詢。目前看來效果非常好,今年已經執行了16萬多件執行難案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0%。我們對兩年之內基本解決執行難還是充滿著信心。
欄目主持:王保軍 娟子
聯系電話:15037107444